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
Mr-昊哥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展开
-
012-人格特质|你有却不自知的优势
从换工作的选择谈起,例如面临部门的晋升还是跳槽到另一个公司单独负责一块独立的业务。1.什么是‘人格特质’一直有一个观念,就是人应该从事什么职业,是做通才,还是做专才,也就是说是走专业路线,还是走综合管理路线,都和人格特质有关。那么,什么是‘人格特质’呢?所谓人格特质,就是一个人独有的气质,独特的人格特点,也就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性格上的特征。比如,一个人遇到事情是不是更容易乐观的翻译 2017-06-28 19:52:04 · 1407 阅读 · 0 评论 -
007-认知不协调|改变他人态度的秘诀
以面试引起,该如何很好的应对面试,八个字:投其所好,巧妙包装。就是要学会利用一些的人的固有局限,什么样的局限呢?就是今天要分享的 认知不协调。1.什么是认知不协调中国人有一句古话= 知行合一,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知就是认知,行就是行为。一般我们认为,没有好的行为是因为我们的认知还没到,所以要提升观念。但是两点:1.有知不一定有行2.不一定靠改变认知才能改变行为,相反有时候改变一翻译 2017-06-24 11:25:29 · 1213 阅读 · 0 评论 -
008-阈下意识|识别商场上的圈套
由广告说起1.76S冲动一个人看到好东西后形成的购买冲动,只会持续76秒,如果在76秒内没有形成有效购买,冲动就会消失。2.阈下意识3.隐形广告翻译 2017-06-24 11:29:47 · 1010 阅读 · 0 评论 -
009-冲动基因|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冒险
这次是从基因层次来探讨一下1.你的冲动水平是由基因决定的任何人在做一件他认为值得做的事情的时候,头脑中都在分泌多巴胺及其他一些神经物质。多巴胺是什么?就是一种能让你产生“爽”的感觉的神经物质。而每个人出生以后,脑子里还会产生一种平衡性的化学物质,来防止多巴胺分泌过多。科学家在研究这个平衡机制的时候发现,不同的人平衡点是不同的,而这个平衡点的高低取决于基因的差异。影响这个平衡点水平的基因翻译 2017-06-27 19:08:31 · 1721 阅读 · 0 评论 -
010-理性注入|从根本上管理慌张
之前一直在讲人的复杂性,之前讲基因对人的类行为的影响,坦率的讲,给人造成 宿命论的误解,误认为基因决定一切。1.理性的力量后天的力量和理性的力量是强大的,在人的行为管理上会大有作为。首先,我们要了解现代的研究成果,多了解人的行为背后的深层动因,要了解其中的机制。但,我们要重视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这些成果来管理环境,让人更有效的发挥出他们的能力。总之,我们要深信理性的力量2.人为翻译 2017-06-27 19:53:47 · 1154 阅读 · 0 评论 -
016-状态自尊|管理他人的切入点
很多人最开始认为管理就是管理别人,就是我指挥,你来干。而管理学,也常常被大家认为就是要学点招让别人服管,让别人听话。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希望这周的课能打破这样的一个局。1.状态自尊有学者把自尊定义为一种情绪状态,就是由好的或坏的结果刺激出来的一种感受。这种状态自尊,对于管理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管理他人,最高明的应该是基于每个人 状态自尊 的基础上去建立管理架构。经过翻译 2017-07-06 20:04:56 · 1999 阅读 · 0 评论 -
017-愿望与能力|了解他人的两条线索
1.动机理论今天从了解他人的角度,分享一下这里的基本逻辑。任何人在工作中的业绩表现,都可以归因于两样东西:一,是能力 二是愿望。要想把工作做的出色,这两条缺一不可。暂且不说能力,把愿望这点说说。愿望的背后,有一个核心概念,在管理学上叫动机。马斯洛关于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每个需求都可以成为人们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当一种需求成为人采取某种行为的决定因素的时候,这种需求就是动机。所翻译 2017-07-06 20:27:39 · 983 阅读 · 0 评论 -
018-双因素理论|如何管理80后,90后
1.双因素理论80,90后这一代人 保健因素主导,激励因素缺失。保健因素 -人进入职场,满足衣食住行基本需求,工作环境过得去,人际关系也过得去,这种称为保健因素。另一方面需求,就是自我实现和收到尊重的需求,这是第二类需求。薪资福利是不是搞,职位升迁是不是顺畅,社会上能不能获得面子,这些因素就是激励因素。所以,要带出一个好的团队,不能仅仅靠保健因素,一定要依赖激励因素,使员工对工作产翻译 2017-07-06 20:40:41 · 1199 阅读 · 0 评论 -
019-窄化效应|离职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1.什么是窄化效应窄化效应就是偏好出现了问题,因为他只关注了某一个时刻某一个点的偏好。现实中,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一个窄化效应的人。例如打算戒烟的人,一定是认为吸烟有害健康的人,但是为什么戒不掉呢,因为在复吸的时刻,吸烟这件事,他看的格外重,那一根烟对他的作用格外大。也可以理解 处于 窄化效应的人,体内分泌了一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导致的行为,驱动力,无法控制。2.从离职看窄化效应的发生机制翻译 2017-07-06 20:59:39 · 5699 阅读 · 0 评论 -
005-涟漪效应|破不了的局
之前所讲都是成功破局的故事,可能会误认为所有的局都是可以破掉的,但是,有些局是很难破掉的,特别是,自己做给自己的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有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都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解决问题,又会带来新的问题。所以,管理工作很难一劳永逸。1.涟漪效应分享这样的一个困局:用关系进行管理的困局。“涟漪” 形象的说,就是把一块石头扔进平静的湖里,然后由投入点向外扩散产生的一圈翻译 2017-06-24 10:39:43 · 2022 阅读 · 0 评论 -
022-互惠合作|离职员工的关系网
