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2EE和.NET之间,寻找平衡点

微软.NET架构和SUN的J2EE架构在Web service领域竞争激烈,但都无法独立出色完成基本商务功能。企业应将二者结合应用。Web service虽前景美好,但面临标准分歧等问题。企业需停止争端,协调技术,决定其应用场景,以实现平衡与适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微软和SUN的争斗一直在持续,大家都鼓吹自己的技术是最佳解决方案,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分出胜负。目前的争夺主要集中在.NET架构和J2EE架构的比拼.NET和J2EE都希望在发展面向Web service的科技领域中占领更多的市场。但无论他们如何鼓吹自己,.NET和J2EE都不能出色地独立完成建立Web service基本的商务功能。它们每种都能够在特定情况下更好的应用于某企业,或某部门,甚至某小组。因此企业最好能将这两种技术结合应用,而不是象通常那样只挑选其一。古语道:凡物皆有两端,如大小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度量以取中,然后用之。那么我们现在就从web service实际应用需求的角度,来度量一下.NET和J2EE。

  一直以来我们都处于一个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环境中,尽管事实上这种环境并不容易维持。另外Web service 所承诺的易于集成和提供完整的供应链也使我们更倾向于接受这种融合的环境。当然,Web service是不是能被成熟地应用到企业中还是个问题。虽然有大量的示范项目和更多的研究期待Web service的加盟,但我们仍需要证实它能够处理企业中的密集型传输和多功能命令,甚至提供供应链。虽然 Web service在数据交换和提供远程查询方面功能强大,但用在需要使用连续的session而不使数据丢失的程序中就没那么有效了。加之,XML schema 及其他有争议标准的发展还在进行当中。
另外让人担忧的是,Web service美好的前景正由于各供应商的私利而变得黯淡。Web service通常是在J2EE和.NET中定义的,这就意味着供应商正努力给Web service加一层外包装以使第三方可以将它用在自己的核心技术中。这样便会导致供应商对Web service标准的支持产生分歧,就跟10年前ODBC首次占领市场时的情形一样。
  按照这种说法,Web service承诺将在近期内被广泛应用,在此期间企业应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将.NET和J2EE结合使用,无论对Web service的投资有多少。企业总是不愿投资在那些未经证实的东西上。我们应该希望看到前期技术相融合的景象,比如将.NET和J2EE结合使用,以及Web service 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和标准的健全而逐渐加入(尤其是从目前大量的投入e-business的情况来看)。这也许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但从以下几个原因来看,情况也没那么糟糕。

  J2EE和.NET都有强大的内置集成功能。 J2EE提供J2EE Connector Architecture (JCA),它能够在Java开发环境下将Siebel、Oracle、SAP以及其他企业应用程序综合使用。JCA几乎得到所有主要供应商的支持,它详细说明如何构建那些连接现有系统的适配器。因此,Microsoft定义了许多用于目前集成技术的标准,比如ODBC和OLEDB,以及继续提供诸如BizTalk Server,Host Integration Server和Data Transformation Services 等工具以用在不同类型的集成技术中。企业也可以从多数第三方供应商那里获得易于集成技术的适配器。这种适配器通过巧妙的减少甚至消除自定义集成代码而使集成技术简单化。
最终,将来的企业会通过运用集成技术以及将J2EE和.NET结合使用到前期的应用程序中而更具特色。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就眼下来说应该停止争端。每个供应商都在宣扬自己的一套Web service解决方案,然而其性能、安全性及其他问题仍然需要经过实践检验。

  接下来要为缓和J2EE、.NET及 前期应用程序之间紧张局势的必然性做准备。应着眼于企业的前台和后台作业以及供应链的集成技术。必须面对J2EE 和.NET的市场竞争力来协调开发技术装置、已有的基础构造、工具的完备以及行业支持。企业将不只使用一种技术,这就意味着由于Web services的普及,未来的世界将同现有的环境一样复杂多样。

  最后要决定Web service用在哪里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在哪里实现Web service项目,是否要基于J2EE 或.NET等问题,从而使Web service 的使用更具标准化。另外需要决定如何重新构建商业流程和供应链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Web service的新功能。

  编后语:站在需求的角度看供给,我们看到了要实现Web service,可以有很多的选择,企业在选择的时候,最重要的指标反倒不是技术本身。中国的中庸之道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企业对IT技术的需求不是片面的独立的,在众多技术和产品的海洋里,求得平衡和适合才是最关键。

出处:PConlin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