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的五个核心类和接口:
<1>Configuration 用于解析hibernate.cfg.xml文件和.hbm.xml文件,并创建SessionFactory对象
Configuration对象用于配置并启动hibernate.hibernate应用通过Configuration实例来指定对象-关系映射文
件的位置或者动态配置hibernate的属性,然后创建sessionfactory实例
<2>SessionFactory 初始化hibernate,充当数据存储源的代理,创建Session对象,一个SessionFactory实例对应
一个数据存储源(数据库),应用从SessionFactory中获得Session实例。如果应用访问多个DB,需要为每个数据
库创建一个单独的SessionFactory实例
<3>Session 也被称为持久化管理器,对象级数据库操作
特点:
1.不是线程安全的,因为在设计软件架构时,应该避免多个线程共享同一个Session实例(及时关闭)
2.Session实例是轻量级的,所谓轻量级,是指它创建和销毁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资源。这意味着在程序中可以经常
创建或销毁Session对象,例如为每个客户请求分配单独的Session实例,或者为每个工作单位分配分配单独的
Session实例。
3.通常将每一个Session实例和一个DB事务绑定,也就是说,每执行一个DB事务,都应该先创建一个新的
Session实例,不论事务执行成功与否,最后都应该调用Session的close()方法,从而释放Session实例占用
的资源。
<4>Query 执行数据库查询操作 使用HQL (HibernateQueryLanguage)查询语句,HQL查询语句是面向对象的,它
引用类名及类的属性名。
<5>Transaction 管理操作事务,它对底层的事务接口做了封装,底层事务接口包括:JDBC API、JTA
(java transaction API)、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API
1、Configuration/SessionFactory/Session
Configuration实例代表了一个应用程序中Java类型 到SQL数据库映射的完整集合. Configuration被用来构建一个(不可变的 (immutable))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tory是线程安全的,创建代价很高。
Session是非线程安全的,轻量级的。一个Session对应一个JDBC连接,
Session的connection()会获取Session与之对应的数据库连接Connection对象。
Session的功能就是操作对象的,这些对象和数据库表有映射关系。
Session操作的对象是有状态的,分三类:
自由状态(transient): 未持久化,未与任何Session相关联,数据库表中没有对应的记录。
持久化状态(persistent): 与一个Session相关联,对应数据库表中一条记录。
游离状态(detached): 已经进行过持久化,但当前未与任何Session相关联,数据库表中曾经有一条记录,现在还有没有就不知道了。
游离状态的实例可以通过调用save()、persist()或者saveOrUpdate()方法进行持久化。持久化实例可以通过调用 delete()变成游离状态。通过get()或load()方法得到的实例都是持久化状态的。游离状态的实例可以通过调用 update()、0saveOrUpdate()、lock()或者replicate()进行持久化。游离或者自由状态下的实例可以通过调用merge()方法成为一个新的持久化实例。
2、Session的save()/persist()/update()/saveOrUpdate()/merge()/delete()方法
save()方法将指定对象保存,插入表中一条数据;
persist()方法将指定对象保存,插入表中一条数据,我还没发现它和save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
replicate()方法完全使用给定对象各个属性的值(包括标识id)来持久化给定的游离状态(Transient)的实体,很暴力啊,其中还需要指定存储模式(有四种保存策略供选择)。
update()方法将指定对象更新,更新表中一条数据;
saveOrUpdate()方法接收一个实体对象,根据实体对象的id判断是否已经存在进行保存或更新操作,这样保存和更新方法就统一了;
merge()方法将给定的对象的状态复制到具有相同标识的持久化对象上。
delete()方法将指定对象删除,删除表中一条数据;
特别注意:为了使用saveOrUpdate()方法,在由定义映射文件时,通过设定<id>标签的unsaved-value="null"来判断执行什么操作: 当id属性等于unsaved-value的值(在此为null)时,则认为还没有保存,应该执行保存操作,否则执行更新操作。这样设定之后,可以使用saveOrUpdate()方法来统一保存和更新的方法。
<id name="id" column="id" type="java.lang.Integer" unsaved-value="null">
