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件总结:
1.关于"文件“概念?
文件是计算机中一种基本的数据存储形式,在实际存储数据时,如果对于数据的读写速度要求不是很高,存储的数据量不是很大时,使用文件作为一种持久数据存储的方式是比较好的选择
2. 文件的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绝对路径:
是指书写文件的完整路径,例如d:\java\Hello.java,该路径中包含文件的完整路径d:\java以及文件的全名Hello.java
优缺点:
使用该路径可以唯一的找到一个文件,不会产生歧义。但是使用绝对路径在表示文件时,受到的限制很大,且不能在不同的操作系统 下运行,因为不同操作系统下绝对路径的表达形式存在不同
相对路径:
是指书写文件的部分路径,例如\test\Hello.java,该路径中只包含文件的部分路径\test和文件的全名Hello.java,部分路径是指当前路径下的子路径,例如当前程序在d:\abc下运行,则该文件的完整路径就是d:\abc\test
优缺点:
使用这种形式,可以更加通用的代表文件的位置,使得文件路径产生一定的灵活性。
3. File类
在java.io包中设计了一个专门的类——File类。 在File类中包含了大部分和文件操作的功能方法,该类的对象可以代表一个具体的文件或文件夹,所以以前曾有人建议将该类的类名修改成FilePath,因为该类也可以代表一个文件夹,更准确的说是可以代表一个文件路径。
4. 文件的创建
createNewFile方法 :
File file=new File("hello.txt");
if(!file.exists())
{
//创建文件
boolean b=file.createNewFile();
System.out.println(b);//true
}
4. 文件的删除
File file2=newFile("fos.txt");
if(file2.exists())
{
//删除一个文件
// file2.delete();
file2.deleteOnExit();//在程序退出的时候删除
}
5. 文件判断是否存在
exists方法
public boolean exists()
该方法的作用是判断当前文件或文件夹是否存在。
6. 文件或文件夹的绝对路径
getAbsolutePath方法
public String getAbsolutePath()
该方法的作用是获得当前文件或文件夹的绝对路径。例如c:\test\1.t则返回c:\test\1.t。
7. 当前文件或文件夹的名称......
System.out.println(myFile.getName());//取得文件名称的方法
System.out.println(myFile.getPath());//取得文件路径的方法
System.out.println(myFile.isAbsolute());//判断文件是否完整
System.out.println(myFile.getParent());//取得文件的根目录
System.out.println(myFile.exists());//判断文件是否存在
System.out.println(myFile.isDirectory());//判断是否是目录
System.out.println(myFile.isFile());//判断是否是文件
System.out.println(myFile.isHidden());//判断是否是隐藏文件
System.out.println(myFile.canRead());//判断是否可读
System.out.println(myFile.canWrite());//判断是否可写
8 创建目录和多级目录
File dir=new File("K:"+File.separator+"文件夹1");
booleansuccess=dir.mkdir();
System.out.println(success);//true
//创建多级目录
Filedirs=new File("K:/h1/h2/h3/h4");
booleansuccess2=dirs.mkdirs();
System.out.println(success2);
9. 判断文件是否是目录或文件
if(dirs.isDirectory())
{
System.out.println("dirs是目录");
}
System.out.println("是文件:"+dir.isFile());//false
//记住在判断是否是文件或者目录时,必须先判断文件封装是否存在,exists()判断
10. 判断是文件是否隐藏
if(dir.isHidden())
{
System.out.println("dir是隐藏文件");
}
11. listRoots()列出可用的文件根系统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lefile=new File("K:/");//机器盘符 File.listFiles();
File[] fils=file.listFiles();
for(File f:fils)
{
System.out.println(f.getName());
}
System.out.println("\n_____________\n");
File file2=new File("C:/");
//调用list()方法必须是一个目录,否则返回为空
String[] name=file2.list();//列出文件名称,包含隐藏文件
for(String s:name)
{
System.out.println(s);
}
}
12 删除一个带内容的目录,删除文件delete()
删除原理:
在wwindows中,删除目录是从里往外删除的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ledir=new File("K:/h1");
removeDirs(dir);
}
static void removeDirs(Filedir)
{
File[] files=dir.listFiles();
for(File file:files)//循环
{
