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hashMap

 

1hashmap的数据结构 

      要知道hashmap是什么,首先要搞清楚它的数据结构,在java编程语言中,最基本的结构就是两种,一个是数组,另外一个是模拟指针(引用),所有的数据结构都可以用这两个基本结构来构造的,hashmap也不例外。HashMap实际上是一个数组和链表的结合体(在数据结构中,一般称之为链表散列)。当我们在创建一个hashMap时,就会初始化一个数组,如下代码

 

/* The table, resized as necessary. Length MUST Always be a power of two.
     *  FIXME 这里需要注意这句话,至于原因后面会讲到
     */
    transient Entry[] table;

 

static class Entry<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final K key;
        V value;
        final int hash;
        Entry<K,V> next;
..........
}

 而大家看Entry<K,V> next; 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链表结构产生了。

2hash算法

      我们可以看到在hashmap中要找到某个元素,需要根据keyhash值来求得对应数组中的位置。如何计算这个位置就是hash算法。前面说过hashmap的数据结构是数组和链表的结合,所以我们当然希望这个hashmap里面的元素位置尽量的分布均匀些,尽量使得每个位置上的元素数量只有一个,那么当我们用hash算法求得这个位置的时候,马上就可以知道对应位置的元素就是我们要的,而不用再去遍历链表。HashMap并不是直接将对象的hashcode作为哈希值的,而是要把keyhashcode作一些运算以得到最终的哈希值,并且得到的哈希值也不是在数组中的位置。java中是这么实现的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return h & (length-1);
    }
 这句 看上去很简单,其实比较有玄机。比如数组的长度是24次方,那么hashcode就会和24次方-1运算。其实际上为了减少hascode在运算时出现在同一位置的机率。

3keyhashcodeequals方法改写

我们看get方法的过程:首先计算keyhashcode,找到数组中对应位置的某一元素,然后通过keyequals方法在对应位置的链表中找到需要的元素。所以,hashcodeequals方法对于找到对应元素是两个关键方法。

      Hashmapkey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对象,例如User这种对象,为了保证两个具有相同属性的userhashcode相同,我们就需要改写hashcode方法,比方把hashcode值的计算与User对象的id关联起来,那么只要user对象拥有相同id,那么他们的hashcode也能保持一致了,这样就可以找到在hashmap数组中的位置了。如果这个位置上有多个元素,还需要用keyequals方法在对应位置的链表中找到需要的元素,所以只改写了hashcode方法是不够的,equals方法也是需要改写滴~当然啦,按正常思维逻辑,equals方法一般都会根据实际的业务内容来定义,例如根据user对象的id来判断两个user是否相等。

4正确的使用HashMap

A:不要在并发场景中使用HashMap

         HashMap是线程不安全的,如果被多个线程共享的操作,将会引发不可预知的问题,据sun的说法,在扩容时,会引起链表的闭环,在get元素时,就会无限循环,后果是cpu100%

B:如果数据大小是固定的,那么最好给HashMap设定一个合理的容量值

        根据上面的分析,HashMap的初始默认容量是16,默认加载因子是0.75,也就是说,如果采用HashMap的默认构造函数,当增加数据时,数据实际容量超过10*0.75=12时,HashMap就扩容,扩容带来一系列的运算,新建一个是原来容量2倍的数组,对原有元素全部重新哈希,如果你的数据有几千几万个,而用默认的HashMap构造函数,那结果是非常悲剧的,因为HashMap不断扩容,不断哈希,在使用HashMap的场景里,不会是多个线程共享一个HashMap,除非对HashMap包装并同步,由此产生的内存开销和cpu开销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致命的。比如说,我们有1000个元素new HashMap(1000), 但是理论上来讲new HashMap(1024)更合适,不过上面annegu已经说过,即使是1000hashmap也自动会将其设置为1024 但是new HashMap(1024)还不是更合适的,因为0.75*1000 < 1000, 也就是说为了让0.75 * size > 1000, 我们必须这样new HashMap(2048)才最合适,既考虑了&的问题,也避免了resize的问题。

C:选择高效的遍历方式

Iterator iter = map.entrySet().iterator();
 Iterator iter = map.keySet().iterator(); 
 上面的代码比下面的更高效。  

 

 

### 前端面试常见问题总结 #### 生命周期钩子函数 Vue.js 的生命周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定义了 Vue 实例从创建到销毁的过程。以下是两个主要的生命周期钩子函数: - **beforeCreate**:在 Vue 实例初始化完成后触发,在此阶段可以访问到事件和属性,但无法访问 `data` 和 `methods`[^2]。 - **created**:在此阶段,Vue 实例已经完全初始化,可以访问数据和方法[^2]。 #### HTTP 协议与 HTTPS 差异 HTTP 是一种明文传输协议,而 HTTPS 使用 SSL/TLS 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HTTPS 结合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方式,确保通信双方的身份验证以及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3]。 #### JavaScript 经典问题——闭包与作用域链 JavaScript 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是关于 `for` 循环中的定时器行为。例如以下代码片段展示了变量提升和作用域链的概念: ```javascript for (var i = 0; i < 5; i++) {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i); }, 1000); } console.log('a'); ``` 在这个例子中,所有的回调函数共享同一个全局作用域下的 `i` 变量,因此最终输出的结果将是五次打印数字 `5` 而不是依次递增的数值[^3]。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引入立即执行函数表达式(IIFE),如下所示: ```javascript for (var i = 0; i < 5; i++) { (function(j) {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j); }, 1000); })(i); } console.log('a'); ``` 通过这种方式,每次迭代都创建了一个新的局部作用域,从而解决了变量捕获的问题。 #### 面试准备建议 为了更好地应对前端开发岗位的技术面试,应该充分准备好常见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实践内容。这不仅限于编程技能本身还包括项目经验和个人能力展示等方面。记住,“面试就像一场考试”,长时间未复习可能导致临场发挥不佳;因此务必认真对待每一次求职机会并做好充足准备工作[^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