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旅伴中救回来的旅程

本文讲述了作者与一群台湾留学生在美国波士顿出发,前往加拿大和美国大瀑布的旅行经历。途中因签证问题面临是否放弃加拿大之行的抉择,夫妻间因此产生矛盾,导致旅行气氛紧张。最终通过调整行程和解决签证问题,成功化解了矛盾,旅程得以顺利进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杨照

       人世间最难得的情谊,其实是可以不吵架、不生气、不冷战,高高兴兴好好旅行几天。

       日本一度流行“成田离婚”的说法,还拍成了相当轰动的电视连续剧。“成田”指的是东京成田机场,“成田离婚”指的是新婚夫妻甜蜜快乐去度蜜月,蜜月结束回到成田机场,就决定离婚分手算了。

        与其说“成田离婚”反映了现代婚姻的脆弱,不如说“成田离婚”戏剧性地彰显了结伴旅行的可怕经验。就连老夫老妻一同出门旅行,过程中两人都一定会有恨不得当场离婚的气愤情绪,更何况是才刚刚要开始共同生活的新婚夫妇?

       人世间最难得的情谊,其实是可以不吵架、不生气、不冷战,高高兴兴好好旅行几天。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其实也就是虽然有人同行,却能在旅程中一路顺心自在,看到想看的,走过想走的。

       一辈子,除了高中时参加救国团“自强活动”徒步走中部横贯公路,我没有参加过旅行团。回忆中,最接近像旅行团的活动,应该是二十多年前,去尼加拉瀑布和加拿大的旅程。

        我们是从美国波士顿出发的,一行七人,都是台湾留学生,但学习的专业分布甚广。两个(包括我)学历史,一个(我太太)学文学,一个学经济,一个学社会学,一个学心理学,还有一个在台湾念完医科,到美国改攻公共卫生。七个人,坐满一辆租来的七人座车,刚放暑假时,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高高兴兴出发了。

        出发没多久,七个人就很微妙地分成了两组。一组是我们夫妻和学历史的朋友,三人凑在一起,不是因为我们都学文,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感情纠纷。另外一组四个人,学社会学的女生是中心,学经济学的男生,在台湾曾经跟她交往过一段时间,而学公卫的男生,正在积极追求她。为了避免在新旧追求者之间的尴尬,这个女生就刻意随时拉着学心理的另一个女生,如此搞成了复杂四人集团。

        我们从麻州经新罕普夏州北上,入缅因州,在天黑之前到达了美国和加拿大的边界。只要有美国签证,就可以入境加拿大,但没想到,我们的车却在边境上被拦了下来,过不了关。那个念社会学的女生护照有效期不到半年!

        这还真是个棘手的难题。我们不可能把她丢下不管,其他人继续开车去加拿大。最合理的选择,是放弃原先入境加拿大,从蒙特利尔转多伦多再从纽约州回来的计划,改道走纽约州北部前往尼加拉瀑布,看完瀑布就掉头回新英格兰。

        社会学女生的新旧追求者,加上心理学女生,都赞成这个主张。我不置可否。不料我太太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她无法忍受所有的人都因为一个人的错误,就失去此行原本的最大目标——到加拿大去。她更无法忍受,但不能明说的,是这几个人都那么乡愿,为了不让社会学女生窘迫,就轻易牺牲同行其他人的权益。正因为这份情绪不能明说,于是她就将气转而发泄在我身上,痛斥我怎么会也同意放弃加拿大。

        一看事情演变成夫妻吵架,其他人就都改采劝架和事佬的态度了。另一位学历史的朋友想了一个折衷方案,我们连夜回程,先在风景区“白山”过夜,第二天回到波士顿,赶办护照加签,第三天再重新出发,改走西北向,穿过纽约州到水牛城,从南岸看大瀑布,再过国界到多伦多,绕经蒙特利尔才回来。行程紧了些,但原来想去的地方还是都去。

