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入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全球化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和顾客需求的瞬息万变做出灵活、快捷的响应,及时地把握顾客的需求,有效地组织生产和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而普遍存在的自动化孤岛成为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Portal
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单一的访问企业各种信息资源的入口,将企业的应用、人员、信息与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本文对 Portal 技术的概念和内涵、 Portal 的技术特点和体系结构进行了介绍,并比较了现有的 Portal 软件系统,给出了信息化工作中实施 Portal 技术的几点建议。
Portal 的概念和内涵
Portal 一词原来是 “ 门户网站 ” 的意思,如 YAHOO !、 AltaVista 、 SINA 这样的网站。而对于企业信息化而言,它扮演的角色则有所不同。对企业来说,建立 Portal 的意义在于可以使员工共享各种系统和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对员工来说,通过 Portal 可以了解和掌握有关企业的各种信息、参加讨论、协同工作等。 Portal 自动将分散于企业各处的信息资源整理并发送给员工,真正实现信息找人的目的。
Portal 现在已经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领域之一,是实现企业整合的第一步。其重要价值在于它是企业现有投资与新投资的集成节点,使用户能够与人、内容、应用和流程进行个性化的、安全的、单点式的互动交流。
Portal 技术强调以用户为中心,重视工作流及整体工作效能。通过与应用无关的图形化界面映射以知识为中心的工作流,提供单点集成界面,实现信息的集中化访问。 Portal 将 “ 自动化孤岛 ” ( IslandofAutomation )和 “ 信息化孤岛 ” ( IslandofInformation )联接起来,创建一个提供支持信息访问、传递,以及跨组织工作的集成化商务环境。
现有 Portal 技术可概括为以下四种:
● 企业信息门户( EIP , EnterpriseInformationPortal )
依据主题将大量的内容进行组织,并利用这些信息将用户连接起来。
● 协作门户( CP , CollaborativePortal )
为用户团队提供协同工具,建立虚拟项目工作区并辅助团队协同工作。
● 专业门户( EP , ExpertisePortals )
将用户依其能力、专业知识及对信息的需求进行连接。
● 知识门户( KP , KnowledgePortals )
具备上述三种 Portal 的功能,并继而完成知识管理、内容管理、商务智能等更多工作。
通常所说的 Portal ,基本都是 EIP 的概念。 EIP 最初是由美林公司( MerrillLynch )的 ChristopherC.Shilakes 和 JulieTylman 于 1998 年 11 月 16 日 提出的 [1] 。他们在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把企业信息化门户定义为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管理、分析及发布信息的软件系统(如商务智能( BI , BusinessIntelligence )、内容管理( CM , ContentManagement )、数据仓库( DataWarehouse&Mart )及数据管理( DM , DataManagement )等)的融合体, Portal 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内、外部的信息,为用户提供一个面向商务决策的定制信息获取入口。
Portal 的技术特点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信息化工作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形式。在新产品开发的市场调查阶段,信息化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将不同行业、不同需求的用户提出的有关产品性能、造型、价格、数量等要求进行调查、统计和归纳,为新产品的改进提供方向引导和市场依据。在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信息化则主要表现为对各种分布式公共知识和专业化知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共享。从产品设计 ( 从零部件到整机 ) 到产品制造阶段,信息化主要体现为 CAD/CAM 、 CIMS 等技术内容。进入销售以及售后服务阶段,信息化伴随着商品流通,又重新进入复杂的市场运作阶段,其表现特征又和第一阶段相仿了。
因此我们可以说,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产品的信息化、产品设计制造的信息化、生产组织信息化和管理与决策信息化等多个方面。针对不同的信息化工作,企业门户的建立也各有差异。企业信息化工作从最初的办公自动化( OA )、企业局域网( LAN )、企业广域网( WAN )、管理信息系统( MIS )、企业内部网和 Web 网站的建设阶段一路发展至今,开始进入电子商务( Ebusiness )时代。信息门户集中了 IT 领域的诸多概念,如商务智能( BI , businessintelligence )和文档管理( DM , documentmanagement )等,是信息化工作的融合和发展。
