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可预测性的新型 RFID 隐私模型
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支付、供应链管理、货物追踪和电子护照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若认证协议缺乏适当的隐私保护机制,就可能引发隐私问题。本文聚焦于 RFID 认证协议的隐私模型,指出了现有 unp∗ - 隐私模型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隐私模型。
1. RFID 技术与隐私问题
RFID 系统通常由阅读器、一组标签和数据库组成。标签通过认证协议向阅读器证明自身身份,在需要双向认证时,阅读器也需向标签证明自己。保护标签隐私意味着攻击者无法识别、追踪或关联标签的出现情况。
处理 RFID 标签隐私问题主要有两种方式:
- 构建能保护标签隐私的 RFID 协议。近年来提出了许多协议,但不少被指出存在隐私缺陷。
- 为 RFID 系统定义隐私模型。目前已提出多种隐私模型,主要有基于两个标签不可区分性的 ind - 隐私模型和基于 RFID 协议输出不可预测性的 unp - 隐私模型。其中,ind - 隐私模型虽有一定优势,但难以用于证明给定协议是否具有 ind - 隐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Ha 等人提出了 unp - 隐私模型,后被 Ma 等人修正为 eunp - 隐私模型。Li 等人指出 eunp - 隐私模型的局限性,并提出了 unp∗ - 隐私模型。
2. 研究贡献
- 指出 unp∗ - 隐私模型的局限性 :通过一个协议作为反例,说明该协议在 unp∗ - 隐私模型下是安全的,但容易受到一种实际攻击。在这种新攻击中,攻击者可以观察 RFID 认证协议中阅读器和标签的反应,从而追踪 RFID 标签。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8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