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d Framework 2.0 (zf2) 正式版发布及新功能介绍

Zend Framework 2.0(ZF2)正式发布,带来了模块化、事件驱动和服务管理器等新特性,提升了框架的灵活性与性能。ZF2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支持模块概念,并通过事件驱动和依赖注入增强开发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著名php开源框架Zend Framework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开发,终于在2012年9月5日正式发布了2.0版本,下简称ZF2。

所以Zend小组本次可谓痛定思痛,ZF2并不像其他框架只是修修补补的更新,而是完全重写了ZF1的所有代码,主打的口号就是“高性能”。

来看一看ZF2都带开了哪些新的特性:

1. 模块化(ModuleManager)
比起ZF1来说,ZF2原生支持模块的概念,任意第三方php程序,只要遵循Zend的编码规范和代码结构,都可以变成一个Zend模块。目前已经有一批试验阶段的模块出炉(参看ZF2 Modules)。 其中不乏像Doctrine ORM这样优秀的项目。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ZF2的慢慢成熟,越来越多可以选择的模块将大量涌现,可能未来基于ZF2的项目开发,会像搭积木一样轻松简单。

2. 事件驱动(EventManager)

传统程序中,代码都是按线性顺序执行的,所以开发中往往很难将一些功能独立为一个组件或模块。

事件驱动,或者也可以叫钩子(Hook),改变了普通程序流程化的运行方式,应用了事件驱动之后,程序将呈现“注册事件” => “触发事件”的跳跃式运行,可以在不影响原有程序代码的,很容易的在任意位置加入新的业务逻辑,让项目的开发变得极为灵活。

3. 服务管理器(ServiceManager)

服务管理器的概念来自于"服务定位模式(Service locator pattern)"的编程思想。这种思想提倡将程序中的每一个独立功能提取出来作为一个“服务”,每一个服务都是独立可唤醒的,只有服务被调用时,服务相关的程序才会启动。

这也就是ZF2性能提升的秘密所在,ZF2的MVC启动流程中无处不体现ServiceLocator的思想,功能模块的调用极为“吝啬”,想必会给以前对Zend性能有意见的开发者一个大大的惊喜。

4. 依赖注入(Di Dependency Injection)

依赖注入广泛应用于Java的主流框架中,可以很好的解除大型应用中的耦合。ZF2引入Di也经过了反复的考量和权衡,即使进入beta阶段,Di仍然一度作为ZF2的基本实现方案,整个Mvc的配置基于Di。最终为了避免陷入Di可能造成的元数据式编程泥潭(Metaprogramming),Di只是作为ZF2的底层实现,上层加入了ServiceManager。普通开发者在使用ZF2的过程中不需要接触到Di的层面。不过这并不妨碍DI作为一个优秀的php组件存在并发挥作用。

5. 社会化编程

ZF2的代码完全托管在Github,借助Github的优秀设计,任何人都可以轻松的通过fork参与ZF2的项目建设,甚至提交新的模块功能。笔者AlloVince也帮助Zend小组修复了一些BUG,发现Zend小组响应非常快(从没有超过24小时),对反馈的意见也会花时间认真解答。所以参与ZF2项目是参与php开源项目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结

正如ZF2发布信息中写到的,没有哪个框架是完美的,ZF2也不例外。所以作为开发者要做的,不应该是纠结于哪个框架好哪个框架不好这种永远也得不到结论的问题,而是针对不同的项目选择合适的框架。

在现阶段,开发大中型php应用,特别是商业应用和企业应用,ZF2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ZF2有严格代码规范,非常适合团队开发。而ZF2作为Zend官方的支持产品,整体的可靠性和BUG的响应速度也都是有保证的。


转自: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04747.htm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abbae039bf2a 无锡平芯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A1SHB三极管(全称PW2301A)是一款P沟道增强型MOSFET,具备低内阻、高重复雪崩耐受能力以及高效电源切换设计等优势。其技术规格如下:最大漏源电压(VDS)为-20V,最大连续漏极电流(ID)为-3A,可在此条件下稳定工作;栅源电压(VGS)最大值为±12V,能承受正反向电压;脉冲漏极电流(IDM)可达-10A,适合处理短暂高电流脉冲;最大功率耗散(PD)为1W,可防止器件过热。A1SHB采用3引脚SOT23-3封装,小型化设计利于空间受限的应用场景。热特性方面,结到环境的热阻(RθJA)为125℃/W,即每增加1W功率损耗,结温上升125℃,提示设计电路时需考虑散热。 A1SHB的电气性能出色,开关特性优异。开关测试电路及波形图(图1、图2)展示了不同条件下的开关性能,包括开关上升时间(tr)、下降时间(tf)、开启时间(ton)和关闭时间(toff),这些参数对评估MOSFET在高频开关应用中的效率至关重要。图4呈现了漏极电流(ID)与漏源电压(VDS)的关系,图5描绘了输出特性曲线,反映不同栅源电压下漏极电流的变化。图6至图10进一步揭示性能特征:转移特性(图7)显示栅极电压(Vgs)对漏极电流的影响;漏源开态电阻(RDS(ON))随Vgs变化的曲线(图8、图9)展现不同控制电压下的阻抗;图10可能涉及电容特性,对开关操作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A1SHB三极管(PW2301A)是高性能P沟道MOSFET,适用于低内阻、高效率电源切换及其他多种应用。用户在设计电路时,需充分考虑其电气参数、封装尺寸及热管理,以确保器件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无锡平芯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代理商服务,可为用户在产品选型和应用过程中提供有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9648a1f24758 在 JavaScript 中实现点击展开与隐藏效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交互设计,它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界面的动态性和用户体验。本文将详细阐述如何通过 JavaScript 实现这种功能,并提供一个完整的代码示例。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我们需要掌握基础的 HTML 和 CSS 知识,以便构建基本的页面结构和样式。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有一个按钮和一个提示框(prompt)。默认情况下,提示框是隐藏的。当用户点击按钮时,提示框会显示出来;再次点击按钮时,提示框则会隐藏。以下是 HTML 部分的代码: 接下来是 CSS 部分。我们通过设置提示框的 display 属性为 none 来实现默认隐藏的效果: 最后,我们使用 JavaScript 来处理点击事件。我们利用事件监听机制,监听按钮的点击事件,并通过动态改变提示框的 display 属性来实现展开和隐藏的效果。以下是 JavaScript 部分的代码: 为了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我们还添加了一个关闭按钮(closePrompt),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该按钮来关闭提示框。以下是关闭按钮的 JavaScript 实现: 通过以上代码,我们就完成了点击展开隐藏效果的实现。这个简单的交互可以通过添加 CSS 动画效果(如渐显渐隐等)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此外,这个基本原理还可以扩展到其他类似的交互场景,例如折叠面板、下拉菜单等。 总结来说,JavaScript 实现点击展开隐藏效果主要涉及 HTML 元素的布局、CSS 的样式控制以及 JavaScript 的事件处理。通过监听点击事件并动态改变元素的样式,可以实现丰富的交互功能。在实际开发中,可以结合现代前端框架(如 React 或 Vue 等),将这些交互封装成组件,从而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维护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