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本AnyChat已经内置视频呼叫(VideoCall)业务逻辑,简化应用层开发工作量,下面详细讲解视频呼叫业务逻辑:
一、视频呼叫业务逻辑概述
视频呼叫业务逻辑主要实现两个终端(PC、手机、Pad等)之间的通话请求流程控制,包括请求(Request)、回复(Reply)、开始(Start)以及结束(Finish)等过程,可以形象理解为打电话的流程:拨号、等待、通话、挂断。
二、视频呼叫业务逻辑流程图
三、视频呼叫业务逻辑API接口
客户端新增回调函数: 客户端新增API接口: 服务器新增回调函数 服务器新增API接口: 常量定义 四、其它
1、客户端API( BRAC_VideoCallControl )和回调函数( BRAC_VideoCallEvent_CallBack )中的dwUserId均为对方(被呼叫方)的用户ID;2、被呼叫方拒绝通话时,发送回复(Reply)指令,dwErrorCode=100104;
3、被呼叫方同意通话时,发送回复(Reply)指令,dwErrorCode=0,然后服务器会向双方发送通话开始(Start)指令,dwParam=RoomId,房间号由核心服务器自动分配;
4、结束通话时,任何一方(包括业务服务器)均可以发送结束(Finish)指令,然后服务器会向双方发送通话结束(Finish)指令;
5、业务服务器可干预呼叫流程:在 BRAS_OnVideoCallEvent_CallBack 收到呼叫请求指令后,返回0表示允许呼叫,否则为出错代码,不允许呼叫;在会话过程中可以发送结束(Finish)指令,强制挂断指定用户的通话;
6、API接口中的dwParam(整型)、lpUserStr(字符串)均为用户自定义用途;
7、一个用户同时只能发起一路呼叫请求,也同时只能被一个用户呼叫;
8、视频呼叫业务流程可以脱离业务服务器,由核心服务器独立支撑,可以不需要在服务器端进行二次开发。
一、视频呼叫业务逻辑概述
视频呼叫业务逻辑主要实现两个终端(PC、手机、Pad等)之间的通话请求流程控制,包括请求(Request)、回复(Reply)、开始(Start)以及结束(Finish)等过程,可以形象理解为打电话的流程:拨号、等待、通话、挂断。
二、视频呼叫业务逻辑流程图

三、视频呼叫业务逻辑API接口
客户端新增回调函数: 客户端新增API接口: 服务器新增回调函数 服务器新增API接口: 常量定义 四、其它
1、客户端API( BRAC_VideoCallControl )和回调函数( BRAC_VideoCallEvent_CallBack )中的dwUserId均为对方(被呼叫方)的用户ID;2、被呼叫方拒绝通话时,发送回复(Reply)指令,dwErrorCode=100104;
3、被呼叫方同意通话时,发送回复(Reply)指令,dwErrorCode=0,然后服务器会向双方发送通话开始(Start)指令,dwParam=RoomId,房间号由核心服务器自动分配;
4、结束通话时,任何一方(包括业务服务器)均可以发送结束(Finish)指令,然后服务器会向双方发送通话结束(Finish)指令;
5、业务服务器可干预呼叫流程:在 BRAS_OnVideoCallEvent_CallBack 收到呼叫请求指令后,返回0表示允许呼叫,否则为出错代码,不允许呼叫;在会话过程中可以发送结束(Finish)指令,强制挂断指定用户的通话;
6、API接口中的dwParam(整型)、lpUserStr(字符串)均为用户自定义用途;
7、一个用户同时只能发起一路呼叫请求,也同时只能被一个用户呼叫;
8、视频呼叫业务流程可以脱离业务服务器,由核心服务器独立支撑,可以不需要在服务器端进行二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