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方面建模与软件架构描述:UML 2.0 的应用与挑战
在软件开发领域,面向方面建模(AOM)和软件架构描述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方向。随着技术的发展,统一建模语言(UML)2.0 以及模型驱动架构(MDA)等概念逐渐成为关注焦点。本文将深入探讨面向方面建模中的模型编织、软件架构描述与 UML 2.0 的应用等关键问题。
面向方面建模中的模型编织
在面向方面建模中,模型编织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与实现层面的编织相比,建模层面的编织具有更大的优势:
- 灵活性更高 :建模层面的编织可以使用任何模型元素作为连接点,而不像某些编程语言(如 AspectJ)那样受到特定连接点模型的限制。
- 平台独立性 :建模层面的编织可以将面向方面的特性引入到任何平台,使面向方面的开发不依赖于特定编程语言的面向方面编译器。
然而,模型编织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涉及模型的正确性。由于方面会打破主要模型元素的封装,编织很可能会改变它们的语义。因此,需要找到识别和解决编织冲突的方法,对编织后的模型进行验证和测试的研究也至关重要。
此外,面向方面建模中的模型编织与模型驱动架构(MDA)中的模型转换有相似之处。在 MDA 中,编织被视为一种水平模型转换,而不是垂直模型转换(代表细化)。查询视图转换(QVT)语言被认为对编织的规范有很大帮助。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何时将方面与其他模型进行编织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似乎没有一个通用的规则来确定理想的编织时间。有些方面可能在早期阶段进行编织,而有些方面则可能在实现阶段进行编织,这取决于方面的类型和具体应用。开发者希望找到更通用的标准或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5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