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码、反码、补码

闲扯原码、反码、补码

   相 信大家看到这个标题都不屑一顾,因为在任何一本计算机基础知识书的第一章都有他们的解释,但是在书上我们只能找到一些简单的定义,没次看过之后不久就忘 了。最近论坛里有人问起这些概念,看到很多人的回复是以前看过现在忘了去看看某某书之类,很少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于是本人就开始思考(虽然上帝会发 笑,我还是要思考。),于是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数值在计算机中表示形式为机器数,计算机只能识别01,使用的是二进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是十进制,"正如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的那样,今天十进制的广泛采用,只不过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来具有10个手指头这个解剖学事实的结果.尽管在历史上手指计数(5,10进制)的实践要比二或三进制计数出现的晚."(摘自<<数学发展史>>有空大家可以看看哦~,很有意思的).为了能方便的与二进制转换,就使用了十六进制(2 4)和八进制(23).下面进入正题.

数值有正负之分,计算机就用一个数的最高位存放符号(0为正,1为负).这就是机器数的原码了.假设机器能处理的位数为8.即字长为1byte,原码能表示数值的范围为

(-127~-0 +0~127)256.

  有了数值的表示方法就可以对数进行算术运算.但是很快就发现用带符号位的原码进行乘除运算时结果正确,而在加减运算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如下: 假设字长为8bits

( 1 ) 10-  ( 1 )10 =  ( 1 )10 + ( -1 )10 =  ( 0 )10

(00000001) + (10000001) = (10000010) = ( -2 ) 显然不正确.

  因为在两个整数的加法运算中是没有问题的,于是就发现问题出现在带符号位的负数身上,对除符号位外的其余各位逐位取反就产生了反码.反码的取值空间和原码相同且一一对应. 下面是反码的减法运算:

 ( 1 )10 -  ( 1 ) 10=  ( 1 ) 10+ ( -1 ) 10=  ( 0 )10

 (00000001) + (11111110) =  (11111111) =  ( -0 )  有问题.

( 1 )10 -  ( 2)10 =  ( 1 )10 + ( -2 )10 =  ( -1 )10

(00000001) + (11111101) =  (11111110) =  ( -1 ) 正确

问题出现在(+0)(-0),在人们的计算概念中零是没有正负之分的.(印度人首先将零作为标记并放入运算之中,包含有零号的印度数学和十进制计数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极大).

于是就引入了补码概念. 负数的补码就是对反码加一,而正数不变,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是一样的.在补码中用(-128)代替了(-0),所以补码的表示范围为:

(-128~0~127)256.

注意:(-128)没有相对应的原码和反码, (-128) = (10000000)  补码的加减运算如下:

( 1 ) 10-  ( 1 ) 10=  ( 1 )10 + ( -1 )10 =  ( 0 )10

(00000001) + (11111111) =  (00000000) = ( 0 ) 正确

( 1 ) 10-  ( 2) 10=  ( 1 )10 + ( -2 )10 =  ( -1 )10

(00000001) + (11111110) =  (11111111) = ( -1 )  正确

   所以补码的设计目的是:

     ⑴使符号位能与有效值部分一起参加运算,从而简化运算规则.

⑵使减法运算转换为加法运算,进一步简化计算机中运算器的线路设计

  所有这些转换都是在计算机的最底层进行的,而在我们使用的汇编、C等其他高级语言中使用的都是原码。看了上面这些大家应该对原码、反码、补码有了新的认识了吧!

 
Bryan.Wong补充:以上说的负数的表示方法只是实现中的一种,实际上ansi c89共允许三种负数的实现方法.
### 原码反码补码的概念 对于一个给定的数值,在计算机内部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而为了表示负数,则引入了原码反码补码这三种编码方式。 #### 原码定义 原码是最简单的机器数表示法。最高位为符号位,“0”代表正数,“1”代表负数;其余各位则用来表示该数的绝对值大小[^1]。 例如: - 正数 `+5` 的原码是 `0000 0101` - 负数 `-5` 的原码则是 `1000 0101` #### 反码定义 对于正数而言,其反码与其原码相同; 而对于负数来说,除了符号位外,其他各位置上的比特取反即可得到对应的反码。 例子如下: - 正数 `+5` 的反码仍为 `0000 0101` - 负数 `-5` (即原码 `1000 0101`)的反码变为 `1111 1010` #### 补码定义 同样地,当处理的是正值时,它的补码等于自身的原码; 然而针对负值情况,先求得此数的反码之后再加一就构成了最终所需的补码形式。 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 对于 `+5` ,由于它本身就是个正整数,因此其补码还是 `0000 0101` - 那么对于 `-5` 来说(假设已经得到了反码 `1111 1010`),那么再加上一位就是 `1111 1011` ### 各种编码间的转换过程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由原码反码再到补码的过程相对简单明了: 1. **正数** - 所有的编码都是一样的,即 `[原码 = 反码 = 补码]`。 2. **负数** - 若要获取某个负数X(-N)的补码,可按照下面两个步骤来进行: - 先写出|X|(也就是N)的原码(注意这里只考虑除去了符号位后的纯数字部分),接着将其每一位按位取反获得反码; - 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加上1便能得到所要找寻的那个负数X(-N)的补码。 ```python def int_to_binary(n, bits=8): """将整数n转化为指定长度bits的二进制字符串""" binary_str = format(abs(n), 'b').zfill(bits) if n >= 0: sign_bit = '0' else: sign_bit = '1' original_code = f"{sign_bit}{binary_str}" return original_code def complement_conversion(original_code): """实现原码->反码->补码的转换函数""" # 判断输入是否合法 if not isinstance(original_code, str) or len(original_code)!=9 : raise ValueError("Invalid input") signed_flag = original_code[0] if signed_flag == '0': # 如果是正数,则三者相等 one_complement = two_complement = original_code elif signed_flag == '1': # 若为负数,则继续执行后续逻辑 magnitude_bits = ''.join(['1'if bit=='0'else'0'for bit in original_code[1:]]) one_complement = f'{signed_flag}{magnitude_bits}' carry_over = True temp_result = list(one_complement) for i in range(len(temp_result)-1,-1,-1): if temp_result[i]=='0'and carry_over==True: temp_result[i]='1' break elif temp_result[i]=='1' and carry_over==True: temp_result[i]='0' two_complement=''.join(temp_result) result={ "original":original_code, "one's complement":one_complement, "two's complement":two_complement } return result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