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消息服务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电信增值服务。大量的短信服务提供商(SP)提供了范围广泛SMS的应用服务。
SP将一条短信发送到用户手机,主要通过网关方式。
网关方式是指,通过IP网络,服务器连接到移动运营商的短信网关(ISMG),从而将数据透过ISMG发送到SMSC(短消息业务中心),由SMSC查询目标的当前归属,递送到移动短信中心(MSC),MSC将立即发送到目标手机或保留,等待用户连接到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而发送出去。此网络结构可以参考图1。 SP可以通过移动运营商扣取用户的费用,达到收费的目的。
图1互联网短信网关组网结构
可见,对于SP而言,技术上的关键是开发一个同移动运营商短信网关(ISMG)交互收发SMS的程序。
与ISMG交互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运用设备提供商的API;第二种是封装移动运营商提供的接入协议,利用Socket直接与ISMG通讯。
在国内主要的移动运营商在各个地方可能采用不同的设备提供商,而各个产商提供的API都各不相同,甚至同一设备提供商的不同设备其API可能也有所变化,所以采用第一种方式的话,系统的通用性和柔性不够,会绑定在一个产商或一个设备上。
所以比较好的方式是采用第二种方式:实现短信接入协议,直接和ISMG通讯。
国内的四大移动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都提供了短信接入协议:
中国移动的CMPP协议,目前是3.0版本。
中国电信的SMGP协议。
中国联通的SGIP协议。
中国网通的CNGP协议。
以上协议都是以国际标准SMPP(《短消息点对点通讯协议》)为基础,结合各个公司自己的需要,设计的一套企业标准。这几个协议之间的区别甚小。但中国移动是短信经济模式的创始人,故CMPP协议是其它协议的借鉴对象。
SP端SMS平台业务需求分析
对于SP而言,SMS平台的任务是同移动运营商短信网关(ISMG)交互,和用户收发SMS,并且通过一个或多个收发过程完成特定的内容服务。可以把任务分为两大部分:与ISMG的交互和内容服务管理,以下分别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