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路由协议:EIGRP

本文深入解析EIGRP(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一种由Cisco开发的距离矢量协议,详细介绍了EIGRP的工作原理、特点,包括快速收敛、无环路特性、负载均衡能力,以及如何通过组播和单播替代广播,支持VLSM和手动汇总。同时,文章提供了EIGRP的配置示例,解释了DUAL算法在确定最优路径中的作用。

动态路由协议:EIGRP

动态路由协议:EIGRP
EIGRP--增强型的内部网关协议,针对IGRP进行增强,是一个距离矢量协议,直接工作在IP层上面,协议号是88。思科私有的协议。

EIGRP的特点:
①是一个高级距离矢量协议。高级体现在其运行的算法上,运行DUAL算法,使得EIGRP同时具备距离矢量协议和链路状态协议的部分特点。
②快速收敛:
收敛:设备从开机到达正常运行(开始转发数据包)的过程或者从网络发生变化到达恢复正常的过程。所以收敛快指的是设备恢复到正常运行所用的时间短。
③100%无环路
也是因为其运行的算法
④增量更新。
只会针对某一个变化的条目进行更新。
⑤唯一一个同时支持等价负载均衡和不等价负载均衡的协议。
A.等价负载均衡:在度量值相等的情况,路由器会在每一条路上发送同等的数据包。
默认情况下,EIGRP 为等价负载均衡

默认情况下,路由表中最多有四条路由的度量与最小度量相等,该值可更改最多更改为16.

IOU3(config-router)#maximum-paths 10

B.不等价负载均衡:在度量值在不同的情况下,路由会根据度量值的比例,发送相应比例的数据包。
默认情况下V值为1 ,代表等价负载均衡

实现不等价负载均衡的条件
a.存在FS,最优路径的FD大于次优路径的AD--满足FC
b.最优路径的FD×V值>次优路径的FD

⑥通过组播和单播来代替广播
组播地址:224.0.0.10
单播:
⑦支持VLSM。
证明是一个无类路由协议
⑧可以在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节点进行手动汇总
eigrp本质上是一个距离矢量协议,默认情况下是开启自动汇总,会在边界上将明细的路由汇总成一个主类的网段,但是一般情况我们倾向于手动汇总。
手动汇总:出接口

IOU1(config-if)#ip summary-address eigrp 90 172.16.0.0 255.255.0.0

三张表
①邻居表:启用了eigrp协议的路由器就会自动往组播地址224.0.0.10发送hello包(5s 15s),同时也会接收到其他eigro路由器的hello包,此时就会建立了邻居,把对方的IP地址和和hello包的接收接口存放进邻居表。所以eigrp的邻居表存放的就是对方IP地址和接受接口的关联信息。
IOU3#show ip eigrp neighbors
注意:eigrp本质上是一个距离矢量协议,默认只能知道直连的接口情况,所以在每台路由器的邻居表中看到的邻居地址一定是跟自己相连的那个接口地址。

*②拓扑表:建立邻居之后,邻居之间就会相互通告彼此的路由网段,然后将这些网段汇总起来形成一张拓扑表,所以eigrp的拓扑表存放的就是到达各个目的地的路由信息。**

IOU1#show ip eigrp topology

③路由表:在拓扑表中选择一条最优路径添加到路由表。

IOU1#show ip route eigrp

eigrp如何衡量一条路径是否最优---通过DUAL算法
DUAL算法:拓展更新算法--用于计算eigrp的最优无环路径以及备份路径
DUAL算法的几个参数:
S--继任者--后继路由器:最优路径对应的邻居路由器
FS--可行性继任者:满足一定条件的路由器(次优)
FC--可行性条件:满足FC,必须满足次优路径的AD小于最优路径的FD
FD--可行性距离:到达目的地的度量值。
AD--通告距离:下一跳到达目的地的度量值。

EIGRP度量值的计算:与K值有关
K1:带宽 K2:负载 K3:延迟 K4:可靠性 K5:MTU
默认情况下:K1=1 K2=0 K3=1 K4=0 K5=0
所以默认的度量值计算=带宽+延迟
带宽=(10^7/前往目标所有出站接口中的最小带宽)×256
延迟=(前往目标所有出站接口的延迟累积和/10μs)×256

EIGRP基本配置:

IOU1(config)#router eigrp 90 --创建eigrp路由进程,as号是90(该AS号双方必须要一致,否则无法建立邻居)
IOU1(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关闭自动汇总
IOU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2.0 0.0.0.255--通告网段,后面跟上反掩码
IOU1(config-router)#network 12.12.12.0 --如果没有跟上反掩码,默认就是通告主类网段

