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之路(献给迷茫的java人)

本文为Java开发者提供各阶段学习建议。未入行或在校生先学Java基础、Web开发、开发框架再找工作;工作1年内读《Java编程思想》;1 - 2年掌握设计模式和代码优化;2 - 3年深入了解JVM、JDK和框架源码,尝试造轮子;3 - 4年建立优势领域;4 - 5年提高影响力。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此文献给现在准备入行或者已经入行还很迷茫的你~

此文章是我以前看到的,当时保留了下来,给了我一些启发。现在分享出来~

第一部分:对于尚未做过Java工作的同学,包括一些在校生以及刚准备转行Java的同学。

一、Java基础

首先去找一个Java的基础教程学一下。

学习Java基础的时候,应该尽量多动手,很多时候,你想当然的事情,等你写出来运行一下,你就会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不信你就试试。

学完以上内容以后,你应该对Java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了,你可以用Java语言写出一些简单的程序,并且你用的是最简单的编辑器,比如记事本。

这个时候,不要急于进入下一部分,留下几天好好写一些程序,尽可能熟悉这些基础内容。

二、Web开发

等你写上几天程序以后,你往往会比较迷茫,因为你写的东西似乎看起来毫无用处,比如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读取一个文件等。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去学着写一些让你觉得有意思的东西了,所以你应该学习更多的知识。

这些内容主要是Web开发相关的内容,包括HTML/CSS/JS(前端页面)、Servlet/JSP(J2EE)以及Mysql(数据库)相关的知识。

它们的学习顺序应该是从前到后,因此最先学习的应该是HTML/CSS/JS(前端页面),这部分内容你可以去上面的那个runoob网站上找。你可以试着自己写一些页面,当然,你可以尽你最大的努力让它变得最漂亮。这部分内容对于后端Java来说,理论上不是特别重要,但至少要达到可以自己写出一些简单页面的水平。

接下来,你需要学习的是Servlet/JSP(J2EE)部分,这部分是Java后端开发必须非常精通的部分,因此这部分是这三部分中最需要花精力的,而且这个时候,你要学会使用开发工具,而不能再使用记事本了,可以选择eclipse。

当你下载安装好eclipse以后,请视频中的教程一步一步去学习,一定要多动手。关于Servlet/Jsp部分视频的选择,业界比较认可马士兵的视频,因此推荐给大家。当然了,LZ本人并没有看过他的视频,所以不好说的太绝对,如果大家自己有更好的选择,可以坚持自己的,不要被LZ干扰。

原本LZ也是打算出教学视频的,但是由于时间问题,还是决定放弃了。但是如果你看视频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欢迎来LZ的交流群提问,或者去斗鱼观看LZ的直播提出你的问题,直播地址和群号都在LZ的个人博客左侧。

最后一步,你需要学会使用数据库,mysql是个不错的入门选择,而且Java领域里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就是mysql。这部分一般在你学习Servlet/Jsp的时候,就会接触到的,其中的JDBC部分就是数据库相关的部分。你不仅要学会使用JDBC操作数据库,还要学会使用数据库客户端工具,比如navicat,sqlyog,二选一即可。

三、开发框架

当你学会以上内容以后,这个时候你还不足以参加工作,你还需要继续深造。公司里为了提高开发的效率,会使用一些Java Web框架,因此你还需要学习一些开发框架。

目前比较主流的是SSM框架,即spring、springmvc、mybatis。你需要学会这三个框架的搭建,并用它们做出一个简单的增删改查的Web项目。你可以不理解那些配置都是什么含义,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留着后面你去了解。但你一定要可以快速的利用它们三个搭建出一个Web框架,你可以记录下你第一次搭建的过程,相信我,你一定会用到的。

还要提一句的是,你在搭建SSM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常接触到一个叫maven的工具。这个工具也是你以后工作当中几乎是必须要使用的工具,所以你在搭建SSM的过程中,也可以顺便了解一下maven的知识。在你目前这个阶段,你只需要在网络上了解一下maven基本的使用方法即可,一些高端的用法随着你工作经验的增加,会逐渐接触到的。

