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phi中关于TCP通讯,Indy粘数据包问题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缓冲区的数据传输机制,包括发送端如何创建缓冲区并加入用户数据包,接收端如何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包并通知上层应用。讨论了缓冲区管理、数据包的构造及接收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发送端创建一个发送缓冲区,用 AddSendBuffer(AData:Pointer;ALen:Integer) 的方式将用户数据包加入到缓冲区.用另一个线程,从缓冲区的另一头取定长,比如说是 1024字节点长度的数据,加上包头形成一个发送数据包。
接收端也是创建一个接收缓冲区,将收到的每个发送数据包中的用户数据都按顺序放在缓冲区中。一个线程根据数据内容来确定是否接收完成一个用户数据包。完成后就给上层应用程序发一个消息。应用程序取到数据后将缓冲区中的对应数据删除。

缓冲区中数据头的位置 画错了,应该在绿色的后面。在要加数据就加到绿色的后面,如果缓冲区满了,就从头开始,如果前面也没有空位了,就将缓冲区扩大,或暂停向缓冲区中加数据。

上面是发送缓冲区,里面的每个颜色是用户数据包。
发送线程只按固定的大小A 从缓冲区中取数据,加上顺序号和数据大小A(如果最后缓冲区数据大小比A小,则保存实际的数据大小),形成发送数据包。

接收端收到数据后,检查收到的数据中有多少个发送数据包,将数据包中的数据按顺序放在接收缓冲区中,如果发送数据包让截断了,则等一下个接收事件中取得后面的内容。

检查到形成了一个用户数据包了,则给上层应用发消息。

里面主要用户的就是内存指针的移动,复制,删除的操作。缓冲区其实是个循环队列。

要注意在向缓冲区添加数据的时候要用临界区进行锁定,因为同时发送线程还在读取数据。
接收缓冲区也是同样的。
将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和实现成一类使用就更方便了。

 

 

本例子就是Delphi中如何利用Socket编写通信程序。 计算机网络是由一系列网络通信协议组成的,其中的核心协议是传输层的TCP/IP和UDP协议。TCP是面向连接的,通信双方保持一条通路,好比目前的电话线,使用telnet登陆BBS,用的就是TCP协议;UDP是无连接的,通信双方都不保持对方的状态,浏览器访问Internet时使用的HTTP协议就是基于UDP协议的。TCP和UDP协议都非常复杂,尤其是TCP协议,为了保证网络传输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必须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纠错和排序等处理。   Socket是建立在传输层协议(主要是TCP和UDP)上的一种套接字规范,最初是由美国加州Berkley大学提出,它定义两台计算机间进行通信的规范(也是一种编程规范),如果说两台计算机是利用一个“通道“进行通信,那么这个“通道“的两端就是两个套接字。套接字屏蔽了底层通信软件和具体操作系统的差异,使得任何两台安装了TCP协议软件和实现了套接字规范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成为可能。   微软的Windows Socket规范(简称winsock)对Berkley的套接字规范进行了扩展,利用标准的Socket的方法,可以同任何平台上的Socket进行通信;利用其扩展,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在Windows平台上计算机间的通信。在Delphi中,其底层的Socket也应该是Windows的Socket。Socket减轻了编写计算机间通信软件的难度,但总的说来还是相当复杂的(这一点在后面具体会讲到);Inprise在Delphi中对Windows Socket进行了有效的封装,使得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编写网络通信程序。 本例子就是Delphi中如何利用Socket编写通信程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