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模型工程中第三届UML研讨会要点解析
1. 动机与目标
1.1 MDA概述
模型驱动架构(MDA)是对象管理组织(OMG)发起的一项倡议,旨在将业务功能规范与该功能在特定中间件技术平台(如CORBA、C#/DotNet、Java/EJB、XML/SOAP)上的实现分离。这种方法有望在信息系统和软件工程领域发挥关键作用。MDA基于平台特定模型(PSMs)与平台独立模型(PIMs)的分离,为信息集成和工具互操作提供基本技术框架。低粒度、高抽象的模型将代表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功能和非功能方面。从长远来看,商业工具将实现定义明确的操作,使我们能够构建、转换、合并或验证这些不同的模型。MDA的关键标准将基于OMG的推荐,如UML、MOF、XMI、CWM、QVT。
1.2 MDD与MDA的关系
实际上,MDA可以被视为近年来势头渐盛的更广泛趋势——模型驱动开发(MDD)的一种实现方式。MDD旨在使模型成为软件开发各个方面的主要驱动资产,包括系统设计、平台和语言定义及映射(如MDA中的那样),还包括设计数据集成、设计分析、工具规范和产品系列开发。
1.3 当前挑战与所需努力
尽管前景光明,但要从当前状况过渡到为各种平台自动生成可执行模型以及实现MDD的其他应用,仍需付出巨大努力。我们需要调动广泛的贡献者的创造力,从工具构建者到语言编译器、图重写、模型检查、元建模和本体工程等领域的理论专家。我们需要将计划投身于这个新兴领域的年轻研究人员与在自动代码生成、转换和生成方法或模型检查等相关领域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聚集在一起。
2. 组织问题
2.1 研讨会背景
本次研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89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