四、找工作

当你完成开发框架的学习以后,你就该找工作了,在校的找实习,毕业的找全职。与此同时,在找工作的同时,你不应该停下你的学习,准确的说,是你在以后都不能停下学习。

上面这些内容你只是囫囵吞枣的学会了使用,你可以逐步尝试着去了解更多的东西,网络是你最重要的老师。

第二部分:对于参加工作一年以内的同学。

恭喜你,这个时候,你已经拥有了一份Java的工作。这个阶段是你成长极快的阶段,而且你可能会经常加班。

但是加班不代表你就可以松懈了,永远记得LZ说的那句话,从你入行那一刻起,你就要不停的学习。在这一年里,你至少需要看完**《Java编程思想》**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是帮助你对于Java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是Java基础的升级版。

这本书很厚,当初看这本书,LZ花了整整三个月。正常速度的话,应该可以在半年左右看完。LZ这里不要求过高,只要你在一年以内把这本书看完即可。当然了,LZ所说的看完,是充分吸收,而不是读一遍就完事了,因此有些内容你可能会看不止一遍。

总而言之,这个阶段的核心学习思想就是,在工作中实践,并且更加深入的了解Java基础。

第二部分:对于参加工作1年到2年的同学。

这部分时间段的同学,已经对Java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面向对象的体会可能还不够深刻,编程的时候还停留在完成功能的层次,很少会去考虑设计的问题。

于是这个时候,设计模式就来了。LZ当时看的是《大话设计模式》这本书,并且写了完整版的设计模式博客。因此,LZ要求大家,最多在你工作一年的时候,必须开始写博客,而设计模式就是你博客的开端。

请记住,LZ所提的基本都是最低要求,因此不要有任何松懈的心理,否则五年后,你不要去羡慕别人高于你的工资,也不要去羡慕别人进入了某公司。

这一年,你必须对于设计模式了如指掌,《大话设计模式》可以作为你的开端。

此外,设计模式并不是你这一年唯一的任务,你还需要看一些关于代码编写优化的书。比如《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effective java》。

总而言之,这个阶段,你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你的代码能力,要能写出一手优雅的代码

第三部分:对于参加工作2年到3年的同学

有的同学在这个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很牛逼了,于是忍不住开始慢慢松懈。请记住,你还嫩的多。

这个阶段,有一本书是你必须看的,它叫做《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这本书绝对是Java开发者最重要的书,没有之一。在LZ眼里,这本书的重要性还要高于《Java编程思想》。

这本书的内容是帮助你全面的了解Java虚拟机,在这个阶段,你一定已经知道Java是运行在JVM之上的。所以,对于JVM,你没有任何理由不了解它。

另外,在过去2年的工作当中,你肯定或多或少接触过并发。这个时候,你应该去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发相关的知识,而这部分内容,LZ比较推荐《Java并发编程实战》这本书。只要你把这本书啃下来了,并发的部分基本已经了解了十之六七。

与此同时,这个阶段你要做的事情还远不止如此。这个时候,你应该对于你所使用的框架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Java的类库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此,你需要去看一些JDK中的类的源码,也包括你所使用的框架的源码。

这些源码能看懂的前提是,你必须对设计模式非常了解。否则的话,你看源码的过程中,永远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这段代码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要定义这个接口,它看起来好像很多余?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学习的过程是环环相扣的,如果你任何一个阶段拉下来了,那么你就真的跟不上了,或者说是一步慢步步慢。而且LZ很负责的告诉你,LZ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所学习的东西远多于这里所罗列出来的。因此千万不要觉得你已经学的很多了,LZ所说的这些都只是最低要求,不光是LZ,很多人在这个时间段所学习的内容都远超本文的范围。

如果你不能跟上节奏的话,若干年后,如果不是程序猿市场还不错的话,你很可能不仅仅是工资比别人低,公司没别人好,而是根本就找不到工作。

总而言之,这个阶段,你需要做的是深入了解Java底层和Java类库(比如并发那本书就是Java并发包java.concurrent的内容),也就是JVM和JDK的相关内容。而且还要更深入的去了解你所使用的框架,方式比较推荐看源码或者看官方文档。

另外,还有一种学习的方式,在2年这个阶段,也应该启用了,那就是造轮子。

不要听信那套“不要重复造轮子”的论调,那是公司为了节省时间成本编造出来的。重复造轮子或许对别人没有价值,因为你造的轮子可能早就有了,而且一般情况下你造出来的轮子还没有现存的好。但是对别人没有价值,不代表对你自己没有价值。

