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方式 X 动力学 X 算法

本文探讨了自然界中生命演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反思了当前算法在模拟这些过程中的局限性。作者通过对比动植物的传播方式,引发了对现有算法模型有效性的思考,并对进化论提出了一些质疑。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植物的种类多,不能移动,但是它可以借助风等外部条件传播自己的种子;动物虽然可以移动,但是也未必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1]——不同的传播方式,有什么意义吗?对于不同的问题,采用哪种方式更好?

我们现在的算法中,有信息素的传播、有蚂蚁的移动,但是这种“移动”是没有区别的:基于一样的计算频率、一样的周期、一样的速度,也就是说,我们计算机中没有考虑现实生活中那么多“复杂”的情况,因为每一个参与计算的个体都是我们简单设计出来的、抽象的、概念意义上的“生物实体”。我现在渐渐觉得:这种计算模式是有它的局限性的——超越不了大脑、更加不是“万能的”。无论我们怎么编写程序,也无法描绘出一个现实的世界、一个充满如此丰富对象、交互关系的世界。(那么多对象、那么多复杂关系,再庞大的计算资源也模拟不出来吧!——顶多也只能模拟一个方面:比如,风对种子传播的影响)

有从动力学角度,也有从统计学角度阐述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思想[2]。谈得比较深入:进化论与牛顿力学进行类比是不恰当的。而在总体层次上,统计学理论不只是处理无知的工具……讨论得很有趣。

也有怀疑进化论的[3]。理由很简单:现代科学远未弄清楚生命是什么,所以,肯定生命是偶然生成的观念,是不符合时代的科学精神的[4]。遗传变异不能产生新的物种,也没有证据表明基因突变导致生物进化产生了新物种[5]。按照小群突变的新达尔文主义来推断人类进化,既缺乏事实根据,也有悖于逻辑推理。这篇文章的推理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不仅仅是“固执”,而是振振有词[6]:)



[1] 进化生态学一生态与进化的交叉整合

[2] 进化解释的两种模式

[3] 关于进化论的生命科学质疑

[4]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迹象表明:生命是偶然生成的、是进化的产物。但是,我们没办法说服这种固执的人:比如说,世界上有没有神?元胞自动机的研究和发展,到底是不是无本之源?(不过,很多思想和实验,给元胞自动机、算法的发展以有力的支撑)

[5] 这点很令人沮丧吧?如果不能“产生”,那么最初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呢?也许是几率太小(毕竟我们的宇宙和地球进化了很长的时间,才产生生物)?也许是现在地球的环境不适合产生新物种(也许原始的地球环境,像汤一样的世界里,才可能产生大量最初的生物体,包括可能进化为人类的祖先?)?

[6] 第一,产生生命基本元素的概率太低(即使全宇宙的原子全部算上,都很低);第二,没有化石证据:在猿类和人类之间存在“中间种类生物”。(我的感觉是:从海里面开始,就应该有人类的祖先了——就像远古的“肺鱼”一样,既能够在水里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它们有貌似“多余”的肺;那么人类也许是生活在海边或者浅水中的生物?在最初产生植物的年代,有没有人类的踪迹呢?——比如说,三叶虫时期?同时就产生了人类?不太可能吧!难道说,在陆地时期,又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生命产生运动?如果说海洋里面可以产生生物的话——毕竟是溶液嘛,细胞交织比较容易,那么陆地上,困难就更大了!你不可能听说在空气中传播、交叉、产生物种的吧?就算是远古的大气层,也不可能吧?或者说,在离子态的情况下产生的陆地生命?那么恐龙、人类这么复杂的机体,怎么可能从空气中凝固出来呢???——仅仅是我这样一个门外汉都有这么多疑问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