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局部描述符
文章目录
- SIFT特征匹配简介及原理
- SIFT特征匹配处理及Harris特征提取
- 可视化接连的图片
- 环境配置问题及解决办法
1.SIFT特征匹配简介及原理
SIFT的全称是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由加拿大教授David G.Lowe提出的。SIFT特征对旋转、尺度缩放、亮度变化等保持不变性,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局部特征。
sift特征检测的四个主要步骤:
- 尺度空间的极值检测
- 特征点定位
- 特征方向赋值
- 特种点描述
接下来的将从这四个方面逐一介绍sift特征检测的原理。
1.1 尺度空间和极值检测
- 高斯尺度空间
通过高斯函数进行卷积运算可以对图像进行模糊处理,用模糊程度来模拟物体由远到近的过程。
通过不同的高斯核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模糊图像,一副图像的高斯尺寸空间可以由不同的高斯卷积得到:
L ( x , y , σ ) = G ( x , y , σ ) ∗ I ( x , y ) L(x,y,σ)=G(x,y,σ)∗I(x,y) L(x,y,σ)=G(x,y,σ)∗I(x,y)
其中, G ( x , y , σ ) G(x,y,σ) G(x,y,σ)是高斯核函数,其中σ代表尺度空间因子,是高斯正态分布的标准差,反应了被模糊的程度,其值越大,模糊程度越高,尺度也就越大。 L ( x , y , σ ) L(x,y,σ) L(x,y,σ)即代表高斯尺度空间,构建好后就可以检测出在不同尺度下的特征点。特征点的检测可以使用LoG算子,但是LoG的运算量过于大,通常使用的DoG,即差分高斯。
D ( x , y , σ ) = [ G ( x , y , k σ ) − G ( x , y , σ ) ] ∗ I ( x , y ) = L ( x , y , k σ ) − L ( x , y , σ ) D(x,y,σ)=[G(x,y,kσ)−G(x,y,σ)]∗I(x,y)=L(x,y,kσ)−L(x,y,σ) D(x,y,σ)=[G(x,y,kσ)−G(x,y,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