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缺陷检测的人工智能方法与部署
在航空航天等诸多行业中,缺陷检测至关重要。无损检测技术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缺陷检测算法不断发展,为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1. 无损检测方法
在检测、定位、成像和质量控制方面,超声脉冲检测是一种合适的解决方案。除了航空业,红外热成像技术也被用于检测 CFRP 包裹混凝土构件中的分层情况,以分析无损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通过制造人工分层进行实验,测试参数包括尺寸、深度、表面覆盖砂浆的存在情况以及分层空隙中的含水量。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主动加热的情况下,能够成功识别尺寸为 50mm×50mm 的分层区域,但无法识别深度。
超声检测(UT)在不同行业的检测中较为常见。在建筑和建造应用中,维护技术人员使用 UT 来定位结构钢构件中的焊接缺陷。超声的 B 扫描图像和红外热成像都能够识别损伤。在航空业,如今 UT 是检测复合材料分层和脱粘的最可靠无损检测方法之一。不过,UT 探测器必须与扫描仪或自动化系统结合使用,以“C 扫描”形式记录结果,其处理时间相对较长,扫描仪系统在现场和使用中的检测不太实用。
2. 缺陷检测算法
传统目标检测中常用的方法有 Haar 特征、局部二值模式、梯度提升函数直方图和级联分类器等。基于深度学习的缺陷检测方法可分为两类:两阶段检测器和一阶段检测器。
- 两阶段检测器 :以 R - CNN 为代表。检测任务首先生成边界框并进行预测。具体步骤为:输入测试图像,使用选择性搜索算法从图像底部提取约 2000 个可能包含对象的潜在区域;将每个区域提案扩展为 227×227 网格的统一大小,并输入到 CNN 中,使用 CN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5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