1.“囚徒困境”的破局之道-互惠原则很多人都知道一个著名的博弈-“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徒被单独关押的时候,虽然他们事先约定好了不检举对方,但实际上由于政策是“先坦白,先从宽”,这个政策诱导会使他们违背自己的诺言,都会选择’招供’这个最坏的结果。其实员工辞职,就是一个囚徒困境的例子,管理者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好,有可能真的成了困境,最后的结果是 双输。一个人选择什么样招法解决问翻译 2017-07-12 20:47:02 · 707 阅读 · 0 评论 -
013达克效应|自视甚高与倾家荡产
1.达克效应:你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优秀什么是达克效应呢?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我感觉良好,无知者无畏,自视甚高。而在学术上,达克效应的定义是: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至少会把自己的能力评价在平均水平以上;能力较高的人,则会倾向于低估自己能力。在我们身边,自视甚高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会产生达克效应呢?这与每个人的评价自己时所选择的基准有关。每个人在自我评价的时候,翻译 2017-06-28 20:20:57 · 2277 阅读 · 0 评论 -
002-资源关系-到底什么是局
到底什么是局呢?局,就是你身边各种资源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状态与关系。什么是资源,?人是资源,物是资源,名声是资源,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总之,你身边的一切其实都是资源。而且,这些资源都和你有关系。人只要想做事,就会有个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当你朝着这个方向行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局里。为什么?因为你什么的所有资源都跟你有了关系。有些资源是支持你的,你可以支配,这些即翻译 2017-06-19 20:50:51 · 1750 阅读 · 0 评论 -
001-破局而出的智慧
宁向东读书笔记管理学讲什么?管理学是一种“破局”的智慧。那什么是管理学的“破局”智慧呢?想法设法的去创造一些工具或手段,让自己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以巧破千金’。管理学的鼻祖-泰勒,就是通过改善效率,在自己能力没那么好的情况下,靠一个杠杆发挥出更大的效能,然后打败了一个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所谓的‘局’就是人和资源之间相互关系。而资源,则翻译 2017-06-19 20:21:56 · 1965 阅读 · 0 评论 -
003-科学管理|伟大的效率破局
1.科学管理的发展过程所谓的科学管理,核心就两条:一,把管理的事情按照作业链条分成若干个程序上的细节;二,把每一个细节的效率提到最高;-例如餐馆的后厨,作业流程被分成 洗菜,切菜,抓码,炒菜等环节,每一个人专门负责一个环节;第二,老板监督每一个环节上的人努力做到标准就能高效。-例如福特汽车,只生产一种车型-T型车,然后把T型车的整个生产过程拆分成84个步骤。-例翻译 2017-06-20 19:13:29 · 1156 阅读 · 0 评论 -
004-识别机会窗口|借势破局
之所以有破局这一说,就是因为我们有目标。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目标,有的人目标小一点,近一点;有的人目标大一点,远一点。但是,无论大小,远近,很多目标光靠我们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达到的。这就需要善于 借势破局,做到事半功倍。管理学上,“势”叫做机会。中国人常讲 顺势而为,就是指要有效的利用和把握机会。三点内容:1,我们为什么必须要借势,2我们如何借势3.我们如何把握趋势。1.我们为什翻译 2017-06-20 19:56:33 · 1433 阅读 · 0 评论 -
014-情绪|第一生产力
情绪是目前人类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管理概念,以前你可能会以为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决策,而决策是靠所谓的理性,但今天我要告诉你的是,情绪才是决策过程中的主角。1.从笛卡尔到达马西奥:人类认知的大反转笛卡尔提出的观念:他把人分成了心理系统和身体系统两个独立的系统。心理系统管思考,身体系统管行动。身体系统不参与思考,只接受心理系统的指挥。其实,对于人的这种认识,本质上是机械主义的,是翻译 2017-07-03 20:34:58 · 1075 阅读 · 0 评论 -
015-认知能量|减少心力的流失
1.认知吝啬:我们本能的节省心力我们从一个概念开始:认知能量。什么是认知能量呢?就是当我们注意到一件事情,对它进行分析,判断,乃至记忆的时候,都是需要花费心力的。人的心力是有限的,所以,才会下意识的节省心力,心理学家创造了一个词 认知吝啬。比如我们坐在汽车里,出去旅行,很多时候虽然眼睛一直看着窗外,但任凭景色随着车移动而向后飘去,我们却“视而不见”,我们不注意这些景色,仿佛他们并不翻译 2017-07-03 20:36:50 · 1707 阅读 · 0 评论 -
021-格局修炼|当骨干前来辞职
1.什么是“格局”格局,曾经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词,中国文字里,“格”,是一个动词,是“认识”的意思。有个词叫”格物致知“,就是认识事物,获得知识的意思。而"局“按照我的定义,就是人和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所以,”格局“这两个字摆在我面前,就是把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都看透的意思。下面由下属辞职引发对格局的看法。试着换位思考,试着去理解。要想的是: 他为什么会辞职?还能不能逆转?只有换位思考才能看的翻译 2017-07-12 20:45:17 · 1057 阅读 · 0 评论 -
023-公平感|领导者的内功
管理学的一个基础观念就是‘公平’,。只有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组织才有建立好文化和好制度的可能性,大家才会真心相信领导者所说的话,成员才能从根子上稳定。而这一切的核心:管理者有没有格局,在于他自己是否真正认识到了公平。公平体现在方方面面,收益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包括晋升等问题。翻译 2017-09-30 10:30:08 · 67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