if(file.isDirectory())//目录判断
{
removeDirs(file);//递归
file.delete();
}
else
{
file.delete();
}
}
}
13 .清空文件夹
//import java.io.*;
File delfilefolder=new File(%%1);
try {
if (!delfilefolder.exists()) {
delfilefolder.delete();
}
delfilefolder.mkdir();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清空目录操作出错");
e.printStackTrace();
}
14 读取文件
将文件中的数据读入程序,是将程序外部的数据传入程序中,应该使用输入流——InputStream或Reader。而由于读取的是特定的数据源——文件,则可以使用输入对应的子类FileInputStream或FileReader实现。
在实际书写代码时,需要首先熟悉读取文件在程序中实现的过程。在Java语言的IO编程中,读取文件是分两个步骤:1、将文件中的数据转换为流,2、读取流内部的数据。其中第一个步骤由系统完成,只需要创建对应的流对象即可,对象创建完成以后步骤1就完成了,第二个步骤使用输入流对象中的read方法即可实现了。
使用输入流进行编程时,代码一般分为3个部分:1、创建流对象,2、读取流对象内部的数据,3、关闭流对象。下面以读取文件的代码示例:
import java.io.*;
/**
* 使用FileInputStream读取文件
*/
public class ReadFile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声明流对象
FileInputStream fis =null;
try{
//创建流对象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e:\\a.txt");
//读取数据,并将读取到的数据存储到数组中
byte[] data = new byte[1024]; //数据存储的数组
int i = 0; //当前下标
//读取流中的第一个字节数据
int n = fis.read();
//依次读取后续的数据
while(n != -1){ //未到达流的末尾
//将有效数据存储到数组中
data[i] = (byte)n;
//下标增加
i++;
//读取下一个字节的数据
n = fis.read();
}
//解析数据
String s = new String(data,0,i);
//输出字符串
System.out.println(s);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try{
//关闭流,释放资源
fis.close();
}catch(Exception e){}
}
}
}
在该示例代码中,首先创建一个FileInputStream类型的对象fis: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e:\\a.txt");
这样建立了一个连接到数据源e:\a.txt的流,并将该数据源中的数据转换为流对象fis,以后程序读取数据源中的数据,只需要从流对象fis中读取即可。
读取流fis中的数据,需要使用read方法,该方法是从InputStream类中继承过来的方法,该方法的作用是每次读取流中的一个字节,如果需要读取流中的所有数据,需要使用循环读取,当到达流的末尾时,read方法的返回值是-1。
在该示例中,首先读取流中的第一个字节:
int n = fis.read();
并将读取的值赋值给int值n,如果流fis为空,则n的值是-1,否则n中的最后一个字节包含的时流fis中的第一个字节,该字节被读取以后,将被从流fis中删除。
然后循环读取流中的其它数据,如果读取到的数据不是-1,则将已经读取到的数据n强制转换为byte,即取n中的有效数据——最后一个字节,并存储到数组data中,然后调用流对象fis中的read方法继续读取流中的下一个字节的数据。一直这样循环下去,直到读取到的数据是-1,也就是读取到流的末尾则循环结束。
这里的数组长度是1024,所以要求流中的数据长度不能超过1024,所以该示例代码在这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流的数据个数比较多,则可以将1024扩大到合适的个数即可。
经过上面的循环以后,就可以将流中的数据依次存储到data数组中,存储到data数组中有效数据的个数是i个,即循环次数。
其实截至到这里,IO操作中的读取数据已经完成,然后再按照数据源中的数据格式,这里是文件的格式,解析读取出的byte数组即可。
该示例代码中的解析,只是将从流对象中读取到的有效的数据,也就是data数组中的前n个数据,转换为字符串,然后进行输出。
在该示例代码中,只是在catch语句中输出异常的信息,便于代码的调试,在实际的程序中,需要根据情况进行一定的逻辑处理,例如给出提示信息等。
最后在finally语句块中,关闭流对象fis,释放流对象占用的资源,关闭数据源,实现流操作的结束工作。
上面详细介绍了读取文件的过程,其实在实际读取流数据时,还可以使用其它的read方法,下面的示例代码是使用另外一个read方法实现读取的代码: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
* 使用FileInputStream读取文件
*/
public class ReadFile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声明流对象
FileInputStream fis =null;
try{
//创建流对象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e:\\a.txt");
//读取数据,并将读取到的数据存储到数组中
byte[] data = new byte[1024]; //数据存储的数组
int i = fis.read(data);
//解析数据
String s = new String(data,0,i);
