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vimrc心得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使用 Vim 编辑器过程中的配置经验与技巧,包括中文支持、配色方案的选择以及实现类似 Eclipse 的移动行功能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引文地址:http://www.hijff.com/outer/vim/vimrc-experience

我玩vim断断续续有1年了吧,自3个月前下决心根除windows后,就一直坚持用VIM编辑everything(使自己没有找借口的机会,硬是把ubuntu下其他所有文本编辑器给卸载了)。渐渐的,我把VIM打造成一样兼文本编辑器、LaTex编辑器、Web编辑器、bash IDE、ruby IDE于一身的万能武器(曾经尝试用vjde来打造Java IDE,感觉杀鸡用牛刀,最后仅保留其编辑功能)。对于那些vim老鸟,我完全还是雏鸟一只,雏鸟能做的,无非是学老鸟的把式…

这两天,正巧在整理几个月玩下来的vimrc配置,就留一遍日志吧,以后也能参考。我的vimrc配置参考Amirr的被称为“最强大的vimrc”,这份vimrc配置的书写十分明晰,注释得非常详细,好些老鸟的vimrc也是从这里起步的。初学者,尤其是刚接触,通读一遍绝对受益匪浅。因为有太多有用的内容可以从Amirr的vimrc学习到,因此我只分享编辑时的一些小心得:

  • 中文支持

    开始配置时,考虑到Amir本人并不使用英语以外的语言(猜测),因此,这份vimrc没有配置中文支持。根据一些老鸟vimrc的参考选择了如下代码支持中文。但在我的zsh下,用vim打开的中文状态栏却显示乱码。于是我把set fileencoding=chinese注释了,又正常了,可能和bash的编码有关吧。

    if has("multi_byte")
    set encoding=utf-8
    "set fileencoding=chinese
    set fileencodings=ucs-bom,utf-8,chinese
    endif

  • colorsceme

    配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配置,因为程序员一般每天有7个小时以上坐在电脑前,心理学家指出颜色会影响人工作生活的情绪,因此对于我们经常用的编辑器理所当然需要”抗疲劳”的颜色搭配。当然,每个人对于颜色的敏感程度不同,对于配色,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凡涉及到颜色的搭配,我想不是所有人都有艺术家的天份,不过,我们至少都有艺术家的直觉。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网站上有一张VimColorSchemeTest,方案十分多,一定会有中意的。当然,很多vimer也会选择自定义,反正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偏向于暗底亮字,底色和字体的对比度不是太高。最后,出于对Mac下的textmate的仰慕,选择了一款名为vividchalk,看上去还不错:)。
    VIM-colortest
    字体上,我使用monospace,原来用monaco(mac字体的跨平台版),可惜对中文支持不好,放弃了。
    相关vimrc代码如下:

    set gfn=Monospace/ 10
    if has("gui_running")
    colorscheme vividchalk
    endif

  • eclipse的移动行

    用过eclipse的朋友一定对它的移动行功能倍感亲切吧(感谢滇狐的vimrc),VIM能实现一样的效果。代码如下
    nmap :move .+1
    nmap :move .-2
    imap :move .+1
    imap :move .-2
    vmap :move ‘>+1gv
    vmap :move ‘< -2gv

正如标题一个”略”字,更多的内容需要你自己去探索,附上自己的vimrc,以作备份。

相关日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