一个造轮子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对你进行系统的锻炼,它不仅考察你的编码能力,还考察你的框架设计能力,你需要让你的轮子拥有足够好的扩展性、健壮性。

而且在造轮子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这些难题往往又是你学习的契机。当你把轮子造好的时候,你一定会发现,其实你自己收获了很多。

所以,这个阶段,除了上面提到的了解JVM、JDK和框架源码以外,也请你根据别人优秀的源码,去造一个任何你能够想象出来的轮子。

第四部分:参加工作3年到4年的同学

这个阶段的同学,提升已经是很难了,而且这个阶段的学习往往会比较多样化。

因为在前3年的过程中,你肯定或多或少接触过一些其它的技术,比如大数据、分布式缓存、分布式消息服务、分布式计算、软负载均衡等等。这些技术,你能精通任何一项,都将是你未来面试时巨大的优势,因此如果你对某一项技术感兴趣的话,这个时候可以深入去研究一下。这项技术不一定是你工作所用到的,但一定是相关的。

而且在研究一门新技术时,切忌朝三暮四。有的同学今天去整整大数据,搞搞Hadoop、hbase一类的东西。过不了一段时间,就觉得没意思,又去研究分布式缓存,比如redis。然后又过不了一段时间,又去研究分布式计算,比如整整Mapreduce或者storm。

结果到最后,搞得自己好像什么都会一样,在简历上大言不惭的写上大数据、分布式缓存、分布式计算都了解,其实任何一个都只是浮于表面。到时候面试官随便一问,就把你给识破了。

一定要记住,作为一个程序猿,平日里所接触的技术可能会很多,但是想要让一门技术成为你的优势,那么一定是你对这门技术的了解强过绝大多数人才行。

因此在这个阶段,你就不能再简单的去学习前3年的内容了,虽然前面的学习如果还不够深入的话依旧要继续,但这个时候你应该更多的考虑建立你的优势,也可以称为差异性。

差异性相信不难理解,就是让你自己变得与众不同。你前面三年的学习足够你成为一名基本合格的Java开发者,但你离成为一名优秀的Java开发者还有很大的距离。

所谓优秀,即能别人所不能。而你前三年所学习的内容,是很多做过几年的Java开发都能够掌握的。那么为了让自己有差异性,你就需要另辟蹊径,找一个方向深入研究下去,以期在将来,你能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比如分布式计算领域的专家,大数据领域的专家,并发领域的专家等等。

此外,你除了建立你的差异性之外,还要去弥补你基础上的不足,直到现在,LZ都没有提及基础知识。原因是基础是很枯燥无味的,学的太早不仅容易懵逼,而且懵逼的同时还容易产生心理阴影,以至于以后再不想去研究这些基础。但基础又是你深入研究一些领域时所必须掌握的,比如你去研究分布式计算,你不懂算法你玩个毛毛?比如你去做分布式缓存,你对计算机系统的内存不了解,你如何去做缓存?

如果你的基础本来就非常强,那么恭喜你,相信你在之前的工作中已经充分体会到了这些基础对你的帮助。但LZ相信大部分人的基础都很薄弱,哪怕是科班毕业的人,很多人也不敢说自己当初的基础学的多么强大,比如算法、计算机系统原理、编译原理这些。

但是每个人时间都是有限的,而且这些基础的书籍每一本读下来,没个一年半载的,还真拿不下来,因此还是要有所抉择的。虽然艺多不压身,但问题是艺多是有代价的,是需要你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而LZ个人更赞成在同等代价的情况下获取最大的收获。

首先,LZ比较推崇的基础书籍有三本,分别是《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tcp/ip详解 卷一、二、三》,《数据结构与算法》。其中TCP/IP有三本书,但我们这里把这三本看成是一本大书。

这三本分别适合三种人,《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比较适合一直从事Java Web开发和APP后端开发工作的人群。《tcp/ip详解 卷一、二、三》比较适合做网络编程的人群,比如你使用netty去开发的话,那么就要对TCP/IP有更深入的了解。而《数据结构与算法》这本书,则比较适合做计算研究工作的人,比如刚才提到的分布式计算。

