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层通信技术解析
1. 应用层架构概述
在物联网领域,应用层不仅承担着会话和表示功能,还具备管理不同会话以及实现加密和认证机制的能力。大多数物联网应用层协议都提供会话管理功能,而应用层特定的功能通常由其他机制来实现,这些机制会对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流量进行编码。这与网页流量传输类似,网页流量依靠 HTTP 进行会话管理,依靠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对应用数据进行编码。
在会话管理方面,有两种常见的拓扑结构:请求/响应和发布/订阅。
- 请求/响应模型 :也称为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应用程序作为客户端,设备(传感器或执行器)作为服务器。客户端通常请求传感器数据或发送执行命令,服务器则通过传输传感器读数或执行确认来响应。该模型基于同步轮询,即每个请求都会有一个响应。
- 发布/订阅模型 :依赖于一个中央代理,该代理负责在应用程序和设备之间对消息进行排队和传递。首先,应用程序订阅设备支持的特定主题。然后,设备通过将设备消息发送给代理来发布这些消息。代理存储这些消息,并通过通知将其转发给感兴趣的应用程序。这种模型基于对设备的异步观察,不需要轮询。其优点是可以改善延迟和网络利用率,但需要使用一个代理,而代理可能成为单点故障。
下面是这两种模型的 mermaid 流程图:
graph LR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A(应用程序):::process -->|请求| B(设备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0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