<generator class="native"/>
</id>
unsaved-value可以设定的值有四个:
any:总是储存
none:总是更新
null:id为null时储存(预设)
valid:id为null或是指定值时储存
3、Session的get()/load()方法
get()方法会总是查询实体对象,不存在时候返回null;
load()方法也是获取一个实体对象,不存在时候抛空指针异常。
4、Session的clear()/evict()方法
clear()方法清除Session级别缓存中的所有实体(包括各种状态)对象,目的是释放内存。
evict()方法清除Session级别缓存中的指定的实体(包括各种状态)对象。
当然,Session关闭后,这些缓存也就不存在了,会等待JVM回收。
5、Session的flush()方法
flush()强制持久化Session缓存中的实体对象。一般还会调用clear()或evict(),目的是赶紧保存,释放宝贵内存资源。
6、Session的commit()/rollback()方法
commit()方法用于提交Session上的事务,否则工作单元不会对数据库产生影响。如果执行出现异常(也就是commit()失败了),则之前的操作取消,执行rollback()可撤消之前的操作。
7、Session的close()/isOpen()/isConnected()/reconnect()方法
close()方法关闭Session所对应数据库连接,与其相关联的对象生命周期结束。
isOpen()方法检查Session是否仍然打开,如果Session已经断开,则可以使用reconnect(Connection connection)来重新让Session关联一个JDBC连接。
isConnected()方法检查当前Session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8、Criteria、DetchedCriteria和Query接口
Criteria和Query的实例都是和Session绑定的,其生命周期跟随着Session结束而结束。
DetchedCriteria实例相当于一个SQL模板,目的是为了复用。其中的getExecutableCriteria(session)方法接收一个Session对象,并与之绑定,返回一个Criteria对象。
9、Hibernate类的initialize()方法
initialize()方法强制Hibernate立即加载指定实体所关联的对象和集合。Hibernate类中还有其他几个很有用但不适很常用的方法。
10、映射文件中的lazy属性
在Hibernate3中,class元素的lazy属性默认是true,如果不需要,则需要显示指定为lazy="false",否则,操作load返回的对象会抛异常。另外Hibernate3中还可以为实体属性指定lazy属性。
11、JDBC事务和JTA事务
Hibernate本身没有事务管理功能,它依赖于JDBC或JTA的事务管理功能,在Hibernate配置文件中,如果不显式指定Transaction的工厂类别属性hibernate.transaction.factory_class的配置,则默认为JDBC事务:
<property name="hibernate.transaction.factory_class">org.hibernate.transaction.JDBCTransactionFactory</property>。
在通过SessionFactory获取到Session后,与Session相关联的JDBC Connection实例就被设定为false。
特别注意:如果数据库不支持事务,比如MySQL的MyISAM引擎的表就不支持事务,声明事务也不会起作用。要使MySQL5的表支持事务,则可以指定表的引擎类型为InnoDB。如果是学习或者研究,目前最好还是使用PostgreSQL 8.3或DB2、Oracle。
JDBC事务总是和一个数据库连接(或一个Session)相关联的。
JTA事务则可以跨越多个数据连接(或多个Session),这些连接还可以是不同数据库的连接,JTA事务一般由容器进行管理。编程只要在多个操作单元的开始和结束定义JTA事务的边界即可。
特别注意:如果使用了JTA事务,则不能再用在JDBC式的事务来管理每个Session的操作,否则会出错。为了程序的的通用性,一般来说,都是使用JTA事务来构建应用,这使用任何环境。当然,也可以使用事务代理为每个JDBC的操作方法加入事务控制。这样也为程序以后移植到JTA容器事务上带来很大方便。其实现在可以使用Spring的事务管理,与Hibernate结合的非常完美。
PS:persist()方法无返回值,save()方法返回对象标识符。
persist()方法只能保存暂态和持久态的对象,save()方法能保存任何状态对象。
共同点:调用完方法后,对象的状态都变成持久态。
get()方法返回对象的实例,而对于load()方法,如果在持久化上下文存在该标识符的对象,就返回该对象的实例,否则返回对象的代理,该代理对象只含有对象标识符。
使用get或load要小心
load可以提高缓存使用效率 但由于是代理 所以在后面操作会更容易出现问题
get是直接访问db 所以cache的作用就没了 但会马上得到结果 麻烦少,但频繁调用势必对服务器压力增加
出处参考:http://www.jb51.net/article/16476.htm(脚本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