Volatile关键字
1.编译器的优化
(1)硬件上:由于内存访问速度远不及CPU处理速度,为提高机器整体性能,在硬件上引入硬件高速缓存Cache,加速对内存的访问。另外在现代CPU中指令的执行并不一定严格按照顺序执行,没有相关性的指令可以乱序执行,以充分利用CPU的指令流水线,提高执行速度
(2)软件上:
①程序员优化
②编译器自身的优化:编译器优化常用的方法有:将内存变量缓存到寄存器;调整指令顺序充分利用CPU指令流水线,常见的是重新排序读写指令
2.volatile的本质:
(1)Volatile的意思是“易变的” 因为访问寄存器要比访问内存单元快的多,所以编译器一般都会作减少存取内存的优化,但有可能会读脏数据。当要求使用volatile声明变量值的时候,系统总是重新从它所在的内存读取数据。也就是编译器对volatile声明的变量时就不再进行优化,从而可以提供对特殊地址的稳定访问。
(2)比如在本次线程内, 当读取一个变量时,为提高存取速度,编译器优化会先把变量读取到一个寄存器中。以后再取这个变量的值时就直接从寄存器中取值。当变量值在这个线程里改变时,会同时把变量的新值copy到该寄存器中,以便保持一致。但是这个变量在其他的线程中被改变时,该寄存器的值并不会改变,产生了读脏数据
(3)从上面看其实理解成“直接存取原始内存地址”更为贴切
(4)一个变量可以定义成const的同时又是volatile吗?
不加volatile关键字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const int n = 10;
int *p = (int*)&n;
*p = 20;
printf("%d\n", n);
return 0;
}
原因:
在编译期间,编译器可能对代码进行优化
当编译器看到此处的n被const修饰,从语义上来讲,n是不期望被修改的
所以优化的时候把n的值存放到寄存器中,以提高访问的效率
只要以后使用n的地方都去寄存器中取,即使n在内存中的值发生变化,寄存器也不受影响,
所以输出的n的值为10
添加volatile关键字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volatile const int n = 10;
int *p = (int*)&n;
*p = 20;
printf("%d\n", n);
return 0;
}
可以看到,添加了volatile关键字以后,n变成了20
作用: 在进行编译时不优化,在执行的时候不缓存
每次都需要从内存中读出(保证内存的可见性)
场景:多用于多线程或多CPU编程
参考链接:
(1)https://blog.youkuaiyun.com/tigerjibo/article/details/7427366#commentBox
(2)https://blog.youkuaiyun.com/ijn842/article/details/8127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