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ui的layer第一次加载为空白页面,第二次打开才能正常显示内容

博客内容描述了在使用layui的layer组件时遇到的问题,即首次点击打开layer窗口显示为空白页,第二次才能正常显示。问题原因可能是layer重新请求样式导致加载延迟。解决方法是避免作为layui模块使用,改为单独下载并引入layer组件,确保layer的引入顺序在layui之前,以防止两者冲突导致失效。

在页面设置了一个点击事件,点击后弹出layer窗口

第一次点击预览

加载出来的是的一个空页面,去看了也网络请求,如果是使用layui下的模块的话,会重新去请求layer的js和css

猜测重新去请求样式,导致加载不及时,所以第一次打开的时候,内容没有被加载出来,第二次打开的时候因为有了缓存,所以能正常显示内容。

我的解决办法是既然要重新去请求,那直接放到页面上就不会重新去请求了。所以不使用作为layui下的模块的layer,而是单独去下载作为单独组件的layer,单独引入layer组件。

如果还需要layui,就要单独引入,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如果需要同时引入layui和layer两个文件的话需要将layer放到layui的上面,如果layui在上面,那么就会出现问题,两个文件都会失效。

<think>我们要在layui中使用layer弹层组件打开一个窗口,并让窗口大小自适应内容。 在layer中,我们可以使用`type: 2`来打开一个iframe窗口,然后通过设置`area: ['auto', 'auto']`来让宽度和高度自适应。 但是,自适应内容通常指的是根据加载内容(比如一个页面)来动态调整弹窗的大小。然而,layer默认会自动调整大小以适应内容,因为内容是在iframe中加载的,而iframe的大小是固定的。 为了实现自适应,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在打开弹窗时,设置具体的宽高(使用`auto`),这样初始时弹窗会根据内容调整一次大小(但可能只适应初始内容)。 2. 但是,如果内容动态变化(比如异步加载数据后内容区域变大),我们需要在内容变化后重新调整弹窗的大小。 然而,layer并没有提供自动调整的机制,所以我们需要在内容加载完成后,或者内容发生变化时,主动调用layer的`resize`方法。 具体做法: - 在父页面打开弹窗的页面)中,我们使用layer.open打开一个iframe窗口。 - 在子页面(iframe中加载页面)中,当内容加载完成或者内容发生变化时,通过调用父页面layer对象来调整弹窗大小。 但是,由于跨域问题,如果子页面与父页面同源,则无法直接调用父页面的方法。这里我们假设是同源的情况。 步骤: 1. 在父页面打开弹窗: ```javascript layer.open({ type: 2, title: '自适应窗口', area: ['auto', 'auto'], // 宽度和高度都自适应 content: '子页面URL', success: function(layero, index) { // 这里可以获取到弹窗的iframe元素 var iframe = layero.find('iframe')[0]; // 我们可以将弹窗的index存储到iframe的window对象中,以便子页面调用 iframe.contentWindow.layerIndex = index; } }); ``` 2. 在子页面中,当需要调整父页面弹窗大小时(比如在页面加载完成时,或者内容变化时),调用: ```javascript // 在子页面中 var index = parent.layer.getFrameIndex(window.name); // 先获取当前iframe的索引 parent.layer.iframeAuto(index); // 调用该方法让弹窗自适应内容高度 // 或者使用 // parent.layer.resize(index); // 但resize需要指定宽高,而iframeAuto可以自动计算 ``` 但是,我们也可以使用另一种方式:在父页面打开弹窗时,设置`area: ['auto', 'auto']`,然后子页面加载完成后,通过`parent.layer.iframeAuto(index)`来自适应。 注意:`layer.iframeAuto(index)`是layer的一个方法,用于让指定iframe层的弹窗自适应内部内容的高度(宽度一般需要设置,或者保持自适应,但宽度自适应可能太稳定,因为宽度通常需要根据布局设置)。 然而,在layui中,我们通常这样使用: 父页面代码示例: ```javascript layui.use('layer', function(){ var layer = layui.layer; layer.open({ type: 2, title: '自适应窗口', area: ['auto', 'auto'], // 也可以设置宽度,比如'800px',高度自适应 content: 'child.html', success: function(layero, index){ // 这里我们需要额外操作,因为子页面会自己调整 } }); }); ``` 子页面(child.html)中,在页面加载完成后执行: ```javascript layui.use(['layer'], function(){ var layer = layui.layer; // 注意:在子页面中,我们使用parent的layer对象 var index = parent.layer.getFrameIndex(window.name); // 让父层弹窗自适应 parent.layer.iframeAuto(index); // 如果内容高度变化,可以在变化后再次调用 }); ``` 但是,如果子页面内容是固定高度,比如有图片加载或者异步数据导致高度变化,我们需要在高度变化后再次调用`parent.layer.iframeAuto(index);`。 