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非软文,只是JAVA开发者在当前浪潮下的一丝摸索和有一个自己做一个移动端APP的想法。
小程序使用过吧,但是小程序一般都依赖于一个平台(容器)中,例如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确实不用考虑太多硬件兼容性问题,但是它不自由啊,不能单独安装使用,必须依托于第三方。
过程
先介绍下FinClip:
- FinClip是一款小程序容器,不论是移动 App,还是电脑、电视、车载主机等设备,在集成FinClip 小程序 SDK之后,都能快速获得运行小程序的能力。
- FinClip提供了 100% 自主知识产权的小程序 SDK和小程序管理后台,开发者可以将已有的小程序迁移部署在自有 App中,从而获得足够灵活的小程序开发与管理体验。
- FinClip不仅兼容微信小程序语法,还提供了全套的的小程序开发管理套件,开发者不需要学习新的语法和框架,使用FinClip IDE、小程序管理后台、小程序开发文档、FinClip App就能低成本高质量地完成从开发测试,到预览部署的全部工作。
根据我看了FinClip的官网介绍和整个工作流程的了解,可以怼上面进行解读如下:
- FinClip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小程序容器,而FinClip的整个生态围绕着产生小程序,发布小程序,打包成APP,上线到各大应用商店整个流程展开。
- 首先是产生小程序,FinClip有自己的小程序开发工具(我还没测试不知道好用不),当然也可以将自己之前开发的小程序导入到FinClip IDE中
- 基于SDK提供的接口调用物理硬件的功能。换个说法,FinClip可以理解为JRE,屏蔽物理环境的差异,将标准化的接口提供给开发者,开发者不用再代码中添加大量兼容物理环境的判断和分支(相对于直接APP开发的优势)
- 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多端适配不需要额外开发其他分支的代码,一套代码多端使用。类比为java代码的class文件,不需要考虑多中移动端设备的差异。
- 发布小程序
- 程序测试发布的整个流程中的不同状态,可以通过FinClip的管理平台来处理
- 可以通过IDE把小程序导出为APP工程,然后在通过studio打包为APP包。
结尾
1、尽管FinClip描述的愿景很畅通,但是还没有使用过FinClip来构建自己的项目,周末可以试着做一下
2. 开发文档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