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 | IPv6 来了,哪些行业会发生美好的改变?

阿里巴巴全面应用IPv6,淘宝、天猫等应用成为国内首批落地IPv6技术的APP。阿里云推出全栈IPv6技术解决方案,覆盖200多种行业场景。IPv6解决IPv4地址资源枯竭问题,支撑海量物联网设备接入,实现万物互联。

亲爱的童鞋们,大家好!

我是沉迷技术不能自拔的阿里妹

今天来陪你一起唠点事儿~



640?wx_fmt=png


这几天,阿里妹被一条朋友圈刷屏了:


近日,阿里巴巴宣布已全面应用IPv6,淘宝、天猫、优酷以及高德地图等多个用户过亿的应用成为国内首批落地IPv6技术的APP。


640?wx_fmt=jpeg


作为国内首个全面支持IPv6的云厂商,阿里云上已推出全栈IPv6技术解决方案,面向工业、金融、能源、传媒、车联网等200多种行业场景完成了输出落地。自2018年6月以来,阿里云DNS 的IPv6日查询量呈现爆发态势,同比增长了600倍。


640?wx_fmt=png


有一些童鞋不晓得什么是IPv6,在这做个小科普: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其中Internet Protocol译为“互联网协议”。IPv6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据说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网址。


640?wx_fmt=jpeg


国家对IPv6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目前已明确指出,到2018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2亿,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不低于20%,到2020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超过50%,新增网络地址不再使用私有IPv4地址,到2025年末,我国IPv6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


又有童鞋举手提问了:为什么已经有4了,还要来个6呢?


640?wx_fmt=jpeg


根据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人口统计,世界总人口数已达75亿左右,但第四版互联网连接协议(以下简称IPv4)能提供的有效IP地址仅有43亿个。当IPv4地址资源逐渐耗尽,下一代互联网连接协议的升级已成当务之急。


从技术和市场角度来看,随着5G、IoT、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万物互联时代即将到来,随之而来的是海量的终端设备接入需求,目前IPv4地址空间已不足以支撑未来发展要求,由于IPv4地址的枯竭,其交易价格也在不断攀升,各相关企业也有实际的IPv6升级需求。


随着数字经济兴起,物理世界将会进一步被数字化,城市大脑、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汽车等智能终端数量将会迅速增长。这更需要IPv6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赋予一个网址,让每一个消防栓和路灯都能够变成一个智慧终端。


640?wx_fmt=jpeg


原来IPv6这么666!

具体来说,

它对各行各业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从应用层面来说,公有云外卖可以支撑公网地址“无限”消耗,可以支撑海量的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


比如,网友二胖就开了脑洞——“找不到袜子的时候,最想做的就是袜子打电话,问问它们现在在哪浪呢。等真到了每粒沙子都能拥有IP的时候,万物相连也就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有了IPv6,妈妈再也不怕我丢袜子了。)


640?wx_fmt=gif


再比如,目前大量用户使用NAT翻译,IPv6时代将使用唯一IP地址资源,根据IP可溯源到用户、终端,用于精准识别。 这种情况下,网络诈骗以及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就无所遁形。


当然IPv6的影响远不止这些。所以今天我们要聊的主题就是——

在你眼里,

IPv6 将会给哪些行业,

带来什么样美好的改变?


一起在留言区聊聊吧!


