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信息基础设施:灾害中的合作
1 新兴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问题
新兴信息基础设施具有多样性,但同时需要解决互操作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是组织层面的难题,也是技术层面的挑战。不同国家和大公司之间就标准达成一致需要时间,且成功程度不一。
网络攻击已从出于好奇或恶意的罕见事件,演变为经济和政治武器。尽管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有许多难题待解。一方面是新威胁不断出现,另一方面是系统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实现弹性或可靠性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经验表明两者都不可或缺。主动保护措施包括硬件冗余、纵深防御、多样化和主动复制、透明软件恢复等。被动机制则需应对无法预防的事件,其中入侵检测系统是主要研究领域之一,研究人员试图在检测重大入侵的同时,避免产生大量误报。
2 研究展望
关键基础设施建模研究在未来多年仍将是活跃领域。建模可在多个层面进行,从机场连接模型到基于通用图的资源流分析等。未来会有更多此类研究,模型将更详细,有望开发出优秀工具进行管理。例如专注于电力基础设施的 CRUTIAL 项目。
未来几年,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和可靠性将有广泛解决方案。欧洲启动了多个项目,如 DIESIS 提供电子基础设施模拟平台,FORWARD 带来安全威胁态势、检测和预防的集体知识,WOMBAT 创建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实时威胁库。
解决方案还应涵盖向更分散、异构网络的迁移。例如 P2P 技术与移动自组织场景的融合,HIDENETS 项目就涉及多跳车载网络。
在国防领域,从传统静态无线电平台向可重构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技术系统的迁移是应对异构性的一种方式。这种转变不仅能节省资金,还能使采用国在国际灾害救援等跨国合作中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