另外,我们也可以监听子页面的窗口大小变化,但是更常见的是在触发高度变化的事件中手动调用。 总结: 1. 在父页面打开弹窗时,设置area为['auto', 'auto'],这样初始时layer会根据iframe的初始内容调整。 2. 在子页面中,当内容加载完成(比如在$(document).ready()或layui.use回调中)调用`parent.layer.iframeAuto(index);`来调整一次。 3. 如果子页面内容动态变化,需要在变化后(比如ajax回调中,或者图片加载完成后)再次调用`parent.layer.iframeAuto(index);`。 注意:`iframeAuto`方法会重新设置弹窗的高度为子页面的文档高度,宽度则会改变(如果设置了宽度,或者保持自适应宽度,但自适应宽度可能够智能,所以通常我们设置宽度为固定值,高度自适应)。 如果希望宽度也自适应,那么可以这样: ```javascript parent.layer.style(index, { width: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Width, // 或者使用子页面文档的宽度 height: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Height }); ``` 但是,这样可能会超出屏幕,所以通常高度自适应,宽度设置为固定值或者屏幕的一定比例。 因此,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只设置高度自适应,宽度固定。 修改父页面代码,设置宽度为固定值(比如'800px'),高度自适应: ```javascript layer.open({ type: 2, title: '自适应窗口', area: ['800px', 'auto'], // 宽度800px,高度自适应 content: 'child.html' }); ``` 然后在子页面中,只需要调整高度: ```javascript parent.layer.iframeAuto(index); // 这个方法只调整高度 ``` 这样更常见。 所以,完整的例子如下: 父页面(index.html): ```html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父页面</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layui/css/layui.css"> <script src="layui/layui.js"></script> </head> <body> <button id="btn">打开窗口</button> <script> layui.use(['layer', 'jquery'], function(){ var layer = layui.layer; var $ = layui.$; $('#btn').click(function(){ layer.open({ type: 2, title: '自适应窗口', area: ['800px', 'auto'], // 宽度800px,高度自适应 content: 'child.html', success: function(layero, index){ // 成功打开后的回调 } }); }); }); </script> </body> </html> ``` 子页面(child.html): ```html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子页面</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layui/css/layui.css"> <script src="layui/layui.js"></script> </head> <body> <div class="layui-container"> <div class="layui-row"> <div class="layui-col-md12"> <!-- 这里的内容可能会动态变化 --> <h1>我是子页面内容</h1> <p>这是一些内容...</p> </div> </div> </div> <script> layui.use(['layer'], function(){ var layer = layui.layer; // 获取当前iframe的索引 var index = parent.layer.getFrameIndex(window.name); // 页面加载完成后调整父窗口大小 parent.layer.iframeAuto(index); // 如果内容有异步加载,可以在异步加载完成后再次调用 // 例如: // setTimeout(function(){ // // 模拟异步加载 // $('body').append('<div>新内容</div>'); // parent.layer.iframeAuto(index); // }, 2000); }); </script> </body> </html> ``` 注意:在子页面中,我们使用了`parent.layer.getFrameIndex(window.name)`来获取父页面中当前弹窗的索引,然后调用`parent.layer.iframeAuto(index)`来调整弹窗高度。 这样,当子页面加载完成后,弹窗的高度就会自适应子页面内容高度了。 如果子页面内容有动态变化,需要在变化后再次调用`parent.layer.iframeAuto(index);`。 另外,如果子页面中有图片等异步加载的元素,可能会在加载完成后改变文档高度,我们可以在图片的onload事件中再次调用调整高度的方法。 例如: ```javascript $('img').on('load', function() { parent.layer.iframeAuto(index); }); ``` 或者使用MutationObserver监听DOM变化,但这样可能会频繁触发,需要谨慎。 