640?wx_fmt=jpeg


期待各种脑洞大开的精彩留言。u1F61D.png阿里妹将选出5位最油菜花的同学,送出精致的阿里技术限量礼包(内含精选图书、神秘周边)。

截止日期:12月18日


640?wx_fmt=gif

你可能还喜欢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640?wx_fmt=jpeg

阿里玄难:面向不确定性的软件设计几点思考


640?wx_fmt=jpeg

早讯 | 阿里已全面应用 IPv6;连任 Java 组织席位;全球数学大赛决赛开战



640?wx_fmt=jpeg

关注「阿里技术」

把握前沿技术脉搏

<think>我们正在讨论IPv6地址类型标志,这些标志通常用于编程中(例如在C语言的套接字编程)来检查IPv6地址的属性。根据提供的引用和之前的上下文,我们来解释这些标志的含义: 1. **IPV6_ADDR_MULTICAST**: - 表示该地址是IPv6组播地址。 - IPv6组播地址的前缀是`ff00::/8`(即第个字节为0xff)。 - 例如,`ff02::1`(所有节点链路本地组播地址)就会触发此标志。 - 在引用[2]中提到了`IN6_IS_ADDR_MC_SITELOCAL`,它是判断站点本地组播地址的宏,而组播地址的通用判断就是`IPV6_ADDR_MULTICAST`。 2. **IPV6_ADDR_LOOPBACK**: - 表示该地址是IPv6的回环地址。 - IPv6的回环地址是`::1`(即全0除了最后位是1)。 - 在引用[3]中提到了`in6addr_loopback`变量,它被初始化为回环地址(`::1`)。 3. **IPV6_ADDR_COMPATv4**: - 表示该地址是IPv4兼容的IPv6地址(现在已弃用)。 - 这种地址的形式是`::ipv4-address`,例如`::192.0.2.128`(但注意,这种表示法在RFC4291中已经废弃)。 - 另种类似的标志是`IPV6_ADDR_MAPPED`,它用于IPv4映射的IPv6地址。 4. **IPV6_ADDR_MAPPED**: - 表示该地址是个IPv4映射的IPv6地址。 - 这种地址用于在IPv6环境下表示IPv4地址,其格式为`::ffff:ipv4-address`,例如`::ffff:192.0.2.128`(即低32位是IPv4地址)。 - 这种地址通常用于在双栈系统中,将IPv4地址表示为IPv6地址的形式。 5. **IPV6_ADDR_SITELOCAL**: - 表示该地址是IPv6站点本地地址(已弃用,被唯本地地址ULA取代)。 - 站点本地地址的前缀是`fec0::/10`(即前10位是`1111111011`,也就是`fec0`到`feff`)。 - 注意:在RFC3879中,站点本地地址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唯本地地址(ULA,`fc00::/7`),但为了向后兼容,可能仍会识别。 - 引用[2]中提到了`IN6_IS_ADDR_MC_SITELOCAL`,这是用于组播的站点本地作用域,而`IPV6_ADDR_SITELOCAL`通常用于单播。 这些标志通常通过宏定义在头文件中(如`<netinet/in.h>`),用于检查IPv6地址(`struct in6_addr`)的属性。 ### 补充说明: - **组播地址的进步分类**:组播地址还可以根据作用域(scope)进步分类,如链路本地(`ff02::/16`)、站点本地(`ff05::/16`)等。引用[2]中的`IN6_IS_ADDR_MC_SITELOCAL`就是检查组播地址的作用域是否为站点本地(scope值为5)。 - **特殊地址**:未指定地址(`::`)和回环地址(`::1`)是特殊的单播地址。 - **唯本地地址(ULA)**:虽然站点本地地址被废弃,但当前ULA地址(`fc00::/7`,通常使用`fd00::/8`)并没有个单独的标志(如`IPV6_ADDR_ULA`),可能需要通过前缀判断。 ### 编程示例: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这些宏来检查地址类型。例如: ```c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void check_address(const struct in6_addr *addr) { if (IN6_IS_ADDR_MULTICAST(addr)) { printf("This is a multicast address.\n"); } if (IN6_IS_ADDR_LOOPBACK(addr)) { printf("This is the loopback address.\n"); } if (IN6_IS_ADDR_SITELOCAL(addr)) { printf("This is a site-local address (deprecated).\n"); } // 注意:对于兼容IPv4和映射地址,通常有专门的宏 if (IN6_IS_ADDR_V4COMPAT(addr)) { printf("This is a IPv4-compatible IPv6 address (deprecated).\n"); } if (IN6_IS_ADDR_V4MAPPED(addr)) { printf("This is a IPv4-mapped IPv6 address.