         大家同意了。但往后几天,不只是行程紧了,旅行的气氛也紧了。我太太和社会学女生,本来是每周一起相约逛街的好友,变得几乎彼此不说话。弄得我也不能跟社会学女生说话。别扭的情况下,还好我有一种逃避的方法,那就是自告奋勇坐上驾驶座,反正开车的时间很长,我专心开我的车,就不用管他们彼此在讲什么、在想什么了。

        不过,逃避还是有其限度。重新出发后第二天,我又接手开准备进水牛城的路段,打开车上的录音机,传出尖锐高亢的中国女高音歌声,我抓狂了:“帮我换掉!”车上其他人都吓了一跳。我还没发泄够,又多吼了一句:“你们什么时候爱听这个随便你们,就是别在我开车的时候听,我要听古典音乐!”

        进水牛城时天黑了,大家也都饿了,被我的脾气震慑了吧,一车人都同意到我找的一个有户外庭园的希腊餐厅吃饭。坐下来,另一位学历史的朋友先点了一大壶鲜红色的冰凉饮料,喝下第一口,大家异口同声说:“真好喝!”前菜来时,我们已经每人喝完了一杯,又点了第二壶。主菜上来时,七个人笑成一团,抢着说话,好像前几天的不愉快从来没发生过一样。

         那鲜红色的饮料,我从此牢牢记得,叫做Sangria,是用红酒、糖浆、苏打水加一点点伏特加,以及很多很多水果切片调出来的,后来也就成为我学会的第一种调酒。我一直记得,还好有Sangria,帮我把一趟大瀑布的旅程从这些旅伴们之中救了回来。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790f7ffa6527 在一维运动场景中,小车从初始位置 x=-100 出发,目标是到达 x=0 的位置,位置坐标 x 作为受控对象,通过增量式 PID 控制算法调节小车的运动状态。 系统采用的位置迭代公式为 x (k)=x (k-1)+v (k-1) dt,其中 dt 为仿真过程中的恒定时间间隔,因此速度 v 成为主要的调节量。通过调节速度参数,实现对小车位置的精确控制,最终生成位置 - 时间曲线的仿真结果。 在参数调节实验中,比例调节系数 Kp 的影响十分显著。从仿真曲线可以清晰观察到,当增大 Kp 值时,系统的响应速度明显加快,小车能够更快地收敛到目标位置,缩短了稳定时间。这表明比例调节在加快系统响应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适当增大比例系数可有效提升系统的动态性能。 积分调节系数 Ki 的调节则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实验数据显示,当增大 Ki 值时,系统运动过程中的波动幅度明显增大,位置曲线出现更剧烈的震荡。但与此同时,小车位置的变化速率也有所提高,在动态调整过程中能够更快地接近目标值。这说明积分调节虽然会增加系统的波动性,但对加快位置变化过程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一系列参数调试实验,清晰展现了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在增量式 PID 控制系统中的不同影响规律,为优化控制效果提供了直观的参考依据。合理匹配 Kp 和 Ki 参数,能够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兼顾响应速度和调节精度,实现小车位置的高效控制。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ce816c032bcc 在大四完成毕业设计期间,我需要使用 MQSim 仿真器进行相关研究。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网上很难找到带有中文注释的版本,自己钻研了几个礼拜后仍觉得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结合自己的使用体验,对 MQSim 做了一些简单的中文注释,并将其上传分享。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毕业设计仅涉及到仿真器的部分功能,所以目前只对实际用到的几个模块添加了注释,像 SATA、底层存储等未涉及的部分暂未进行注释处理。 在阅读源码时,其实不必过于纠结每一个方法的执行过程。MQSim 中有很多方法从命名上就能清晰了解其功能,重点关注核心逻辑即可。 为了方便大家快速上手,建议在阅读源码前先查看项目中的 “概要.md” 文件。这个 markdown 文件对项目结构和核心模块做了梳理说明,使用 Typora 软件打开可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能更清晰地看到排版和格式。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项目没有对原代码做任何功能性修改,所有的代码逻辑都保持原汁原味,只是在关键位置加入了少量中文注释,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代码含义。希望这些注释能为同样需要使用 MQSim 的同学提供一些便利,减少初期理解代码的困难。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需要补充说明的地方,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完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