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脑:神经信息处理与学习机制
1. 大脑中的神经信息处理概述
大脑中的神经信息处理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过程,它不仅依赖于大脑的整体组织和神经网络的特性,还与处理单元——神经元以及神经元内部的信号处理网络密切相关。这些内部网络由第二和第三信使、酶、转录因子和基因组成。
2. 神经元信号的产生与传递
- 神经元结构与信号接收 :神经元能够接收和发送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信号传递的关键部位是突触。一个神经元通过 10³ 到 10⁵ 个突触接收和发送信号,树突和胞体构成了接收其他神经元信号的输入表面。树突树由数千个树突组成,树突上覆盖着被称为棘的微小突起,大多数突触形成于树突,尤其是棘上。
- 信号的整合与发放 :突触传递的信号可以非线性地增强或减弱,突触传递的效能也被称为突触权重或突触强度。当加权后的正负信号总和超过特定的兴奋阈值时,神经元会发放一个被称为尖峰(也叫动作电位或神经冲动)的输出信号。通常,神经元会发放一系列尖峰,其平均频率在 1 到 10² Hz 之间,输出频率与突触的正负贡献总和成正比。
- 信号的传递过程 :尖峰在轴突的起始段产生,然后沿着轴突快速传播,传播速度为 5 - 100 m/s。轴突的远端会分成数千个分支,每个分支末端都有一个突触终末。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发生在突触中,突触由突触前终末、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当突触前尖峰到达终末时,钙离子涌入,导致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打开离子通道,产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最终,神经递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