另外,LZ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适合,并不是其它两本对你就没有用。比如你做Java Web和APP后端开发,《tcp/ip详解 卷一、二、三》这本书对你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这里只是分出个主次关系而已,你要是时间足够的话,能把三本都精读那当然最好不过了。但如果时间有限的话,那么就先挑对你帮助最大的书去读。

理论上来讲,这一年你能把这三本其中一本精读下来,就已经非常厉害了。有了基础,有了前面的工作经验,你就可以去开拓属于你的领域了。

在这一年里,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领域,建立好自己的优势,制造出差异性。如果你对自己的领域不够清晰的话,随着你工作的时间日益增多,你接触的技术会越来越多,这个时候,你很容易被淹死在技术的海洋里,看似接触的技术越来越多,会用的也越来越多,但你毫无优势。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LZ,我也不知道我的领域是什么啊?怎么办呢?”

对于这种人,LZ只想说,“卧槽,这还问我?要不干脆我替你学习得了,好不好?”

第五部分:参加工作4年到5年的同学

经过前面一年的历练,相信你在自己所钻研的领域已经有了自己一定的见解,这个时候,技术上你应该已经遇到瓶颈了。

这个时候不要着急提高自己的技术,已经是时候提高你的影响力了,你可以尝试去一些知名的公司去提高你的背景,你可以发表一些文章去影响更多的人。当然,你也可以去Github创建一个属于你的开源项目,去打造自己的产品。这次的开源项目不同于之前的造轮子,你这个时候是真的要去尽量尝试造出来真正对别人有价值的轮子。

技术学到这个阶段,很容易遇到瓶颈,而且往往达到一定程度后,你再深入下去的收效就真的微乎其微了,除非你是专门搞学术研究的。然而很可惜,大部分程序猿做不到这一步,那是科学家做的事情。

这个时候提高影响力不仅仅是因为技术上容易遇到瓶颈,更多的是影响力可以给你创造更多的机会。程序猿在某种程度上和明星很像,一个好的电视剧和电影就可以成就一批明星,程序猿有的时候也是,一个好的项目就可以成就一群程序猿。

比如国内几个脍炙人口的项目,像淘宝、支付宝、QQ、百度、微信等等。这每一个项目,都成就了一批程序猿。LZ敢说,这里面任何一个项目,如果你是它的核心开发,光是这样一个Title,就已经是你非常大的优势。更何况还不止如此,Title说到底也是个名头,更重要的是,这种项目在做的时候,对你的历练一定也是非常给力的。

而你如果想要参与这样的项目,除了靠运气之外,影响力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比如你在分布式计算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如果有什么好的关于分布式计算的项目,对方就很可能会邀请你。就算人家不邀请你,你自己主动去面试的时候,对方如果知道你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也肯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而这个作用,甚至可能会超过你现在的技术能力。

所以,在这个阶段,你最大的任务是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为自己未来的十年工作生涯那一天做准备。如果你能够靠你的影响力和以前积累的技术,参与到一个伟大的项目当中,那么你后面的五年也就有着落了。

最后本博主有一个小福利,提供给大家一个java设计模式精讲的视频,讲的不错。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6X6ODefhnFOsK3jHsGN_ag
提取码:db3u

祝你们终有所成~ 走上巅峰~

注:文章原作者看到这篇博客请联系我标注原作者,支持原创~感谢您当时的分享!

