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复杂程序时,会有许多文件,需要有在文件中分享代码的方法,例如,在一个文件中代码可能需要另一个文件中定义的变量,说白了也就是(分离式编译)。
为了支持分离式编译,c++支持了将变量的定义和声明分开,即使用extern关键字,只对变量进行声明,如extern int a,变量a只声明未定义,在一个.h文件中声明一个全局变量,在其.cpp文件中定义此变量,在另一个文件中引用此变量,只需在.cpp文件中包含此文件的头文件。
如
(1) 在test1.h中有下列声明:
#ifndef TEST1H
#define TEST1H
extern char g_str[]; // 声明全局变量g_str
void fun1();
#endif
(2) 在test1.cpp中
#include "test1.h"
char g_str[] = "123456"; // 定义全局变量g_str
void fun1() { cout << g_str << endl; }
(3) 以上是test1模块, 它的编译和连接都可以通过,如果我们还有test2模块也想使用g_str,只需要在原文件中引用就可以了
#include "test1.h"
void fun2() { cout << g_str << endl; }
以上test1和test2可以同时编译连接通过,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用ultraEdit打开test1.obj,你可以在里面找到"123456"这个字符串,但是你却不能在test2.obj里面找到,这是因为g_str是整个工程的全局变量,在内存中只存在一份,test2.obj这个编译单元不需要再有一份了,不然会在连接时报告重复定义这个错误!
extern char g_str[] = "123456"; // 这个时候相当于没有extern
然后把test1.cpp中的g_str的定义去掉,这个时候再 编译连接test1和test2两个模块时,会报连接错误 ,这是因为你把全局变量g_str的定义放在了头文件之后,test1.cpp这个模块包含了test1.h所以定义了一次g_str,而test2.cpp也包含了test1.h所以再一次定义了g_str,这个时候连接器在连接test1和test2时发现两个g_str。如果你 非要把g_str的定义放在test1.h中的话,那么就把test2的代码中#include "test1.h"去掉 换成:
extern char g_str[];
void fun2() { cout << g_str << endl; }
这个时候编译器就知道g_str是引自于外部的一个编译模块了,不会在本模块中再重复定义一个出来,但是我想说这样做非常糟糕,因为你由于 无法在test2.cpp中使用#include "test1.h",那么test1.h中声明的其他函数你也无法使用 了,除非也用都用extern修饰,这样的话你光声明的函数就要一大串,而且头文件的作用就是要给外部提供接口使用的,所以 请记住, 只在头文件中做声明,真理总是这么简单。
基本解释:extern可以置于变量或者函数前,以标示变量或者函数的定义在别的文件中,提示编译器遇到此变量和函数时在其他模块中寻找其定义。此外extern也可用来进行链接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