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程序创建某个类的对象时,系统就会隐式地创建该类的父类对象。只要有一个子类对象存在,则一定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父类对象。在子类方法中使用super引用时,super总是指向作为该方法调用者的子类对象所对应的父类对象。其实super引用与this引用很像,其中this总是指向调用该方法的对象,而super则指向this指向对象的父对象。
在一个在一个构造器中调用另一个重载的构造器需要使用this,在子类构造器中调用父类构造器需要使用super。
使用super调用父类构造器也必须放在第一行。所以this和super不会同时出现。
不管我们是否使用super调用父类构造器,子类构造器总是会调用父类构造器。
1、子类构造器执行体的第一行使用super显式地调用父类构造器。
2、子类构造器执行体的第一行是this调用本类的重载的构造器,则执行此构造器时调用父类构造器。
3、子类构造器中既没有this也没有super,则系统隐式地调用父类的无参构造器。
所以,创建任何java对象,最先总是调用java.lang.Object类的构造器。
继承与组合
继承是实现代码复用的重要方式,但却有一个最大的坏处:破坏封装。相比之下,组合可以在不破坏封装的基础下,实现代码复用。
为保证父类的良好封装性,不会被子类随意改变,在设计父类应遵循以下原则:
1、隐藏父类的内部数据。尽量把父类的所有属性都用private修饰,不让子类访问继承。
2、不让子类随意访问、修改父类的方法。父类中那些仅为辅助其他工具的方法应用private修饰,拒绝子类访问;如果父类的方法需要被外部类调用又不希望被子类重写,则可以使用public 和final修饰;如果希望父类方法被子类重写,却不希望被其他类自由访问,则可以使用protected修饰。
3、不在父类构造器中调用被子类重写的方法。如下:将产生空指针异常。
class A {
String a;
public A() {
cc();
}
public void cc() {
System.out.println("将要被子类重写的方法");
}
}
class B extends A {
String b;
public B() {
System.out.println("B");
}
public void cc() {
System.out.println("子类重写后的方法,字符b的长度为:"+b.length());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B();
}
}
什么时候从父类派生子类呢?
1、子类需要额外增加属性,而不是仅仅是属性值的改变。
2、子类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
如果只是要实类复用,则不一定要使用继承。用组合的方式完全可以达到目的。
用继承来实现类复用,是吧彼类作为此类的基类,用组合来实现类复用,是把彼类作为此类的组合成分。从而可以使用彼类的public方法。继承表达的是“is a”的关系;组合表达的是“has a”的关系。
即:在此类中创建彼类的对象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