有不少的同学发信给我,和我探讨java的自学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毕竟有很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参加培训。我试着给出自己的见解,抛砖引玉吧。 这个路线图是给那些为了就业的准备的,如果只是兴趣,不一定照这个走。 这里只是讲了路线图,关于路线中的各个阶段,学到什么程度,如何学习等,可以参考后面的JAVA自学之路 七:《路线图明细》。 首先要学JavaSE,这是无庸置疑的。 与此同时,是的,与此同时,和JavaSE的学习同步,建议大家研究一下数据结构与算法。 在这儿之后,你可以选择向J2ME、或者Java GUI、Socket编程等方向努力,但是通过第一篇的办法,你可以很容易就将这方向过滤掉(永远不要忘了我们是为了就业),好吧,暂时和它们诀别,还是向着J2EE的方向前进吧。 在JavaSE完成之后,可以试着完成一些小项目,同时关注一下设计模式的内容,不必强求自己能够完全掌握各种细节,往前走吧。 掌握一种编程工具,比如说Eclipse。 数据库,可以选择使用Oracle或者MySQL开始 。 JDBC,用Java连接数据库。 可以选择在这个地方切入Hibernate,也可以选择在Struts 之后。 HTML CSS JavaScript,这些东西是做web项目必需的内容 。 Servlet JSP,服务器端必需。 XML AJAX,新的流行趋势不能不了解。 作一些小项目吧。比如BBS、留言系统、学籍管理、商城等等,随便着一些业务逻辑比较简单的来做一做。 Struts,MVC的典型应用 Hibernate,OR Mapping的典范之作。 Spring IOC + AOP, 面向对象 + 面向切面,完善的旅程。 把以前自己的小项目加入Struts、Spring、Hibernate的元素吧。 去研究各种商业项目的业务逻辑吧,才能在你的简历中加入浓重的一笔。 EJB3.0,java在走了很多弯路后的回归之作,值得研究。 SOA,业界铁定的未来趋势,要紧紧跟随。 在后面,我会告诉你每一步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 JAVA自学之路 三:要动手 无论如何,请坚持不懈的动手实验! 学习Java要动手,仅仅是看和听是不能够学好编程的。总有同学来信问我们这样的问题,说:"老师我看了视频了,可是怎么一动手就没有任何思路呢?" 对此,我一般都会说不要着急,如果你只是看了视频就想行云流水的话,那老师这些年的锻炼真是白费了,这么多年的苦练才能略有些行云流水的感觉,你一朝一夕就想自己能够达到,不是太奢侈了吗 作为编程的过来想一下,当年自己学编程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有思路的呢?至少也是照猫画虎画了一段时间之后吧,我本是在某一个领域画虎画了上万行代码的时候才慢慢有自己思路的。就像写作文,要有自己思路总是一般来说要经过几个阶段,首先学习词汇,然后学习造句,然后大量阅读别的文章,自己模仿着写一些,逐渐的经验积累,才能形成自己的思路。学编程,恐怕也得慢慢的来吧,只是看一看、听一听视频,是不足以学好编程的。 所以,动手吧,跟着做,一行一行的跟着敲,一个项目敲完了,比如坦克,再试着加一些自己的功能,按照自己的思路敲一些代码,收获远比干听大的多。 如果遇到,暂时对于一些思路不能理解的同学,我一般都会劝告说,动手写,先写代码,量变会引起质变的。而这种质变的确发生过不少次。 提醒一句,要理解代码思路之后再跟着敲 ,背着敲,千万不要左边摆着别的程序,右边自己一个一个子母的写,这就不再是程序员了,成了打字员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所以:别问那么多,别想那么多,动手写吧。 JAVA自学之路 四:要事为先 对待生的任何事情都要:抓大放小,要事为先 对于一个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javajava无疑是庞大的,似乎每个领域都可以拓展开来都是一片开阔地,每一个领域要想深入接触到每一个细节所耗费的精力都是巨大的。这个时候大家都胸怀壮志,两眼发光的盯着每一个崭新的知识点,遇见了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恨不得抠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难道这有什么不对吗? 我的意见是,没什么大毛病,但是学习效率太低了!我们推荐的学习方式是,抓大放小,要事为先。 比如说学习J2SE的时候,学到GUI这一章,有的同学认为,既然学到这儿了,我们去把SWING细细的了解一遍吧;还有的同学,遇到了在Linux下的Shell编程,就恨不得把Shell先学成专家才肯,或者是才敢,继续往下学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一本书的上册没有学好,觉着下册心里也没底儿,甚至非要把上册复习一遍才敢继续学习。