企业信息门户的 15 个最突出的特点是 [2] :
1 。适应普通用户。提供类似 Web 浏览器这样直观的工具来满足普通用户快速、简便地访问信息的要求。
2 。提供直观的分类及搜索工具。
3 。用户可使用发布 / 订阅( publish/subscribe )机制。可以定义 agent 来完成对特定主题的跟踪搜索。
4 。保证信息资源的全面连通。确保与关系数据库、文档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 Web 服务器、文件系统和服务器等异构系统的全面连接。
5 。提供信息资源的动态访问。能够对由不同的商务智能工具和文档管理工具创建的报表进行动态访问。
6 。建立智能路由。通过明确定义的工作流向用户发送文档。
7 。集成商务智能工具包,提供全面的查询、报表和分析功能。
8 。采用基于服务器的体系架构,以满足大量用户的并发请求。
9 。建立分布式、多线程服务机制,实现服务负载的动平衡。
10 。建立灵活的许可权审批机制。
11 。附加外部接口方便信息访问。
12 。提供编程接口以供客户定制。
13 。建立因特网安全机制,实现网络安全级别管理、签名与认证管理和进程管理等安全服务机制。
14 。提供经济型配置,方便企业门户系统的安装、配置与维护。
15 。提供客户化和定制功能。
Portal 的功能及体系结构
Portal 为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致和统一的基础架构。实现统一的系统管理、端对端的安全架构、内容管理及服务的个性化和集成服务。 Portal 应能提供身份验证、工作管理与监控、信息集成、安全管理、文档管理等功能。考虑到 Portal 的应用环境,可以把 Portal 的体系结构分成建立在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之上的核心服务层、运行服务层和界面服务层等三层。
Portal 核心服务包括:单机登陆、目录集成、安全、访问权限控制、加密传输、授权与验证、许可权、管理功能等。
Portal 运行服务包括:协同功能(团队知识探索、同步 / 异步个人信息管理、集中存储、远程教学)和交易功能(交易管理、工作流)等。
Portal 界面服务包括:分类功能(组织分类、索引、自动分类、总结、内容聚合、内容提取、反馈、元数据管理)、搜索功能(联邦式搜索、基于概念的搜索、内容挖掘、全文搜索、与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商务智能及外部内容的连接)和定制功能(个人喜好、基于 “ 推 —— 拉 ” 的信息定制、事件通知、过滤器、个人档案、工作视图可视化定制、行为分析、主动帮助、建议学习)等。
Portal 软件产品及实施方案建议
Portal 软件具有很的的市场潜力, 21 世纪初 Portal 市场的年收入将达到 150 亿美元左右。很多软件供应商都对此加以关注。 Owendo 咨询公司提交了一份有关 EIP 市场情况的研究报告 [3] 。该报告基于企业门户是一个能够在一个用户工作界面下集成尽可能多的功能模块的基于 WEB 的系统这一事实,将软件提供商按照出身和市场定位以及 Portal 软件功能两方面进行了分类。
软件厂商的背景不同,进入 Portal 市场的定位也有所区别。按照企业背景将 Portal 软件提供商分为以下 7 类:纯粹的门户供应商(如 Epicentric , PlumtreeandViador 等)、基础软件供应商(如 IBM , ORACLE , BEA , SYBASE 以及 MICROSOFT , MICROSOFT 等)、搜索 / 分类方案供应商(如 autonomy , arisem 和 Verity 等)、内容管理供应商(如 Documentum , Interwoven , iManage , InStranet 和 OpenText 等)、 CRM 和 ERP 软件的供应商(如 BroadVision , Vignette , SAP 和 PeopleSoft 等)、 EAI 方案供应商(如 Tibco 、 WebMethods 和方正等)和商务智能供应商(如 Connos , BusinessObjects 以及 Brio 等)。
Portal 软件必须能够集成应用系统和信息源,能够实现文档的检索与查找,能够支持协同工作,并提供可定制的操作界面。软件厂商都试图提供一整套 Portal 工具,但由于出发点可基础不同,提供的软件功能也各有侧重。按 Portal 软件提供的功能可以将 Portal 软件系统分为如下 4 类:包含特定领域所有产品的面向业务的 Portal 软件(如 BusinessObjectsInfoView 、 BrioPortal7.0 ,以及 PeopleSoft 、 SAP 、 BroadVision 、 Vignette 和方正的 Portal 软件产品等)、包含协同、知识管理和分类应用的协同 Portal 软件(如 Documentum 、 OpenText 、 Lotus 、 Microsoft 、 Arisem 、 Autonomy 、 Hummingbird 和 Verity 的 Portal 软件产品等)、面向大部分需求的通用 Portal 软件(如 IBM 、 BEA 、 Oracle 、 Sybase 、 Bowstreet 和 SilverStream 的 Portal 软件系统等)和旨在通过提供各种模块以及应用集成和内容聚集功能来实现信息最大化的 Portal 软件(如 Epicentric 、 Viador 、 Plumtree 、 ATG 、 Mediapps 、 Tibco 和 Yahoo! 等)。
那么如何选择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适合的 Portal 软件呢?功能的考虑是最主要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是否提供信息和软件系统的集中式访问
是否能够实现 ERP 、 CRM 等系统的中央集成
是否提供协同与知识共享工具
是否能够实现业务流程的定制和管理
是否提供可靠的安全机制
