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下安装使用vmware、kvm、xen

本文介绍了在Ubuntu下安装和使用全虚拟化软件VMware Workstation以及半虚拟化技术KVM和Xen的详细步骤。VMware提供图形化安装,方便易用,而KVM和XEN则需通过命令行操作,性能上XEN接近物理机。文章还对比了各种虚拟化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对CPU特殊支持的要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 概念介绍:

(1)全虚拟化(Full Virtulization)

简介:主要是在客户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捕捉和处理那些对虚拟化敏感的特权指令,使客户操作系统无需修改就能运行,速度会根据不同的实现而不同,但大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种方式是业界现今最成熟和最常见的,而且属于 Hosted 模式和 Hypervisor 模式的都有,知名的产品有IBM CP/CMS,VirtualBox,KVM,VMware Workstation和VMware ESX(它在其4.0版,被改名为VMware vSphere)。

其中,Hypervisors 通过一个仿真硬件层为其上的每个Guest操作系统(虚拟机)仿真出一个具有常用硬件设备的标准服务器,当一个运行的Guest系统试图用特权指令控制硬件时,hypervisor会将真实的硬件隐藏起来,并仿真一个硬件设备给Guest系统,从而使得Guest系统无需修改代码就可以安全地访问硬件。

(全虚拟化都需要CPU的特殊支持(比如Intel VT 以及AMD-V)?如果没有CPU特殊支持就不能通过全虚拟化模拟OS?)

优点:Guest OS无需修改,速度和功能都非常不错,更重要的是使用非常简单,不论是 VMware 的产品,还是 VirtualBox。

缺点:基于Hosted模式的全虚拟产品性能方面不是特别优异,特别是I/O方面。

(2)半虚拟化(Parairtulization)

简介:它与完全虚拟化有一些类似,它也利用Hypervisor来实现对底层硬件的共享访问,但是由于在Hypervisor 上面运行的Guest OS已经集成与半虚拟化有关的代码,使得Guest OS能够非常好地配合Hyperivosr来实现虚拟化。通过这种方法将无需重新编译或捕获特权指令,使其性能非常接近物理机,其最经典的产品就是Xen,而且因为微软的Hyper-V所采用技术和Xen类似,所以也可以把Hyper-V归属于半虚拟化。

Guest 系统在访问真实硬件时是重用当前系统的驱动,而不是通过仿真的硬件实现的。Guest系统和hypervisor交互是通过一个高效、底层的的 API(hypercall API)来实现的,这使得hypervisor和Guest系统可以共同最优化地使用底层的硬件和I/O,从而可获得极高的运行性能。

优点:这种模式和全虚拟化相比,架构更精简,而且在整体速度上有一定的优势。

缺点:需要对Guest OS进行修改,所以在用户体验方面比较麻烦

二. VMware Workstation:

vmware是全虚拟化的,它的安装使用都非常简单便捷。

 (在vmware上安装的系统都是全虚拟化的?全虚拟化可以模拟windows,半虚拟化暂时不能够模拟windows?如果cpu没有特殊支持,vmware能正常使用么?查资料有的说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宿主系统如果32位,就不能模拟64位系统。。。?)

ubuntu 14.04 下安装vmware workstation 10.0版本,命令行下执行:

cd xxxxxxx                                                                   &n

### 配置 Xen 虚拟化环境于 VMware 平台 尽管 VMware 提供了自己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如 ESXi 或 vSphere),但它本质上并不支持直接在其平台上运行其他类型的 Hypervisor,例如 Xen。这是因为 VMware 的产品(特别是 ESXi)属于 Type 1 Hypervisor,而 Xen 同样也是 Type 1 Hypervisor。两者都直接运行在物理硬件上并管理底层资源,因此无法在同一层次共存。 然而,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可以通过间接方法实现这一目标: #### 方法一:通过 VMware Workstation/Player 使用 Type 2 Hypervisor 运行 Xen 如果使用的是 VMware Workstation 或 Player(这些工具属于 Type 2 Hypervisor),可以在其内部创建一个客户操作系统(Guest OS),并在该 Guest OS 中安装和配置 Xen Hypervisor。以下是具体操作流程: 1. **准备宿主系统** 安装一台能够运行 VMware Workstation 或 Player 的计算机作为宿主系统[^3]。 2. **创建新的虚拟机** 打开 VMware Workstation/Player,选择“新建虚拟机向导”。按照提示指定要使用的操作系统镜像文件(通常是 Linux 发行版的 ISO 文件)。推荐选用 CentOS、Debian 或 Ubuntu 等支持 Xen 的发行版本。 3. **安装基础操作系统** 将所选的操作系统安装到新创建的虚拟硬盘中。此过程与其他标准虚拟机无异。 4. **启用 Xen 支持** 在已安装的基础操作系统内编译或安装必要的 Xen 组件。这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 更新包管理系统中的源列表; - 安装 xen-utils-common 及相关依赖项; - 下载并构建自定义内核以兼容 Xen 功能; 5. **启动 Xen Dom0** 修改引导加载程序配置(GRUB/LILO),使默认选项指向带有 Xen 参数的新内核。重启虚拟机后即可进入 Xen Domain-0 模式。 ```bash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xen-hypervisor-amd64 ```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额外嵌套了一层虚拟化机制,这种方法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性能损失[^1]。 --- #### 方法二:利用 KVM/QEMU 实现双重虚拟化 另一种可能性是借助 Intel VT-x/EPT 或 AMD-V/RVI 技术来开启嵌套虚拟化功能。此时即使是在 VMware ESXi 上也可以尝试部署包含 Xen 的实例。不过实际效果取决于具体的 CPU 架构及其特性支持程度。 先确认当前处理器是否具备所需扩展指令集,并确保它们已被激活。接着编辑对应虚拟机设置界面下的高级参数部分,添加如下字段允许子级再次调用硬件辅助能力[^2]: ```xml <features> <hypervisors> <nested>true</nested> </hypervisors> </features> ``` 随后参照前述章节完成剩余环节直至成功搭建起完整的 Xen 基础设施为止。 --- ### 注意事项 上述两种途径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和复杂度,建议仅当确实有必要混合不同种类虚拟化技术时才考虑实施。对于大多数应用场景而言,单独挑选最适合业务需求的一方往往更加高效合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