如果你也是这样,要去看看心理医生啦,没准儿会有洁癖的毛病。 任何事情都要追求完美才敢继续往后进行,是一种性格缺陷 大胆的放弃一些东西吧,有失才有得,把自己有限的、宝贵的精力用在对于就业直接相关的地方,这才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等你参加工作,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动力和经济基础,有时间有精力闲的没事儿干的时候,再去研究那些其它吧。 曾经有一个故事,说得是产能和产量的关系。 一个喜欢读书,读了一辈子,无所不通,这时候要做任何工作都可以,他的产能到了极致,但是,他老了,即便每天产出大量的东西也不能维持多久了,一辈子的产量并没有多少。 另一个直接工作,忙,天天在机器旁日复一日,做了一辈子,没时间学习和进修,可以想象,产量能有多大呢。 的一生,要锻炼产能,也要及时产出,引擎要转,也要停下来加油,这两者平衡的越好,你的贡献和产量就会越大。如果钻研的东西和产能目标(或者说近期的产能目标)无关的话,要舍得放手。 所以,对于SWING,暂时先扔在一边吧。 对于shell,对于各种协议过于详细的细节,对于喜欢的游戏编程,对于javascript各种华而不实的效果,都暂时和它们分别吧。一切和我们的直接工作目标关联不大的东西,扔在一边或者弄清楚到足够支持下一步的学习就可以了。 那这样岂不是妨碍我成为通晓各种细节的高手了吗? 我一向不认为一个掌握了很多很多知识点的细节就是高手了,一个如果告诉你,回字有四种写法,你会认为他是高手吗? 毫不客气的说,现在我们所教授的所有知识细节在网上或书中都可以找到,只要你肯花时间花精力去动手试,去钻研,没有什么不能掌握的。struts、spring你能掌握吗?当然能!但是如果把时间花在spring的各种细节的研究上,花在研究中国企业应用不广泛地的spring mvc上,这个精力就太浪费了,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谁愿意整天泡在细节的蜘蛛网中挣扎不出来呢?谁愿意天天经历风雨却总是不能见到彩虹呢? 盖房子,要先建骨架,再谈修饰。 画山水,要先画结构,再谈润色。 认识一台结构复杂的机器,应该首先认清楚脉络,然后再逐步认识每一个关节。 为了应付从小学到大学的考试,我们背了各种各样的不应该提前掌握的细节,同时也养成了见到细节就抠的学习习惯。而现在,是到改改的时候了。 请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吧。 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作项目上面,花在写作品以及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面吧,这是迈向高手的正确的而且快速的方向。 我一直不认为一个课程提供了很多很多的细节就是优秀的价值高的课程了,掌握必要的细节,这个不含糊,至于其他,或者通过视频给出(这样可以给出更多的细节,但是不占上课时间,课上只讲重要的、必要的细节知识),或者在掌握了自学的能力后自己能够查出,这才是正途。 当你看书到某个地方暂时不理解的时候的,暂时放手吧,追求一些行云流水、自然而然的境界吧,只是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不要被大路旁边的支根末节干扰了你前进的行程,项目,真实的项目,这才是目的,就在不远的前方。 陶渊明读书,叫做“不求甚解”,但他是大诗。 诸葛亮读书,总是“观其大略”,但他是大政治家。 作研究的,是在确定了方向之后才详细的研究深入的东西。 到了庐山,脉络形状扔在一边,盯着一棵棵小草、一粒粒石子的看,怎么样才能识得“真面目”? 作为应用型的才,是研究回字的n种写法还是抓紧时间向着主要应用的方向努力,请自己作出抉择。 以项目驱动自己的学习吧,当把握了技术的脉络之后再去补充细节的研究,是正途。 这辈子就不研究其他的方向了吗? 当然要研究!但是在将来合适的时间再说吧。 所以,抓大放小,要事为先! 那么,在JAVA的这些课程中,哪些才是大,才是要事呢?请继续读下去。 JAVA自学之路 五:问题解决之道 既然是学习,就不可能不遇到问题。 既然是自学,就没有方便的和老师探讨的机会。 那么,遇到问题之后,环境配不通,程序调不过,运行不正常,遇见这些恼的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要恭喜你,遇见问题,意味着你又有涨经验的机会了,每解决一个问题,你的JAVA经验值就应该上升几百点,问题遇到的越多,知识提升的越快。 但是总是解决不了也是很恼的,怎么办呢? 我一般要求我们的学生都是这样来进行的。 当你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 1:要仔细的观察错误的现象,是的,要仔细 有不少同学的手非常快,在编译一个程序的时候,报了一大堆的错误,扫了一眼之后就开始盯着代码一行一行的找,看清什么错误了吗?