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提出的新一代业务运营支撑网NGBOSS

本文探讨了中国移动提出的NGBOSS系统及其统一电子营销平台接口的重要性。提出了采用MCI多渠道整合架构作为最佳路线,介绍了MCI的关键特点,并通过SK Telecom案例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008/11/21

作者:TmaxSoft系统软件有限公司 张东

http://tech.c114.net/169/a363872.html

 

 

  NGBOSS是中国移动提出的新一代业务运营支撑网的总称,它包含总部和省公司两级的系统,并包括现有的BOSS、客服、渠道管理、经营分析、BOSS网管系统、DSMP系统、容灾、安全和其他BSS相关系统。

目前BOSS系统是一个大而全、完全紧耦合的系统,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风险非常大,所以NGBOSS从业务角度需要关注以下几点:CRM与经分和BOSS的拆分解耦、全业务运营、全网资源管理、业务流程管理、统一接口平台。而从技术角度看则主要关注以下几点:服务的构造和重用、流程与服务的分离、系统间接口的统一和规范。

NGBOSS是一个全新的基于SOA理念的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业务梳理、确定原子服务的定义、规划每一个服务的组装等工作才能完成。统一电子营销平台接口是NGBOSS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的解耦工作对BOSS核心及外围电子渠道的影响也是最少的,是否可以对电子渠道的解耦开始实施NGBOSS的第一步呢?

统一接口平台必须先行

经过多年努力,电子营销渠道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移动运营商已经建设了实体渠道、自助打印、电话渠道、网站渠道(含Email)、短信渠道、WAP渠道和自助终端等多个自有渠道。毫无疑问,这些电子营销渠道将极大促进新业务的发展。然而,随着业务发展,各核心系统与外围渠道之间形成纷繁庞大、错综复杂的接口网络,难于梳理业务和调整。统一接口平台有利于各种接口的管理、规划、控制,并利用先进的SOA理念把对接口的管理和复用放在多渠道整合的重中之重。这样同时也避免了在渠道的建设中,自行开发接口调用BOSS数据,不能保证相同的业务的客户一致性体验,从而导致中间业务开发管理混乱。

最佳路线:MCI多渠道整合

MCI是新一代多渠道集成的IT架构,其核心概念是“协议转换”和“数据映射”,它将企业的IT资源整合成可视化的、基于标准的服务流程,使其能够方便、快捷地被外部渠道通过不同的协议方式进行调用。它必须具备如下特点。

1.提供外部渠道和内部核心系统的中间层平台提供可视化工具来进行消息定义和规则映射;提供一个实时监控到网关之间通信情况的开发环境;应用程序和渠道开发中的消息转换规则可以可视化地拖拽进行。

2.提供多渠道接入的易开发、管理、运维架构 非常容易设置批量业务注册/执行及对任务状态的监控;可以通过message或者system查看对应日志内容;可以收集一系列的交易统计数据;提供对执行进程的控制特性(挂起/继续/终止)。

3.提供高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接口复用机制支持SNA(LU0,LU6.2)、X.25、TCP/IP、XML、HTTP、EJB、SOAP、ebXML等各类协议以及对CICSGATEWAY、TUXEDOGATEWAY等;支持自动的编码转换及中间业务流程定义和组装;支持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的通信方式;支持请求环路上故障检测和恢复特性,支持各种渠道通信类型。

4.具备大业务量处理能力使用可靠的、基于中间件平台、使用多路的I/O传输,确保在大规模的事务交易中的稳定性,提供多种session管理和负载均衡特性,自动化进程管理最小化系统负载。

5.稳定性提供强大网关监控故障恢复机制;热部署的机制保障了在不用停止系统的情况下,使得所改变的数据映射规则可以即时生效;使用多节点结构,保证系统故障情况下的持续支撑能力及支持集群方式部署。