是否能够进行快速的部署
最后,随着 IT 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要考虑与新的软件体系结构是否相容。系统对标准化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如是否支持 WebServices 等等。不仅是 Portal 技术的实施,在其他工作上也应对此充分注意。
本文对 Portal 技术的概念和内涵、 Portal 的技术特点和体系结构进行了介绍,并比较了现有的 Portal 软件系统,给出了信息化工作中实施 Portal 技术的几点建议。
Portal 的概念和内涵
Portal 一词原来是 “ 门户网站 ” 的意思,如 YAHOO !、 AltaVista 、 SINA 这样的网站。而对于企业信息化而言,它扮演的角色则有所不同。对企业来说,建立 Portal 的意义在于可以使员工共享各种系统和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对员工来说,通过 Portal 可以了解和掌握有关企业的各种信息、参加讨论、协同工作等。 Portal 自动将分散于企业各处的信息资源整理并发送给员工,真正实现信息找人的目的。
Portal 现在已经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领域之一,是实现企业整合的第一步。其重要价值在于它是企业现有投资与新投资的集成节点,使用户能够与人、内容、应用和流程进行个性化的、安全的、单点式的互动交流。
Portal 技术强调以用户为中心,重视工作流及整体工作效能。通过与应用无关的图形化界面映射以知识为中心的工作流,提供单点集成界面,实现信息的集中化访问。 Portal 将 “ 自动化孤岛 ” ( IslandofAutomation )和 “ 信息化孤岛 ” ( IslandofInformation )联接起来,创建一个提供支持信息访问、传递,以及跨组织工作的集成化商务环境。
现有 Portal 技术可概括为以下四种:
● 企业信息门户( EIP , EnterpriseInformationPortal )
依据主题将大量的内容进行组织,并利用这些信息将用户连接起来。
● 协作门户( CP , CollaborativePortal )
为用户团队提供协同工具,建立虚拟项目工作区并辅助团队协同工作。
● 专业门户( EP , ExpertisePortals )
将用户依其能力、专业知识及对信息的需求进行连接。
● 知识门户( KP , KnowledgePortals )
具备上述三种 Portal 的功能,并继而完成知识管理、内容管理、商务智能等更多工作。
通常所说的 Portal ,基本都是 EIP 的概念。 EIP 最初是由美林公司( MerrillLynch )的 ChristopherC.Shilakes 和 JulieTylman 于 1998 年 11 月 16 日 提出的 [1] 。他们在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把企业信息化门户定义为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管理、分析及发布信息的软件系统(如商务智能( BI , BusinessIntelligence )、内容管理( CM , ContentManagement )、数据仓库( DataWarehouse&Mart )及数据管理( DM , DataManagement )等)的融合体, Portal 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内、外部的信息,为用户提供一个面向商务决策的定制信息获取入口。
Portal 的技术特点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信息化工作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形式。在新产品开发的市场调查阶段,信息化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将不同行业、不同需求的用户提出的有关产品性能、造型、价格、数量等要求进行调查、统计和归纳,为新产品的改进提供方向引导和市场依据。在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信息化则主要表现为对各种分布式公共知识和专业化知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共享。从产品设计 ( 从零部件到整机 ) 到产品制造阶段,信息化主要体现为 CAD/CAM 、 CIMS 等技术内容。进入销售以及售后服务阶段,信息化伴随着商品流通,又重新进入复杂的市场运作阶段,其表现特征又和第一阶段相仿了。
因此我们可以说,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产品的信息化、产品设计制造的信息化、生产组织信息化和管理与决策信息化等多个方面。针对不同的信息化工作,企业门户的建立也各有差异。企业信息化工作从最初的办公自动化( OA )、企业局域网( LAN )、企业广域网( WAN )、管理信息系统( MIS )、企业内部网和 Web 网站的建设阶段一路发展至今,开始进入电子商务( Ebusiness )时代。信息门户集中了 IT 领域的诸多概念,如商务智能( BI , businessintelligence )和文档管理( DM , documentmanagement )等,是信息化工作的融合和发展。
企业信息门户的 15 个最突出的特点是 [2] :
1 。适应普通用户。提供类似 Web 浏览器这样直观的工具来满足普通用户快速、简便地访问信息的要求。
2 。提供直观的分类及搜索工具。
3 。用户可使用发布 / 订阅( publish/subscribe )机制。可以定义 agent 来完成对特定主题的跟踪搜索。
4 。保证信息资源的全面连通。确保与关系数据库、文档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 Web 服务器、文件系统和服务器等异构系统的全面连接。