\n"); } } ``` ### 总结表格: | 标志 | 含义 | 示例地址 | |------|------|----------| | `IPV6_ADDR_MULTICAST` | IPv6组播地址 | `ff02::1` | | `IPV6_ADDR_LOOPBACK` | IPv6回环地址 | `::1` | | `IPV6_ADDR_COMPATv4` | IPv4兼容地址(已废弃) | `::192.0.2.1`(已废弃) | | `IPV6_ADDR_MAPPED` | IPv4映射地址 | `::ffff:192.0.2.1` | | `IPV6_ADDR_SITELOCAL` | 站点本地地址(已废弃) | `fec0::1` | 注意:在实际编程中,宏的名称可能略有不同(如`IN6_IS_ADDR_MULTICAST`对应`IPV6_ADDR_MULTICAST`标志的判断),但含义相同。 ### 相关问题 1. 如何在程序中判断IPv6地址是否是唯本地地址(ULA)? 2. IPv4映射地址在双栈系统中有哪些实际应用? 3. 为什么IPv4兼容地址(IPv4-compatible)被废弃?替代方案是什么? 4. 站点本地地址(Site-Local)被废弃后,替代方案是什么?</think>### IPv6 地址类型标志详解 IPv6地址类型标志用于编程中识别地址的特定属性,主要定义在`<netinet/in.h>`头文件中。以下是各标志的含义及技术细节: #### 1. **`IPV6_ADDR_MULTICAST`** - **含义**:标识地址为IPv6组播地址 - **技术特征**: - 前缀为`ff00::/8`(首字节=0xFF)[^1][^2] - 地址结构:`8位固定前缀(ff) | 4位标志位 | 4位作用域 | 112位组ID` - 作用域示例: - `1`:接口本地(如`ff01::1`) - `2`:链路本地(如`ff02::1`,所有节点组播) - `5`:站点本地(`IN6_IS_ADDR_MC_SITELOCAL`检测此范围)[^2] - **编程应用**: ```c if (IN6_IS_ADDR_MULTICAST(&addr)) { // 处理组播逻辑 setsockopt(sock, IPPROTO_IPV6, IPV6_JOIN_GROUP, ...); } ``` #### 2. **`IPV6_ADDR_LOOPBACK`** - **含义**:标识IPv6回环地址 - **技术特征**: - 固定地址`::1/128`[^1][^3] - 等效于IPv4的`127.0.0.1` - 内核初始化变量`in6addr_loopback`存储此值[^3] - **编程应用**: ```c struct in6_addr loopback = IN6ADDR_LOOPBACK_INIT; // 初始化宏[^3] ``` #### 3. **`IPV6_ADDR_COMPATv4`** - **含义**:IPv4兼容地址(**已废弃**) - **技术特征**: - 格式:`::192.0.2.1`(低32位为IPv4地址) - RFC 4291已弃用,改用`IPV6_ADDR_MAPPED` - **替代方案**: ```c // 现代方案使用映射地址 IN6_IS_ADDR_V4MAPPED(&addr); ``` #### 4. **`IPV6_ADDR_MAPPED`** - **含义**:IPv4映射地址(双栈通信) - **技术特征**: - 格式:`::ffff:192.0.2.1`(固定前缀`::ffff:0:0/96`)[^1] - 用于IPv6与IPv4互操作(如双栈Socket) - **编程应用**: ```c if (IN6_IS_ADDR_V4MAPPED(&addr)) { // 提取IPv4地址 struct in_addr ipv4 = addr.s6_addr32[3]; } ``` #### 5. **`IPV6_ADDR_SITELOCAL`** - **含义**:站点本地地址(**已废弃**) - **技术特征**: - 前缀`fec0::/10`(RFC 3879废弃)[^1] - 被唯本地地址(ULA, `fc00::/7`)取代 - **现代替代**: ```c // 检测ULA地址 (fc00::/7) if ((addr.s6_addr[0] & 0xFE) == 0xFC) { // ULA处理逻辑 } ``` ### 标志位关系图示 ```mermaid graph LR A[IPv6地址] --> B{首字节} B --> |0xFF| C[IPV6_ADDR_MULTICAST] B --> |::1| D[IPV6_ADDR_LOOPBACK] B --> |::ffff:0:0/96| E[IPV6_ADDR_MAPPED] B --> |fec0::/10| F[IPV6_ADDR_SITELOCAL 废弃] ``` ### 编程注意事项 1. **作用域处理**: 链路本地地址(`fe80::/10`)需指定接口: ```c connect(sock, &addr, sizeof(addr)); // 错误! // 正确方式:使用带%的地址 fe80::1%eth0 ``` 2. **组播控制**: 通过Socket选项管理组播行为[^3]: ```c setsockopt(sock, IPPROTO_IPV6, IPV6_MULTICAST_HOPS, &ttl, sizeof(ttl)); ``` ### 相关问题 1. 如何在Linux内核中实现`IN6_IS_ADDR_MULTICAST`的检测逻辑? 2. IPv4映射地址(`::ffff:0:0/96`)在双栈系统中有哪些实际应用场景? 3. 为什么站点本地地址(`fec0::/10`)被废弃?替代方案是什么? 4. 组播地址的作用域(Scope)字段如何影响路由行为? [^1]: IPv6地址类型与特殊地址定义 [^2]: 组播地址作用域检测宏 [^3]: IPv6套接字编程常量与初始化方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