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者对象
继承自UIResponder的对象称之为响应者对象。UIApplication、UIWindow、UIViewController和所有继承UIView的UIKit类都直接或间接的继承自UIResponder。UIResponder一般响应以下几种事件:触摸事件(Touch Event)、运动事件(Motion Event)和远程控制事件(Remote-Control Event)。
响应者链
由多个响应者组合起来的链条,就叫做响应者链。它表示了每个响应者之间的联系,并且可以使得一个事件可选择多个对象处理。
事件的产生和传递
1、当你点击了屏幕产生了一个触摸事件,运行循环(Runloop)会将触摸事件放到UIApplication管理的任务队列中。
2、UIApplication将处于任务队列最前面的事件向下分发。通常先发送事件给UIWindow。
3、UIWindow会在视图层次结构中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视图来处理触摸事件。
如何找到事件的响应者?
// 此方法返回的View是本次点击事件需要的最佳View
- (UIView *)hitTest:(CGPoint)point withEvent:(UIEvent *)event;
// 判断一个点是否落在范围内
- (BOOL)pointInside:(CGPoint)point withEvent:(UIEvent *)event;
- 寻找事件的最佳响应视图是通过对视图调用hitTest和pointInside完成的
- hitTest的调用顺序是从UIWindow开始,对视图的每个子视图依次调用,子视图的调用顺序是从后面往前面,也可以说是从显示最上面到最下面
- 遍历直到找到响应视图,然后逐级返回最终到UIWindow返回此视图
实例
[ViewA addSubview:ViewB];
[ViewA addSubview:ViewC];
[ViewB addSubview:ViewD];
[ViewB addSubview:ViewE];
点击了viewE
1.A 是UIWindow的根视图,首先对A进行hitTest:withEvent:
2.判断A的userInteractionEnabled,如果为NO,A的hitTest:withEvent返回nil;
3.pointInside:withEvent:方法判断用户点击是否在A的范围内,显然返回YES
4.遍历A的子视图B和C,由于从后向前遍历,因此先查看C,调用C的hitTest:withEvent方法:pointInside:withEvent:方法判断用户点击是否在C的范围内,不在返回NO,C对应的hitTest:withEvent: 方法return nil;再查看B,调用B的hitTest:withEvent方法:pointInside:withEvent:判断用户点击是否在B的返回内,在返回YES
5.遍历B的子视图D和E,从后向前遍历,先查看E,调用E的hitTest:withEvent方法:pointInside:withEvent:方法 判断用户点击是否在E的范围内,在返回YES,E没有子视图,因此E对应的hitTest:withEvent方法返回E,再往前回溯,就是B的hitTest:withEvent方法返回E,因此A的hitTest:withEvent方法返回E。
至此,点击事件的第一响应者就找到了。
如果hitTest:withEvent: 找到的第一响应者view没有处理该事件,那么事件会沿着响应者链向上传递->父视图->视图控制器,如果传递到最顶级视图还没处理事件,那么就传递给UIWindow处理,若window对象也不处理->交给UIApplication处理,如果UIApplication对象还不处理,就丢弃该事件。
注意:控件不能响应的情况
- userInteractionEnabled = NO
- hidden = YES
- 透明度 alpha 小于等于0.01
- 子视图超出了父视图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