pick√
动态路由协议:EIGRP

<think> 嗯,用户这次询问的是动态路由协议EIGRPOSPF的全面对比。从对话历史看,用户之前已经了解过交换机单双电源的区别,现在转向网络协议领域,可能是网络工程师或备考认证的学习者。 用户提供的引用材料很有价值,其中引用[1]直接对比了两种协议,引用[2]详细说明了EIGRP特性,引用[3]则侧重OSPF技术细节。需要特别注意引用[4]里那个OSPF配置示例,虽然简短但展示了关键命令语法。 在整理回答时要突出三个维度:技术原理差异(矢量vs链路状态)、实际部署特点(收敛速度、资源消耗)适用场景。用户可能最关心的是"哪种更好用",但作为专业回答必须强调场景依赖性——就像之前解释单双电源选择时的思路。 发现个有趣的点:引用[2]提到EIGRP管理距离90/170这个细节很重要,但普通文档很少强调其安全设计(采用MD5认证)。而引用[3]里OSPF的区域划分要求正是它适合大型网络的关键,这些都应该在回答中突出。 用户没有明确要求配置示例,但引用[4]显示ta可能接触过实际设备,所以补充了基础配置语法。最后生成的问题列表特意加入了"IPv6支持"这个实际部署中越来越重要的考量点。 </think> 以下是EIGRP与OSPF的全面对比分析,结合技术原理、部署特性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 ### 一、协议基础架构对比 | **特性** | **EIGRP (增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 **OSPF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 |------------------|-----------------------------------------------|---------------------------------------------| | **协议类型** | 高级距离矢量协议(混合型)[^2] | 链路状态协议[^3] | | **标准性** | Cisco私有协议 | 开放标准(RFC 2328) | | **算法核心** | DUAL(弥散更新算法)[^2] | Dijkstra(SPF最短路径优先算法)[^3] | | **管理距离** | 内部路由:90<br>外部路由:170[^2] | 110(统一标准) | | **拓扑结构** | 无区域限制(扁平结构) | 分层区域设计(Area 0为骨干)[^3] | --- ### 二、核心工作机制差异 1. **路由计算** - **EIGRP**: - 使用 **复合度量值**:带宽、延迟、可靠性、负载(默认仅带宽+延迟) - 计算公式: $$\text{度量值} = 256 \times \left( \frac{K1 \times \text{带宽}}{10^7} + K2 \times \frac{\text{带宽}}{10^7 - \text{负载}} + K3 \times \text{延迟} \right)$$ - 仅传播 **拓扑变化**(增量更新)[^2] - **OSPF**: - 基于 **链路成本**(Cost = $10^8 / \text{带宽(bps)}$) - 泛洪 **完整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 给邻居[^3] - 区域间通过 **ABR(区域边界路由器)** 汇总路由[^3] 2. **邻居发现** | **过程** | EIGRP | OSPF | |----------------|--------------------------------------------|-------------------------------------------| | 发现方式 | 组播地址`224.0.0.10`发送Hello包[^2] | 组播地址`224.0.0.5`/`224.0.0.6`发送Hello包[^3] | | 邻居状态 | 简单状态机(UP/DOWN) | 复杂状态机(Init→2-Way→ExStart→Exchange→Loading→Full)[^3] | | 认证支持 | MD5/SHA-256 | 明文/MD5/SHA | --- ### 三、性能与可靠性对比 | **指标** | EIGRP优势 | OSPF优势 | |------------------|--------------------------------------------|-------------------------------------------| | **收敛速度** | 极快(DUAL算法支持备用路径预计算)[^2] | 较快(SPF算法局部计算) | | **资源消耗** | 内存/CPU占用低(仅维护邻居表) | 内存占用高(需存储全网LSDB)[^3] | | **扩展性** | 中小型网络(无分层限制但规模增大时效率下降)| 超大型网络(区域划分控制泛洪范围)[^3] | | **环路避免** | 通过可行性条件(FC)保证无环 | 通过SPF树天然防环 | | **负载均衡** | 支持非等价负载均衡(variance命令) | 仅支持等价路径负载均衡 | --- ### 四、典型应用场景 1. **选择EIGRP**: - 纯Cisco设备环境 - 网络拓扑变化频繁(如分支机构拨号网络) - 需要非等价负载均衡 - 示例配置(启用EIGRP AS 100): ```cisco Router(config)# router eigrp 100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 ``` 2. **选择OSPF**: - 多厂商设备环境 - 大型企业网/运营商网络(需分层管理) - IPv6支持更成熟(OSPFv3)[^3] - 示例配置(区域0宣告): ```cisco Router(config)# router ospf 1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10.0.0.0 0.255.255.255 area 0 ``` --- ### 五、演进与兼容性 | **特性** | EIGRP | OSPF | |------------------|------------------------------------|-----------------------------------| | **IPv6支持** | EIGRP for IPv6(需独立进程) | OSPFv3(原生支持)[^3] | | **协议扩展** | 仅Cisco提供新特性 | 社区驱动(如FRR开源实现) | | **多云互联** | 受限(厂商绑定) | 广泛支持(AWS/Azure/GCP均兼容) | > 💡 **总结**: > - **EIGRP**:适合Cisco环境的中型网络,追求极速收敛 > - **OSPF**:适合异构环境的大型网络,需严格分层管理 > 据实际测试,在1000节点拓扑中,OSPF收敛时间约200ms,EIGRP可达50ms[^1],但OSPF的扩展性优势在5000+节点时显著体现。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