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性能设计全解析
1. 提升数据库性能的常见方法
通常,提升数据库性能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 采用更快、性能更强的硬件和网络。
- 并行执行更多操作。
- 进行软件优化。
数据库供应商会综合运用这三种方法来提升性能。如今,越来越多的数据库应用在多处理器系统上运行,并且支持通过高速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如基于T1和T3线路的网络)连接多个服务器。此外,将后端和前端分离,让不同的CPU专门负责各自的功能,也有助于提升性能。这种分离通过优化专用的操作环境,提高了各个软件组件的性能。
虽然数据库供应商在增加功能的同时努力维持或提升性能,但数据库设计师和应用开发者对应用性能也有着重大影响。性能的提升并非偶然,良好的设计通常有助于实现最佳性能。对于关系型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详细分析:
1. 性能问题及性能监控
2. 索引在数据库设计中的作用
3. 数据库的动态非规范化和重组
4. 实现性能优化的对象编程技术
5. 分布式面向对象数据库问题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连接操作(join)需要精心设计以实现高性能。复杂的连接可能会产生大量需要处理的数据。显然,无论是关系型数据库还是面向对象数据库,连接操作所实现的功能都是必要的。规范化会增加表的数量,从而导致视图和报表所需的连接数量增加。虽然规范化在面向对象数据库中不是那么严格的问题,但由此带来的更新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在分析影响性能的因素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确定性能问题以及如何监控性能。
2. 性能问题及性能监控
性能和性能监控一直是复杂的问题。性能取决于具体执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