统一电子渠道接口平台采用基于面向MCI(多渠道整合)系统架构基础进行逐步演进的演进路线。演进过程包括解耦、专业化、模块化、成本和管理四个主要过程。

1.解耦系统解耦将BOSS系统中各电子渠道的业务接口进行归类、合并,在MCI中间件基础平台上进行重组,形成相对独立的中间层业务集合。业务调用时,外部渠道只需要通过最为成熟、方便的协议方式请求MCI中间件,而由中间件负责请求路由对BOSS的调用,并将响应返回给外部渠道。

2.专业化对于解耦后的独立系统,根据系统的特点和业务的要求进行专业化建设,提升系统产品化程度。专业化包括接口开发可视化、电子渠道接口标准化、规范化、调用请求可跟踪、可管理、统一客户接触信息。

3.模块化模块化主要是将原来硬编码的接口开发转换为可视化的界面展现,并将业务模块存储在实体数据库中,将各类接口提升为IT资产,规范电子渠道开发模式,缩短渠道业务上线时间,为移动运营商电子渠道的业务扩展提供有力支持。

4.成本和管理在整个技术架构提升之后,可实现IT驱动业务、技术指导管理,为企业节省成本,增强业务分析能力,提供保障及分析数据。

MCI产品最佳实践

实现电子渠道统一接口平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来分步实施。TmaxSoft详细分析了电信行业电子渠道目前的情况,基于现有的统一接口平台,根据演进思路稳步过渡到基于面向协议转换、数据映射的中间件架构,将BOSS系统中电子渠道的服务功能及通信协议等技术进行整合、提升,逐步剥离。

通过基于AnyLink的电子渠道统一接口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各类网关功能,可实现各种系统的整合,还提供报文转换及路由的中介功能、管理和监控所需的GUI工具,实现系统运营和维护及开发的最佳化(如图所示)。

中国移动提出的新一代业务运营支撑网NGBOSS

图 电子渠道统一接口平台

 

典型案例分析

SKTelecom是韩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拥有2200万客户。为满足数千个营业厅和代理店及网上营业厅、CallCenter的综合业务需求,采用了先进的MCI多渠道整合方案来实现其IT环境。TmaxSoft建设了一种可提供与多客户渠道(SS、CTC、BCP)、NGM系统、Legacy系统之间的实时数据传递,且性能稳定,灵活性高、系统扩展迅速的MCI统一接口平台。

引用效果

系统从开始上线运行到目前为止一直无障碍地运行,同时还可以提供渠道管理过程中的实时Infrastructure(RTI-RealTimeInfrastructure)需求,从而灵活应对业务上的支持扩展。

1.灵活支持业务变化通过AnyLinkStudio的GUITool,可迅速、方便地增加新渠道;可柔软地应对业务变化;可根据实时业务变化,制定相应中间层解决方案。

2.确保开发与运维管理上的便利基于无需编码的GUI管理频道,提供稳定的适配器;支持运营系统的统一监控功能;支持自动恢复处理进程等主动控制故障和迅速转换等应急体系。

3.构成稳定、柔软的基础设施提供具有稳定性且性能有保障的渠道网关;确保技术熟练人员快速掌握并使用;构成与NGM主系统之间的优化基础设施。

利用TmaxSoft基于Anylink的统一电子渠道接口平台方案,可以做到在异构的企业环境中利用和重用共享的服务,达到电子渠道和BOSS核心系统的解耦。作为NGBOSS中的接口统一管理的SOA平台,提高IT效率,提升整体电子渠道管理水平,为移动电子渠道的快速建设提供稳定高效的架构保障。

