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上方关注 “终端研发部”
设为“星标”,和你一起掌握更多数据库知识
所谓阿某味的本质:因为kpi的压力,所有的思考出发点都是ROI,利益,能不能以小搏大。没办法,不知道是不是时代的问题,也不仅阿里如此吧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就是下级要谈眼前,把高瞻远瞩留给上级,这才是一个看起来比较顺、比较协调、比较默契的组织。“领导,这个项目短期收益不足以覆盖成本,建议停掉” "不能光算经济小账,还要算政治大帐,还要坚持投入"。 如果我说“领导,你不能光算经济小账,还要算政治大帐,你得继续支持”,那领导该说“你回家吧”
我认识一些阿里的朋友,他们都很怀念更早期的阿里,比如更有家庭感觉,更积极向上没有权力争斗。现在阿里的确因为业务发展招了很多其他大公司过来的人,比如某为系、某些央企等等。这些人更擅长权力斗争。有人说阿里的KPI考核咋地咋地,我认为这种让人腹诽的KPI考核其实就是高层权力斗争的体现。至于阿里味,我认为是一种刻舟求剑的说法,听听就行了,不必当真。
很遗憾,国情就是如此,做多错多,做多不犯错,最后成果也可能被写PPT的拿走,不如只做已解决的问题(投入少、不容易犯错,反正领导(这里说的不是公司领导)也不懂技术,从0突破,还是拾人牙慧,对他们来说没差别--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这可能就是国内的现状吧。
一开始就要有牌面(大企业。个人小微弄的就没牌面),能拿来广告或者说吹嘘的要素要拉满(关键词自研。换个词就是所谓的痛点)。
就连华某都不脱俗。
比如搞那个啥ERP,明明是以不可描述不可抗力的方式拉用友,金蝶这两个行业top来搞的,成功了后只字不提金蝶用友,喊完全自研。
不过在国内大环境就这么个风气,只看眼前,汇报价值和实用价值
毫无疑问,说明现在已经从卷智商变成卷体力了。行业竞争激烈的大公司不需要大部分人有脑子,给个方向当人肉电池提供动力就成。而创新这件事情和有趣兴趣强关联,除非行业竞争不激烈,不然不会支持的。
话说回来,职场我觉得好好工作,别整有的没的所谓企业文化!大家都是赚钱去的,没闲工夫揣摩这个味那个味
不管怎么样,我们毕竟是和普通人,也没有必要评论和议论谁好谁不好,你给我钱我给你干活,这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