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_FILE_MULTIBLOCK_READ_COUNT对物理读和IO次数的影响

本文深入探讨了数据库中物理读与逻辑读的概念,通过实验展示了不同参数设置下全表扫描的性能差异,揭示了单次读取更多数据块可以减少IO次数,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当执行SELECT语句时,如果在内存里找不到相应的数据,就会从磁盘读取进而缓存至LRU末端(冷端),这个过程就叫物理读。当相应数据已在内存,就会逻辑读。

 

物理读是磁盘读,逻辑读是内存读;内存读的速度远比磁盘读来得快。

 

参数db_file_multiblock_read_count=N,会决定在全表扫描或索引全扫描时单次IO最大读取N个数据块。

 

下在结合实验来讲解物理读:

 

创建测试表:

 

create table t3 as select * from dba_segments tablespace users;

对测试表进行统计信息收集:

 

begin
  dbms_stats.gather_table_stats(ownname => 'SYS',tabname => 'T3',cascade => true);
end;

 

查看T3表的相关信息:

select * from dba_tables where table_name='T3'

数据分布在100个数据块

 

修改参数

SQL> alter session set db_file_multiblock_read_count=1;

 

对T3表全扫描

可以看到,T3全扫描过程读取了101个数据块,同时引起103内存读(包括当前读和一致读)

 

截取这个步骤的AWR信息

 

db_file_multiblock_read_count=1的情况下,查询T3全表数据期间发生100.3个数据块的物理读,IO次数为100.3次。

USERS表空间的user01.dbf数据文件发生了101次读操作

 

增大db_file_multiblock_read_count之后

SQL> alter session set db_file_multiblock_read_count=128;

Session altered.

SQL> alter system flush buffer_cache;

查询表T3

 

物理读依旧101,逻辑读也相应改变

 

USERS表空间users01.dbf数据文件读次数降为15次

 

 

同样的数量的数据块物理读,如果单次读取的数据块越多,那么IO次数就越少,系统性能则越好。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youngerger/p/8899265.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