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保护的三方密码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解析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隐私保护的三方密码认证密钥交换协议(PP - 3PAKE)在保障通信安全和用户隐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PP - 3PAKE协议的相关内容,包括模型定义、安全属性、隐私概念、安全原语以及协议本身。
1. 模型与定义
1.1 通信模型
PP - 3PAKE协议的参与者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两类。为简化,我们考虑只有一个半可信(诚实但好奇)的服务器S。将S视为组管理器,定义组GS,客户端用户只有在S上存储其真实身份信息并与之共享密码时,才是GS的成员。
由于协议执行在匿名环境中,我们定义两个非空集合:V是组成员的真实身份集合,U是组成员的化名集合。这意味着GS的成员有两个身份:真实身份V用于在服务器S上注册,化名U用于网络中的匿名通信。由于匿名执行,对手只能看到化名,因此后续直接用U指代组成员(或客户端用户)。
为方便隐私定义,假设每个真实身份V至少对应两个化名,并定义变换函数F: U → V,用于从化名客户端获取其真实身份。
我们将集合U进一步划分为两个不相交的子集:C是诚实组成员集合,E是恶意组成员集合,即所有用户集合U是C和E的并集。恶意集合E对应三方环境中的内部攻击者集合。
每个匿名客户端用户U持有相应的身份V = F(U)和密码pwV。服务器S持有向量pwS = ⟨pwS[V]⟩V∈V,其中pwS[V]在对称模型中可能等于pwV,也可能是pwV的变换。
协议执行被视为一个概率算法,决定协议主体实例如何响应通信环境中的消息。对手A也是一个概率算法,完全控制通信信道。在协议执行期间,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