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操老师对内核的研究非常透彻,一个小问题都能讲得异常清晰,PFPF。
系统调用
一般只有三种手段可以从用户态进入内核态:
1、中断(Interrupt)
2、异常(Exception)
3、自陷(Trap)
4、快速系统调用(FastSystemCall)Pentium 2之后出现
5、调用门 x86系列,基本上无人使用
在使用这些进入内核的方法时,同时保存了用户态的CPU、栈和参数信息。
stub即为中介函数,位于应用程序和内核之间,通过自陷或快速系统调用进入内核。
比如
__declspec(naked) __stdcall
NtReadFile(int dummy0, int dummy1, int dummy2)
{
__asm
{
mov eax, 152
mov ecx, KUER_SHARED_SYSCALL
call[ecx]
ret 9
}
}
KUSER_SHARED_SYSCALL 指向用户空间的一个地址,0x7FFE0300(也就是系统空间的0xFFDF0300),保存一个函数指针,在操作系统初始化时,根据CpuID判断是否支持快速系统调用,而使该指针指向KiIntSystemCall()或KiFastSystem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