没有!有的时候安装软件出问题了,一个对话框弹出来说出错了,马上举手问老师:“不得了了,出错了,出错了”。 “什么错误?” “还没看呢?” 这都是典型的不上心的方法!请记住,学习编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自己首先要重视,要用心才可以。 在开发中,仔细观察出错信息,或者运行不正常的信息,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 读清楚了,才能在以后的步骤中有的放矢,哭了半天,总要知道哭的是谁才成。 这里又分三种情况: A:错误信息读懂了,那么请进入2步:要仔细思考问题会出在哪些环节 B:没读懂,愣是一点没看懂,进入第4步吧:google C:读了个半懂,有些眉目但是不太能确定,第2步和第4步结合着来。 2:要仔细思考问题会出在哪些环节(重要) 当你读懂了一个问题之后,要好好的思考这个问题可能会在哪些环节上出错。 一辆汽车从总成线上下来,车门子关不上! 哪错了?你怎么查? 当然是顺着生产线一站一站的查下来。 程序也是一样的,也是一系列语句完成后产生的结果。 写一个网络程序,总是发现服务器端打印不出接收的数据,有几个环节会出错? 仔细分析这个现象的环节: 客户端产生数据->按“发送”按钮->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后打印 这几个环节都有可能会出错: 有可能客户端根本就没产生数据,有可能发送按钮按下去后根本就没发出去,或者发出去的不是你产生的东西,或者根本就没连接网络,或者发送出去服务器没有接收到,或者接收到之前就打印了等等等等。 学着去这样仔细的分析程序的环节和这些环节可能会产生的问题,你的经验值定然会大幅度快速的提升,这样做很累,但是一件事情如果做下来一点都不累的话,这个东西还有价值吗? 在网页A输入了一个的名字,提交到B,首先存储到数据库,然后再读出来,发现乱码!怎么办?当然是分析环节: 客户输入->HTTP发送->B接收->存储到数据库->读出->展现到网页 每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怎么才能知道哪里出的问题?继续往下读。 3:如何定位错误(重要)分析清楚有哪些环节之后,下一步就是定位到底什么环节出错了。 定位有以下三种办法: A 打印输出,比如java的System.out.println(),比如js的alert(),这种办法常用,必须掌握 B Debug,可以参考我们的视频《坦克大战》,详细讲了Eclipse的调试。 C 删掉一部分调试一部分,也就是去掉一部分的功能,做简化,然后调试剩下的功能,JSP和JavaScript常用。 4:如果还不行,google吧 还查不出来?恭喜你,你遇到的错误是值得认真对待的错误,是会影响你学习生涯的错误,问一下google或者百度吧。照着下面的方法查查看。 一般来讲,搜索引擎可以搜到各种知识点,我曾经跟同学们开玩笑说:“学会了怎么google或者baidu,其实没必要跟老师学了,自己全都搞懂了,尚学堂是没必要来的。”当然,只是玩笑,培训的作用有三个: A:系统化知识 B:真实项目锻炼经验 C:少走弯路,节省时间 不知不觉开始做广告了,请原谅,处其位谋其事,总得为尚学堂说点什么:) 言归正传,如何查搜索引擎? 先精后粗,首先先进行尽量精确的查找,比如一个错误,SocketException,你怀疑它是在connect()方法出的问题,那么当然是选这样的关键词java connect SocketException 先中后英,本着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想法,练习英文还是先放在一边吧,首先应该在中文网页中查询,还不行的话,搜索英文的吧,最近的尚学堂课程中会带大家阅读英文的书籍。有很多东西就像一层窗户纸,远看灰蒙蒙怪唬的,你壮着胆子一捅,它就破了。阅读英文的书籍就是如此,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宁可在沙场上战死,也不能被吓死不是吗:) 信息筛选,搜索出来的结果不见得能够完全匹配,建议大家多阅读前几页的搜索结果,多打开几个网页看看,不过,我的经验是超过3页一般就没意义了,所以超过3页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或许应该调整一下关键词,或者放粗整个搜索的结果了。 经常的进行知识难点的查询,如果一个问题牵扯的面比较广,就干脆到网上搜索一些相关的专题,比如“java 乱码 mysql” “oracle 创建用户”等等,如果有必要,不要犯懒,勤动手写一些小小的测试程序,来弄明白知识点的细节。这也是涨知识的重要的途径。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