1 概述 7 1.1 范围 7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7 1.3 术语、定义缩略语 7 2 综述 8 2.1 背景现状分析 8 2.2 4A平台建设目标 9 2.3 4A平台管理范围 10 3 4A管理平台总体框架 11 4 4A管理平台功能要求 14 4.1 帐号管理 14 4.1.1 帐号管理的范围 14 4.1.2 帐号管理的内容 14 4.1.3 主帐号管理 14 4.1.4 从帐号管理 15 4.1.5 密码策略管理 15 4.2 认证管理 15 4.2.1 认证管理的范围 16 4.2.2 认证管理的内容 16 4.2.3 认证服务的管理 16 4.2.4 认证枢纽的管理 16 4.2.5 SSO的管理 17 4.2.6 认证手段 17 4.2.7 提供多种手段的组合使用 17 4.3 授权管理 17 4.3.1 授权管理的范围 17 4.3.2 授权管理的内容 18 4.3.3 资源管理 18 4.3.4 角色管理 18 4.3.5 资源授权 19 4.4 审计管理 20 4.4.1 审计管理范围 20 4.4.2 审计信息收集与标准化 21 4.4.3 审计分析 21 4.4.4 审计预警 22 4.5 4A管理平台的自管理 23 4.5.1 管理管理 23 4.5.2 权限管理 23 4.5.3 组件管理 23 4.5.4 运行管理 23 4.5.5 备份管理 23 4.6 4A管理平台接口管理 24 4.6.1 帐号管理接口 24 4.6.2 认证接口 24 4.6.3 审计接口 24 4.6.4 外部管理接口 25 5 4A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25 5.1 总体技术框架 25 5.2 PORTAL层技术要求 27 5.3 应用层技术要求 27 5.3.1 前台应用层技术要求 27 5.3.2 核心数据库技术要求 28 5.3.3 后台服务层技术要求 30 5.3.4 单点登录技术要求 32 5.3.5 安全审计技术要求 33 5.4 接口层技术要求 35 5.5 非功能性技术要求 35 5.5.1 业务连续性要求 35 5.5.2 开放性扩展性要求 38 5.5.3 性能要求 38 5.5.4 安全性要求 38 6 4A管理平台接口规范 40 6.1 应用接口技术规范 40 6.1.1 总体描述 40 6.1.2 登录类接口(①) 41 6.1.3 认证类接口 42 6.1.4 帐号/角色接口(④) 43 6.1.5 审计类接口 48 6.2 系统接口技术规范 51 6.2.1 总体描述 51 6.2.2 登录类接口(①) 52 6.2.3 认证类接口 53 6.2.4 帐号接口(⑤) 55 6.2.5 审计类接口 59 6.3 外部管理接口技术规范 61 7 BOSS系统3.0的改造要求 62 7.1 BOSS应用安全建设目标 62 7.2 BOSS系统配合4A改造要求 62 7.2.1 总体改造总体要求 62 7.2.2 帐号管理要求 64 7.2.3 授权管理要求 66 7.2.4 认证管理要求 67 7.2.5 审计管理要求 69 7.3 BOSS应用的安全要求 70 7.3.1 BOSS应用帐号管理 71 7.3.2 BOSS应用授权管理 73 7.3.3 BOSS应用认证管理 75 7.3.4 BOSS应用审计要求 76 7.3.5 BOSS数据安全要求 77 8 经营分析系统2.0改造要求 79 8.1 经营分析系统应用安全建设目标 79 8.2 经营分析系统配合4A改造要求 79 8.2.1 总体改造要求 79 8.2.2 帐号管理改造要求 81 8.2.3 授权管理改造要求 83 8.2.4 认证管理改造要求 84 8.2.5 审计管理改造要求 86 8.3 经营分析系统应用安全要求 87 8.3.1 经营分析系统用户管理 88 8.3.2 经营分析系统权限管理 92 8.3.3 经营分析系统认证管理 93 8.3.4 经营分析系统日志记录 95 8.3.5 经营分析系统数据安全要求 95 8.3.6 系统平台安全要求 97 9 运营管理系统2.0改造要求 99 9.1 运营管理系统应用安全建设目标 99 9.2 运营管理系统配合4A改造要求 99 9.2.1 总体改造要求 99 9.2.2 帐号管理改造要求 101 9.2.3 授权管理改造要求 103 9.2.4 认证管理改造要求 104 9.2.5 审计管理改造要求 106 9.3 运营管理系统应用安全要求 107 9.3.1 运营管理系统用户管理 108 9.3.2 运营管理系统权限管理 111 9.3.3 运营管理系统认证管理 112 9.3.4 运营管理系统日志记录 113 9.3.5 运营管理系统数据安全要求 114 10 4A平台建设指导意见 116 10.1 总体指导原则 116 10.2 4A平台建设步骤 116 10.2.1 前期调研准备阶段 116 10.2.2 平台建设实施阶段 117 10.2.3 后期管理维护阶段 118 10.3 4A平台应急方案 119 10.3.1 应急方案流程梳理 119 10.3.2 应用功能改造实现 119 11 编制历史 120 附录A 4A管理平台管理流程 121 (1)用户入职流程 122 (2)用户变更管理流程 123 (3)离职管理流程 124 (4)新项目纳入管理流程 125 附录B 业务支撑系统敏感数据 125 (1)BOSS系统中的敏感数据 125 (2)经营分析系统中的敏感数据 126 (3)需要关注的操作日志 127
