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场景匹配算法及航空图像质量评估方法解析
1. 无人机场景匹配算法
1.1 描述符确定
在相关计算中,512 作为上限是最相关的,增加更多并不会提升效果,因此选取前 512 作为最终描述符。
1.2 K 近邻比率方法
在基线图和实时图的特征点上分别构建 FREAK 描述符后,会得到两组描述符。接着使用 K 近邻比率方法对这两组描述符进行匹配,具体步骤如下:
1. 特征点相似度度量 :采用汉明距离作为特征点的相似度度量。对于两个等长的二进制字符串,通过按位异或操作实现汉明距离计算,统计结果中 1 的数量即为距离结果。
2. 获取候选匹配点 :运用 K 近邻算法(K = 2),通过暴力搜索找到实时图像中每个特征点与汉明距离最小的两个点,即最近邻点和次近邻点。
3. 阈值过滤 :使用最近邻和次近邻距离的比率进行阈值过滤,公式如下:
[
\frac{D_{FirMin}}{D_{SecMin}} \leq N
]
其中,$D_{FirMin}$ 是最近邻点的汉明距离,$D_{SecMin}$ 是次近邻点的汉明距离,$N$ 是阈值。
1.3 基于位置模型的 RANSAC
获取匹配点后,利用 RANSAC 算法的思想建立场景匹配和定位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得到基准图和实时图之间的变换方程,还能去除匹配点中的错误点对,并获取飞行位置的经纬度。
1.3.1 透视变换方程
场景匹配基准图和实时图之间存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49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