//输出字符串
System.out.println(s);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try{
//关闭流,释放资源
fis.close();
}catch(Exception e){}
}
}
}
该示例代码中,只使用一行代码:
int i = fis.read(data);
就实现了将流对象fis中的数据读取到字节数组data中。该行代码的作用是将fis流中的数据读取出来,并依次存储到数组data中,返回值为实际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
使用该中方式在进行读取时,可以简化读取的代码。
当然,在读取文件时,也可以使用Reader类的子类FileReader进行实现,在编写代码时,只需要将上面示例代码中的byte数组替换成char数组即可。
使用FileReader读取文件时,是按照char为单位进行读取的,所以更适合于文本文件的读取,而对于二进制文件或自定义格式的文件来说,还是使用FileInputStream进行读取,方便对于读取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和操作。
读取其它数据源的操作和读取文件类似,最大的区别在于建立流对象时选择的类不同,而流对象一旦建立,则基本的读取方法是一样,如果只使用最基本的read方法进行读取,则使用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也是IO类设计的初衷,使得对于流对象的操作保持一致,简化IO类使用的难度。
程。
基本的输出流包含OutputStream和Writer两个,区别是OutputStream体系中的类(也就是OutputStream的子类)是按照字节写入的,而Writer体系中的类(也就是Writer的子类)是按照字符写入的。
使用输出流进行编程的步骤是:
1、建立输出流
建立对应的输出流对象,也就是完成由流对象到外部数据源之间的转换。
2、向流中写入数据
将需要输出的数据,调用对应的write方法写入到流对象中。
3、关闭输出流
在写入完毕以后,调用流对象的close方法关闭输出流,释放资源。
在使用输出流向外部输出数据时,程序员只需要将数据写入流对象即可,底层的API实现将流对象中的内容写入外部数据源,这个写入的过程对于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不需要专门书写代码实现。
在向文件中输出数据,也就是写文件时,使用对应的文件输出流,包括FileOutputStream和FileWriter两个类,下面以FileOutputStream为例子说明输出流的使用。示例代码如下:
import java.io.*;
/**
* 使用FileOutputStream写文件示例
*/
public class WriteFile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 = "Java语言";
int n = 100;
//声明流对象
FileOutputStream fos = null;
try{
//创建流对象
fos = new FileOutputStream("e:\\out.txt");
//转换为byte数组
byte[] b1 = s.getBytes();
//换行符
byte[] b2 = "\r\n".getBytes();
byte[] b3 = String.valueOf(n).getBytes();
//依次写入文件
fos.write(b1);
fos.write(b2);
fos.write(b3);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try{
fos.close();
}catch(Exception e){}
}
}
}
<pre name="code" class="java"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7.600000381469727px; ">该示例代码写入的文件使用记事本打开以后,内容为:
在该示例代码中,演示了将一个字符串和一个int类型的值依次写入到同一个文件中。在写入文件时,首先创建了一个文件输出流对象fos:
fos = new FileOutputStream("e:\\out.txt");
该对象创建以后,就实现了从流到外部数据源e:\out.txt的连接。说明:当外部文件不存在时,系统会自动创建该文件,但是如果文件路径中包含未创建的目录时将出现异常。这里书写的文件路径可以是绝对路径也可以是相对路径。
在 实际写入文件时,有两种写入文件的方式:覆盖和追加。其中“覆盖”是指清除原文件的内容,写入新的内容,默认采用该种形式写文件,“追加”是指在已有文件的末尾写入内容,保留原来的文件内容,例如写日志文件时,一般采用追加。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适合的形式,可以使用:
public FileOutputStream(String name, boolean append) throwsFileNotFoundException
只需要使用该构造方法在构造FileOutputStream对象时,将第二个参数append的值设置为true即可。
流对象创建完成以后,就可以使用OutputStream中提供的wirte方法向流中依次写入数据了。最基本的写入方法只支持byte数组格式的数据,所以如果需要将内容写入文件,则需要把对应的内容首先转换为byte数组。
这里以如下格式写入数据:首先写入字符串s,使用String类的getBytes方法将该字符串转换为byte数组,然后写入字符串“\r\n”,转换方式同上,该字符串的作用是实现文本文件的换行显示,最后写入int数据n,首先将n转换为字符串,再转换为byte数组。这种写入数据的顺序以及转换为byte数组的方式就是流的数据格式,也就是该文件的格式。因为这里写的都是文本文件,所以写入的内容以明文的形式显示出来,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存储的数据设定特定的文件格式。