5 。提供信息资源的动态访问。能够对由不同的商务智能工具和文档管理工具创建的报表进行动态访问。
6 。建立智能路由。通过明确定义的工作流向用户发送文档。
7 。集成商务智能工具包,提供全面的查询、报表和分析功能。
8 。采用基于服务器的体系架构,以满足大量用户的并发请求。
9 。建立分布式、多线程服务机制,实现服务负载的动平衡。
10 。建立灵活的许可权审批机制。
11 。附加外部接口方便信息访问。
12 。提供编程接口以供客户定制。
13 。建立因特网安全机制,实现网络安全级别管理、签名与认证管理和进程管理等安全服务机制。
14 。提供经济型配置,方便企业门户系统的安装、配置与维护。
15 。提供客户化和定制功能。
Portal 的功能及体系结构
Portal 为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致和统一的基础架构。实现统一的系统管理、端对端的安全架构、内容管理及服务的个性化和集成服务。 Portal 应能提供身份验证、工作管理与监控、信息集成、安全管理、文档管理等功能。考虑到 Portal 的应用环境,可以把 Portal 的体系结构分成建立在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之上的核心服务层、运行服务层和界面服务层等三层。
Portal 核心服务包括:单机登陆、目录集成、安全、访问权限控制、加密传输、授权与验证、许可权、管理功能等。
Portal 运行服务包括:协同功能(团队知识探索、同步 / 异步个人信息管理、集中存储、远程教学)和交易功能(交易管理、工作流)等。
Portal 界面服务包括:分类功能(组织分类、索引、自动分类、总结、内容聚合、内容提取、反馈、元数据管理)、搜索功能(联邦式搜索、基于概念的搜索、内容挖掘、全文搜索、与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商务智能及外部内容的连接)和定制功能(个人喜好、基于 “ 推 —— 拉 ” 的信息定制、事件通知、过滤器、个人档案、工作视图可视化定制、行为分析、主动帮助、建议学习)等。
Portal 软件产品及实施方案建议
Portal 软件具有很的的市场潜力, 21 世纪初 Portal 市场的年收入将达到 150 亿美元左右。很多软件供应商都对此加以关注。 Owendo 咨询公司提交了一份有关 EIP 市场情况的研究报告 [3] 。该报告基于企业门户是一个能够在一个用户工作界面下集成尽可能多的功能模块的基于 WEB 的系统这一事实,将软件提供商按照出身和市场定位以及 Portal 软件功能两方面进行了分类。
软件厂商的背景不同,进入 Portal 市场的定位也有所区别。按照企业背景将 Portal 软件提供商分为以下 7 类:纯粹的门户供应商(如 Epicentric , PlumtreeandViador 等)、基础软件供应商(如 IBM , ORACLE , BEA , SYBASE 以及 MICROSOFT , MICROSOFT 等)、搜索 / 分类方案供应商(如 autonomy , arisem 和 Verity 等)、内容管理供应商(如 Documentum , Interwoven , iManage , InStranet 和 OpenText 等)、 CRM 和 ERP 软件的供应商(如 BroadVision , Vignette , SAP 和 PeopleSoft 等)、 EAI 方案供应商(如 Tibco 、 WebMethods 和方正等)和商务智能供应商(如 Connos , BusinessObjects 以及 Brio 等)。
Portal 软件必须能够集成应用系统和信息源,能够实现文档的检索与查找,能够支持协同工作,并提供可定制的操作界面。软件厂商都试图提供一整套 Portal 工具,但由于出发点可基础不同,提供的软件功能也各有侧重。按 Portal 软件提供的功能可以将 Portal 软件系统分为如下 4 类:包含特定领域所有产品的面向业务的 Portal 软件(如 BusinessObjectsInfoView 、 BrioPortal7.0 ,以及 PeopleSoft 、 SAP 、 BroadVision 、 Vignette 和方正的 Portal 软件产品等)、包含协同、知识管理和分类应用的协同 Portal 软件(如 Documentum 、 OpenText 、 Lotus 、 Microsoft 、 Arisem 、 Autonomy 、 Hummingbird 和 Verity 的 Portal 软件产品等)、面向大部分需求的通用 Portal 软件(如 IBM 、 BEA 、 Oracle 、 Sybase 、 Bowstreet 和 SilverStream 的 Portal 软件系统等)和旨在通过提供各种模块以及应用集成和内容聚集功能来实现信息最大化的 Portal 软件(如 Epicentric 、 Viador 、 Plumtree 、 ATG 、 Mediapps 、 Tibco 和 Yahoo! 等)。
那么如何选择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适合的 Portal 软件呢?功能的考虑是最主要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是否提供信息和软件系统的集中式访问
是否能够实现 ERP 、 CRM 等系统的中央集成
是否提供协同与知识共享工具
是否能够实现业务流程的定制和管理
是否提供可靠的安全机制
是否能够进行快速的部署
最后,随着 IT 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要考虑与新的软件体系结构是否相容。系统对标准化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如是否支持 WebServices 等等。不仅是 Portal 技术的实施,在其他工作上也应对此充分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