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基础:传感器技术原理

1. 电阻式应变传感器

原理

  • 应变效应: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受外力作用产生形变时,电阻值随形变程度变化。金属应变片通过形变改变导体截面积和长度,半导体应变片利用压阻效应(电阻率变化)。
  • 信号转换:弹性敏感元件将外力转换为形变,电阻应变计将形变转换为电阻变化,通过电桥电路(如全桥电路)转换为电压信号。

结构

  • 组成:弹性敏感元件、电阻应变计、补偿电阻、外壳。
  • 材料:金属应变片(康铜、铂铱合金)、半导体应变片(硅、锗)。

应用

  • 典型场景:测力、压力、位移、加速度测量,广泛用于工业自动化、结构健康监测(如桥梁应变检测)。
  • 案例:应变式加速度计通过惯性质量块受力产生应变,输出与加速度成比例的电信号。

优缺点

  • 优点:精度高(±0.1% FS)、寿命长、频响好(0~100kHz)。
  • 缺点:大应变下非线性明显,需温度补偿,易受电磁干扰。

2. 电感式传感器(LVDT)

原理

  • 电磁感应:初级线圈通交流电产生磁场,铁芯位移改变次级线圈磁通量,输出差动电压信号。
  • 线性关系:输出电压与铁芯位移成正比,线性度可达0.1% FS。

结构

  • 组成:初级线圈、两个次级线圈、可移动铁芯、骨架(绝缘材料如聚甲醛)。
  • 类型:气隙型、螺管型(LVDT为螺管型典型)。

应用

  • 典型场景:高精度位移测量(如机床位置控制、航空航天舵面位移)。
  • 案例:LVDT用于医疗设备(如手术机器人)实现微米级位移控制。

优缺点

  • 优点:分辨率高(0.1μm)、抗干扰强、寿命长(无接触摩擦)。
  • 缺点:成本高,需交流激励电源,体积较大。

3. 电容式传感器

原理

  • 电容变化:极板间距、面积或介质变化导致电容值改变,通过检测电路(如谐振、充放电)转换为电信号。
  • 典型结构:变极距型(测微位移)、变面积型(测液位)、变介质型(测材料成分)。

结构

  • 组成:极板、介质、保护层、检测电路(如C/V转换器)。
  • 材料:极板(金属薄膜)、介质(空气、陶瓷、聚合物)。

应用

  • 典型场景:液位测量(如化工储罐)、压力检测(如汽车胎压)、指纹识别(变面积型电容阵列)。
  • 案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通过介质变化(空气→液体)检测油罐液位。

优缺点

  • 优点:灵敏度高(分辨率达10⁻⁶级)、动态响应快(MHz级)。
  • 缺点:易受环境干扰(温度、湿度、寄生电容),需屏蔽措施。

4. 压电式传感器

原理

  • 压电效应:机械力使压电材料(石英、压电陶瓷)产生电荷,正压电效应(力→电)用于测量,逆压电效应(电→力)用于驱动。
  • 等效电路:压电元件等效为电荷源与电容并联,需高输入阻抗前置放大器(电压放大器或电荷放大器)。

结构

  • 组成:压电材料、电极、保护层、预载结构(确保接触)。
  • 材料:天然压电晶体(石英)、人工压电陶瓷(PZT)。

应用

  • 典型场景:动态力测量(如冲击力)、振动监测(如电机轴承故障诊断)、声学(麦克风、超声换能器)。
  • 案例:压电式加速度计用于汽车碰撞安全测试,输出与加速度成比例的电荷信号。

优缺点

  • 优点:体积小、频响宽(0.1Hz~100kHz)、抗过载能力强。
  • 缺点:静态测量需电荷保持电路,温度敏感(需温度补偿)。

5.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原理

  • 电磁感应:导体切割磁感线或磁通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电动势与速度或角速度成正比(E = Blv)。
  • 类型:动圈式(线圈运动)、动铁式(永磁体运动)。

结构

  • 组成:线圈、磁钢、弹簧、壳体。
  • 案例:磁电式转速传感器通过齿轮齿顶切割磁感线产生脉冲信号。

应用

  • 典型场景:转速测量(如发动机曲轴)、振动监测(如风机叶片振动)、扭矩测量(结合应变计)。
  • 案例:磁电式振动传感器用于桥梁健康监测,输出与振动速度成比例的电压信号。

优缺点

  • 优点:无需电源、输出信号大(mV级)、抗干扰强。
  • 缺点:仅适用于动态测量,低频响应差(<10Hz)。

6. 其他类型传感器

光电式传感器

  • 原理:光信号变化(强度、通断)转换为电信号,基于光电效应(如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
  • 特点:非接触、响应快(μs级)、检测距离广(mm~km)。
  • 应用:自动门(红外传感器)、颜色识别(色标传感器)、光纤通信(光电探测器)。

热电式传感器

  • 原理:热电效应(塞贝克效应),两种金属接头温度差产生电势。
  • 类型:热电偶(测温范围-200℃~1800℃)、热电阻(铂电阻,精度±0.1℃)。
  • 应用:工业炉温控制、医疗体温监测、环境温度补偿。

超声波传感器

  • 原理:超声波发射与反射回波时间差测距(d = vt/2)。
  • 特点:非接触、高精度(mm级)、适应恶劣环境(腐蚀、高温)。
  • 应用:液位测量(如油罐)、障碍物检测(自动驾驶)、医学成像(B超)。

总结:传感器选型关键因素

因素电阻式应变电感式(LVDT)电容式压电式
测量类型静态/动态力、位移线性位移液位、压力、位移动态力、振动
精度高(±0.1% FS)极高(±0.01% FS)中(±0.5% FS)中(±1% FS)
环境适应性需温度补偿抗干扰强易受寄生电容影响温度敏感
成本
典型场景结构健康监测航空航天位移控制化工液位检测汽车碰撞测试

结论:传感器技术原理多样,选择需结合测量对象(力、位移、温度等)、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精度要求及成本预算。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适用于静态与动态测量;压电式、磁电式专注动态场景;光电、热电、超声波则在非接触检测、温度测量等细分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