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优化与鞍点问题求解方法研究
1. 多目标优化算法实验
1.1 实验环境
数值实验在配备特定硬件和软件的超级计算机上进行。该超级计算机节点拥有 2 个 Intel Sandy Bridge E5 - 2660 2.2 GHz 处理器,64 Gb RAM,CPU 为 8 核,即每个节点共有 16 个 CPU 核心。操作系统为 CentOS 6.4,管理系统为 SLURM,使用 Globalizer 系统开展实验。
1.2 第一组实验:双目标测试问题比较
为比较 MGSA 算法与其他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性能,求解了一个双目标测试问题:
[
\begin{cases}
f_1(y) = (y_1 - 1)y_2^2 + 1 \
f_2(y) = y_2 \
0 \leq y_1, y_2 \leq 1
\end{cases}
]
在实验过程中,对该问题的帕累托域进行数值逼近,并使用超体积(HV)和分布均匀性(DU)指标评估逼近质量。HV 指标越大,表示对帕累托域的覆盖越完整;DU 指标越小,表示覆盖越均匀。
比较的算法包括蒙特卡罗(MC)方法、PISA 库中的遗传算法 SEMO、非均匀覆盖(NUC)方法、双目标 Lipschitz 优化(BLO)方法和本文提出的 MGSA 算法。对于前三种算法,采用已有文献中的数值结果;BLO 方法的结果来自相关文献。MGSA 算法求解了 100 个具有不同卷积系数 $\lambda$ 的问题,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 求解方法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3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