其实,所有的数据文件,包括图片文件、声音文件等等,都是以一定的数据格式存储数据的,在保存该文件时,将需要保存的数据按照该文件的数据格式依次写入即可,而在打开该文件时,将读取到的数据按照该文件的格式解析成对应的逻辑即可。
最后,在数据写入到流内部以后,如果需要立即将写入流内部的数据强制输出到外部的数据源,则可以使用流对象的flush方法实现。如果不需要强制输出,则只需要在写入结束以后,关闭流对象即可。在关闭流对象时,系统首先将流中未输出到数据源中的数据强制输出,然后再释放该流对象占用的内存空间。
使用FileWriter写入文件时,步骤和创建流对象的操作都和该示例代码一致,只是在转换数据时,需要将写入的数据转换为char数组,对于字符串来说,可以使用String中的toCharArray方法实现转换,然后按照文件格式写入数据即可。
对于其它类型的字节输出流/字符输出流来说,只是在逻辑上连接不同的数据源,在创建对象的代码上会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是一旦流对象创建完成以后,基本的写入方法都是write方法,也需要首先将需要写入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转换为对应的byte数组/char数组,然后依次写入即可。
所以IO类的这种设计形式,只需要熟悉该体系中的某一个类的使用以后,就可以触类旁通的学会其它相同类型的类的使用,从而简化程序员的学习,使得使用时保持统一。
15 IO+Map结构的Properties
Properties是Hashtable的子类
也就是说它具备map集合的特点。而且它里面存储的键值对都是字符串
是集合中和IO技术相结合的集合容器
该对象的特点:可用于键值对形式的配置文件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Exception
{
setAndGet();
setAndGet();
loa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loadDemo()throws Exception
{
Properties prop=new Properties();
FileInputStream fis=new FileInputStream("info.txt");
//将流中的数据加载进集合
prop.load(fis);
System.out.println(prop);
prop.list(System.out);
}
/*
* 演示:如何将流中的数据存储到集合中
* 想要将info.txt中键值对数据存储到集合中
* 1. 用一个流和info.txt文件关联
* 2. 读取一行数据,将改行数据用"="进行分割
* 3. 等号左边作为键,右边作为值,存储到Properties集合中
*/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_1()throws IOException
{
BufferedReader br=new BufferedReader(newFileReader("info.txt"));
String line=null;
Properties prop=new Properties();
while((line=br.readLine())!=null)
{
String arr[]=line.split("=");
prop.setProperty(arr[0], arr[1]);
}
br.close();
}
//设置和获取元素
public static voidsetAndGet() throws Exception
{
Properties prop=new Properties();
prop.setProperty("张三","30");
prop.setProperty("李四","34");
System.out.println(prop);
String value=prop.getProperty("张三");
System.out.println(value);
Set<String> names=prop.stringPropertyNames();
for(String s:names)
{
System.out.println(s);
}
//保存文件
prop.save(newFileOutputStream("info.txt"),null);
}
16 Properties计数器
用于记录应用程序运行的次数
如果使用次数一到,那么给出提示
很容易想到计数器
可是该计数器定义在程序中,随着程序的运行,程序退出,该计数器也
建立一个配置文件,记录该软件的使用次数
配置文件采用键值对,并操作数据,键值对数据时map集合,
数据时以文件存储,使用io技术,map+io就是propertie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Propertiesprop=new Properties(); //实例化
Filefile=new File("count.ini");
if(!file.exists())
{
file.createNewFile();//为空就创建
}
FileInputStreamfis=new FileInputStream(file);
//将流中的数据读取到properties中
prop.load(fis);
intcount=0;
Stringvalue=prop.getProperty("time");//获取指定键值的值
if(value!=null)
{
count=Integer.parseInt(value);
if(count>=5)
{
System.out.println("你使用次数已到,拿钱");
return;
}
}
count++;
prop.setProperty("time",count+"");//重新设置值
FileOutputStreamfos=new FileOutputStream(file);
prop.store(fos,null);//保存进文件
fos.close();
fis.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