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示符
标识符(identifier) :起到标识作用的符号。
命名规则:
标识符必须以字符、下划线(“_”)或美元符(“$”)开头,后跟字符、下划线、美元符或数字(0~9)。
长度无限制。 严重区分大小写。
2 注释
以//开头,注释内容从//开始到本行行尾结束;
以/*开头,直到遇到*/结束,注释内容可以跨行,适用于内容较长的注释;
以/**开头,直到遇到*/结束,注释内容可以跨行。
3数据类型
类型名称 关键字 所占字节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整
数 字节型 byte 1 -27~27-1 (byte)0
短整型 short 2 -215~215-1 (short)0
整型 int 4 -231~231-1 0
长整型 long 8 -263~263-1 0
小
数 单精度浮点数 float 4 -3.4E38~3.4E38 0.0
双精度浮点数 double 8 -1.7E308~1.7E308 0.0
字符型 char 2 0~65535 ‘\u0000’
布尔型 boolean 1 true和false false
4常量
整型常量 12 -98245 0122 0x4f 5649L
浮点常量 1.23 1.23E-5 1.23e+2 1.23f 1.23e+3f
布尔型常量 true false
字符型常量 ' a' '汉' '\n ' ' \141 ' ' \u234f '
字符串常量 “this is a string!\n”
5 变量
声明:<类型> <变量名> [=<初值>][,<变量名>[=<初值>]…];
int a,b; float var=1.2f; char c1,c2=‘a’;
作用域是作用的范围。
6 编码惯例
源文件中各成分的出现顺序为:
开始的注释、package语句、import语句、类/接口声明
为便于初学者掌握,这里也给出一个推荐的顺序:
属性声明、构造方法声明、static语句、普通方法声明、main方法声明、内部类的声明
7 分隔与缩进
好的分隔包括换行和缩进,
能够保证程序层次清晰,以增强可读性。
主要是使用空格符、制表符、换行符及小括号。
8 声明语句
建议每行声明一个变量,并尽量在声明的同时对其进行初始化,
除非其初值尚不确定。
局部变量应在其所在的方法或语句的开头集中声明。
也应避免将变量不必要的声明在外层范围中,否则会影响代码的可读性。
9 数据类型的举例
//这是八中数据类型的赋值和应用
class Typ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5;
byte b = 3;
//a=a+b;
b=(byte)(b+5);
long l = 5;
float f = 1.2f;
double d = 1.2;
char c1 = '\u234f';
//char c2 ="a";
boolean flag = true;
System.out.println(c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