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采样与量化:原理、误差及应用
1. 信号采样基础
在信号处理中,采样是将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的重要步骤。当工作数据速率高于必要水平时,可以使用抽取来降低数据速率,因为信号经过了过采样,所以在不丢失信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此操作,即对应的离散时间信号存在冗余。
1.1 欠采样导致的失真
实际中,信号并非严格带限,这就意味着对信号进行采样时往往会出现欠采样的情况,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混叠失真。为了确保重建信号与原始信号差异不大,采样频率必须足够高。
1.1.1 示例3:欠采样失真说明
设连续时间信号 $x_a(t) = e^{-a|t|}$,其中 $a > 0$。该信号的实傅里叶变换为 $X_a(j\Omega) = \frac{2a}{\Omega^2 + a^2}$,显然它不是带限的。
以采样频率 $f_s = 1/T$ 对 $x_a(t)$ 进行采样,得到离散时间信号 $x(n) = x_a(nT) = e^{-a|nT|} = (e^{-aT})^{|n|}$。其傅里叶变换为 $X(e^{j\Omega T}) = \frac{1 - e^{-2aT}}{1 - 2e^{-aT}\cos(\Omega T) + e^{-2aT}}$。
使用理想脉冲幅度调制(PAM)进行重建,其中 $P(j\Omega)$ 定义为:
[
P(j\Omega) =
\begin{cases}
T, & |\Omega| \leq \pi/T \
0, & |\Omega| > \pi/T
\end{cases}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2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