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学习摘录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虚拟机内存管理机制,包括堆内存与栈内存的区别、配置参数设置、堆内存的分区及作用、非堆内存的配置与用途,以及堆与栈之间的关系。同时,介绍了如何利用jps、jstat等工具监控Java进程的内存状态,为开发者提供了优化内存使用、避免内存泄漏的实用指南。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ps [ options ] [ hostid ]



其中,options可以用 -q (安静) -m (输出传递给main方法的参数) -l (显示完整路径) -v (显示传递给JVM的命令行参数) -V (显示通过flag文件传递给JVM的参数) -J (和其他Java工具类似用于传递参数给命令本身要调用的java进程);hostid是主机id,默认localhost。


2、jstat



用于输出给定java进程的统计信息。用法如下:


jstat -options 可以列出当前JVM版本支持的选项,常见的有 -class (类加载器) -compiler (JIT) -gc (GC堆状态) -gccapacity (各区大小) -gccause (最近一次GC统计和原因) -gcnew (新区统计) -gcnewcapacity (新区大小) -gcold (老区统计) -gcoldcapacity (老区大小) -gcpermcapacity (永久区大小) -gcutil (GC统计汇总) -printcompilation (HotSpot编译统计)


假定你要监控的Java进程号是12345,那么
jstat -gcutil -t 12345 200 300 即可每200毫秒连续打印300次带有时间戳的GC统计信息。


简单解释一下: -gcutil是传入的option;必选,-t是打印时间戳,是以目标JVM启动时间为起点计算的,可选;12345是vmid/pid,和我们从jps拿到的是一样的,必选;200是监控时间间隔,可选,不提供就意味着单次输出;300是最大输出次数,可选,不提供且监控时间间隔有值的话,就是无限期打印下去。


3、堆

    1)每个java应用进程(一个main线程以及它的子线程)对应一个堆,堆的大小可以通过参数-xms,-xmx来设置。 java中所有通过new出来的对象和数组都存在堆中,可以为各线程共享,堆中的内存空间通过垃圾回收器进行回收。

   2)-xms设置初始分配内存,默认是物理存储器的64分之一;-xmx设置最大内存,一般为物理存储器的4分之一。

   3)空余堆内存《40%时,jvm自动增大堆内存;空余堆内存》70%时,jvm自动减小堆内存。

   4)参考这个:http://www.cnblogs.com/redcreen/archive/2011/05/04/2036387.html

   5)堆内存:如图由aden space+from space(s0)+to space()+old generation

       

       

类型详解
Young Generation即图中的Eden + From Space + To Space
Eden space
存放新生的对象
Survivor Space有两个,存放每次垃圾回收后存活的对象,form space + to space。
Old GenerationTenured Generation 即图中的Old Space ,主要存放应用程序中生命周期长的存活对象


    6)非堆内存():JVM使用-XX:PermSize设置非堆内存初始值,默认是物理内存的1/64;由XX:MaxPermSize设置最大非堆内存的大小,默认是物理内存的1/4。

Permanent Generation保存虚拟机自己的静态(refective)数据,主要存放加载的Class类级别静态对象如class本身,method,field等等,permanent generation空间不足会引发full GC(详见HotSpot VM GC种类)
Code Cache用于编译和保存本地代码(native code)的内存,JVM内部处理或优化




4、栈

    1)栈是线程私有的,栈的生命周期就是线程的生命周期,可以通过-Xss来分配每个线程的栈空间,如果某个线程的栈空间不足,系统会抛StackOverFlowError异常。栈中是以栈帧为单位进行维护的,java中没调用以方法就会创建一个栈帧,用于存储局部变量区,操作数,等,所以可以说,java中方法的调用过程,其实就是对栈的操作过程(分为压栈和出栈)。基本类型(如short,int...)和对象的引用的保存在栈中,由于这些数据都有已知的固定的大小,栈中的存取速度较快,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可以共享,而堆却不可以,共享的意思就是讲相同的数据可以共用同一内存块


5、堆与栈的关系,

       见这里: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0911/165015.htm

       

栈是运行时的单位,而堆是存储的单位。

栈解决程序的运行问题,即程序如何执行,或者说如何处理数据;堆解决的是数据存储的问题,即数据怎么放、放在哪儿。

在Java中一个线程就会相应有一个线程栈与之对应,这点很容易理解,因为不同的线程执行逻辑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一个独立的线程栈。而堆则是所有线程共享的。栈因为是运行单位,因此里面存储的信息都是跟当前线程(或程序)相关信息的。包括局部变量、程序运行状态、方法返回值等等;而堆只负责存储对象信息。

      PS:JVM内存的最大值跟操作系统有很大的关系。简单的说就32位处理器虽然 可控内存空间有4GB,但是具体的操作系统会给一个限制,这个限制一般是2GB-3GB(一般来说Windows系统下为1.5G-2G,Linux系统 下为2G-3G),而64bit以上的处理器就不会有限制了。



内容概要:本文档主要展示了C语言中关于字符串处理、指针操作以及动态内存分配的相关代码示例。首先介绍了如何实现键值对(“key=value”)字符串的解析,包括去除多余空格和根据键获取对应值的功能,并提供了相应的测试用例。接着演示了从给定字符串中分离出奇偶位置字符的方法,并将结果分别存储到两个不同的缓冲区中。此外,还探讨了常量(const)修饰符在变量和指针中的应用规则,解释了不同类型指针的区别及其使用场景。最后,详细讲解了如何动态分配二维字符数组,并实现了对这类数组的排序与释放操作。 适合人群:具有C语言基础的程序员或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理解字符串处理、指针操作以及动态内存管理机制的学习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如何高效地解析键值对字符串并去除其中的空白字符;②学会编写能够正确处理奇偶索引字符的函数;③理解const修饰符的作用范围及其对程序逻辑的影响;④熟悉动态分配二维字符数组的技术,并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排序和清理。 阅读建议:由于本资源涉及较多底层概念和技术细节,建议读者先复习C语言基础知识,特别是指针和内存管理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尝试动手编写类似的代码片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中所介绍的各种技巧。同时,注意观察代码注释,它们对于理解复杂逻辑非常有帮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