通常,我们可以在异步操作(如ajax请求)完成后,手动调用一次调整高度的方法。 最后,注意:在子页面中,如果使用了layui的模块,要确保layui的路径正确,否则可能无法使用layer模块。 以上就是在layui中使用layer打开一个自适应内容大小的窗口的方法。</think>在 Layui 中使用 Layer 组件实现窗口内容自适应,关键在于使用 `layer.open()` 的 `area: 'auto'` 参数并结合 `iframeAuto` 方法。以下是完整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代码 ```html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自适应弹窗示例</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https://cdn.jsdelivr.net/npm/layui@2.9.6/dist/css/layui.css">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layui@2.9.6/dist/layui.js"></script> </head> <body> <button class="layui-btn" id="openBtn">打开自适应窗口</button> <script> layui.use(['layer', 'jquery'], function() { var layer = layui.layer; var $ = layui.$; // 打开弹窗按钮事件 $('#openBtn').click(function() { layer.open({ type: 2, // iframe类型 title: '自适应内容窗口', area: ['auto', 'auto'], // 宽高自适应 maxmin: true, // 显示最大化/最小化按钮 content: 'content.html', // 子页面URL success: function(layero, index) { // 成功打开后绑定自适应函数 var iframe = layero.find('iframe')[0]; iframe.onload = function() { layer.iframeAuto(index); // 内容加载后自动调整大小 }; }, resize: false // 禁止用户手动调整大小 }); }); }); </script> </body> </html> ``` ### 子页面示例 (content.html) ```html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动态内容</title> <style> .content-box { padding: 20px; width: 500px; /* 内容宽度 */ }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content-box"> <h2>自适应内容区域</h2> <p>当内容变化时,窗口会自动调整大小:</p> <button onclick="addContent()">添加内容</button> <div id="dynamicContent"></div> </div> <script> // 动态添加内容 function addContent() { var newElem = document.createElement('p'); newElem.textContent = '新添加的内容 - ' + new Date().toLocaleTimeString(); document.getElementById('dynamicContent').appendChild(newElem); // 通知父窗口调整大小 parent.layer.iframeAuto(parent.layer.getFrameIndex(window.name)); } </script> </body> </html> ``` ### 关键代码解释 1. **核心参数配置**: ```javascript area: ['auto', 'auto'], // 关键:宽高自适应 maxmin: true, // 允许最大化/最小化 resize: false // 禁止手动调整(保持自动) ``` 2. **自适应触发机制**: ```javascript success: function(layero, index) { var iframe = layero.find('iframe')[0]; iframe.onload = function() { layer.iframeAuto(index); // 首次加载后自适应 }; } ``` 3. **动态内容调整**(子页面中): ```javascript // 内容变化后调用 parent.layer.iframeAuto(parent.layer.getFrameIndex(window.name)); ``` ### 注意事项 1. **内容宽度限制**:子页面内容需有明确宽度(如示例中的 `500px`),否则宽度自适应可能失效 2. **跨域限制**:父子页面需同源,否则无法互相调用方法 3. **性能优化**:频繁更新内容时建议添加防抖机制 4. **弹窗层级**:多个弹窗时需确保当前窗口索引正确 ### 扩展场景处理 - **异步加载内容**:在 AJAX 请求完成后调用 `parent.layer.iframeAuto()` - **图片自适应**:在图片 `onload` 事件中触发调整 - **响应式设计**:使用 CSS 媒体查询确保内容同尺寸下正常显示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