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可塑性的基因/蛋白质调控网络及元可塑性分子机制
1. 突触可塑性与基因/蛋白质调控网络的关联
突触可塑性在学习和记忆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是突触可塑性的两种重要形式,它们的诱导依赖于多种生物物理和生化过程。
1.1 LTD/LTP阈值的推导及相关参数变化
LTD/LTP阈值($\tilde{w}(\tilde{\theta})$ 的零交叉点)的推导得出了相关方程(9.7)。该方程可用于将 $\tilde{\theta}$ 的滑动与LTD和LTP背后的生物物理和生化过程联系起来,这可以通过LTP和LTD时间常数的动态变化,和/或它们振幅的动态变化来实现。例如,LTD和LTP的振幅可以按以下方式变化:
- $A^+(t) = \frac{A^+(0)}{1 + (\frac{\tilde{\theta}(t)}{\theta_0})^n}$
- $A^-(t) = A^-(0)B_M(t)$
其中,$A(0)$ 是初始(恒定)值,$\tilde{\theta}$ 是修饰阈值。式(9.4)中 $\tilde{\theta}$ 的突触后活动时间平均值可以通过数值积分以下积分来计算(9.9)。如果突触后活动 $c(t)$ 定义为:在时间 $t$ 有突触后尖峰时 $c(t) = 1$,否则 $c(t) = 0$,则不需要二次方。
1.2 LTP的不同形式及分子机制
- 早期E - LTP :小鼠的LTP可分为短时(1 - 3小时)和长时(> 24小时)两种形式。两种形式的LTP诱导都需要通过N - 甲基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