[1] QB-Z-006-2010 NGBOSS2-CRM(V3.0)规范总册编制说明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 QB-Y-034-2010 NGBOSS2-CRM(V3.0)业务规范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3] QB-Y-035-2010 NGBOSS2-CRM(V3.0)技术规范V3.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4] QB-Y-036-2010 NGBOSS2-CRM(V3.0)系统流程框架规范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5] QB-Y-037-2010 NGBOSS2-BOSS与CRM接口规范V2.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6] QB-Y-038-2010 NGBOSS2-CRM(V3.0) CM-IMS用户自助服务门户分册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7] QB-Z-007-2010 NGBOSS2-CRM(V3.0) CM-IMS用户自助服务门户分册编制说明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8] QB-Y-03 -2010 NGBOSS2-CRM(V3.0)多工作台管理分册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9] QB-Z-008-2010 NGBOSS2-CRM(V3.0)多工作台管理分册编制说明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10] QB-Y-040-2010 NGBOSS2-CRM(V3.0)定制终端管理分册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11] QB-Z-009-2010 NGBOSS2-CRM(V3.0)定制终端管理分册编制说明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12] QB-Y 041-2010 NGBOSS2-CRM(V3.0)在线客服分册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13] QB-Z-010-2010 NGBOSS2-CRM(V3.0)在线客服分册编制说明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14] QB-Y-042-2010 NGBOSS2-CRM(V3.0)自助终端分册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15] QB-Z-011-2010 NGBOSS2-CRM(V3.0)自助终端分册编制说明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16] QB-Z-012 2010 NGBOSS2-BOSS(V3.5)编制说明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17] QB-Y-043-2010 NGBOSS2-BOSS(V3.5)业务规范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18] QB-Y-044-2010 NGBOSS2-BOSS(V3.5)技术规范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19] QB-Y-045-2010 NGBOSS2-BOSS(V3.5)系统流程框架规范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0] QB-Y-046-2010 NGBOSS2-BOSS(V3.5)规范集团客户帐务支撑分册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1] QB-Y-047-2010 NGBOSS2-BOSS(V3.0)规范局数据管理与发布分册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2] QB-Y-048-2010 NGBOSS2-BOSS(V3.0)规范有价卡充值管理分册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3] QB-Y-049-2010 NGBOSS2-BOSS(V3.5)在线计费接口规范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4] QB-Y-050- 010 NGBOSS2-集团客户业务综合运营平台(ESOP)技术规范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5] QB-Y-051-2010 NGBOSS2-集团客户业务综合运营平台(ESOP)业务规范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6] RFC 3588: “Diameter Base Protocol” IETF [27] RFC 4006: “Diameter Credit-Control Application” IETF [28] 3GPP TS 32.299 V10.1.0: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harging management; Diameter charging application" 3GPP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