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俺要怎么学习

最近几年来,随着AI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完善,在代码开发上面给我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特别是有一些新的开发模式比如vibe coding这样的新模式,当然这也让我产生了一些忧虑和担忧,有时候甚至觉得有些挫败,自己可能需要花老大功夫才能实现的功能,AI一键就给你生成了,让我一阵空虚,木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可能现在AI生成的代码还有些不完美,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应该会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另一方面,AI的出现好像让35岁以上的老程序员又变得吃香了,简直活出了第二春,为什么呢?因为老程序员有着丰富的开发经验,对于AI开发的代码可以提供指导性的建议,能更快,更好的实现一个项目。

所以我思考下来,自己对于开发这块的知识的学习方式是否也需要进行转变。首先是学习方面,以前我一直都是记各种框架中的一些函数用法,但是现在我把我的需求一给AI,它写的方法都比我的好,一些我不了解的函数用法手到擒来,所以学习的方法是否需要调整。

所以我把我的一些疑问向AI进行了询问(说来可笑,一些自己想不清楚的东西,AI还能给上好些建议,▄█▀█●)


问:在AI的帮助下我能很快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我真的还需要记到脑子里面吗?还是只要掌握大体情况即可?

AI的回复是:

核心结论是:不用死记所有细节,但必须牢牢掌握核心逻辑和关键框架,AI 是工具不是 “替代大脑”。

1. 哪些不用死记?—— 交给 AI 更高效

  • 零散的事实性信息:比如具体的公式推导过程、冷门的知识点细节、可快速查询的数据。
  • 重复性的记忆内容:比如专业术语的精确表述、历史事件的具体日期(除非是核心考点)。
  • 工具性操作步骤:比如软件的某个功能怎么用,忘了直接问 AI 就行。

2. 哪些必须记在脑子里?—— 这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 知识的 “骨架”:比如学科的核心原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解决问题的通用思路。
  • 关键概念的本质:比如 “AI 大模型” 的核心是 “Transformer 架构 + 海量数据训练”,而不是只知道它能聊天。
  • 应用能力的基础:比如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判断 AI 答案是否靠谱的判断力。

3. AI 时代记知识的核心:“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 记 “关联” 不记 “孤立”:比如学经济学,不用背所有理论原文,但要记住 “供需关系” 和 “价格波动” 的关联逻辑。
  • 记 “方法” 不记 “答案”:比如遇到数学题,重点记解题的通用思路,而不是某道题的具体答案。
  • 记 “边界” 不记 “细节”:比如知道 AI 在哪些场景下会出错,避免盲目依赖它的答案。

问: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看完了知识但是感觉好像没有系统性的掌握,别人问我,无法提供准确的回答

AI的回复是:

这种 “看完就忘、说不明白” 的感觉太常见了,核心是没把零散知识串成自己的体系~

第一步:用 “输出倒逼输入”,检验掌握程度

  • 学完一个知识点,立刻用自己的话写 3 句话总结,不能照搬原文。
  • 试着给 “完全不懂这个领域的人” 讲一遍,卡壳的地方就是没吃透的漏洞。
  • 用 “提问法” 自我检测:比如学完 “光合作用”,就问自己 “原料是什么?过程分几步?关键条件有哪些?”

第二步:搭建知识框架,告别零散记忆

  • 先抓核心逻辑:每个知识点都问 “它和之前学的什么有关?能解决什么问题?”
  • 用 “思维导图” 串联:中心是主题,分支是核心模块,再往下拆具体知识点。
  • 给知识 “分类归档”:比如把历史事件按 “时间线 + 因果关系” 整理,把数学公式按 “适用场景 + 解题步骤” 归类。

第三步:间隔重复 + 错题复盘,强化记忆

  • 学完当天复盘 10 分钟,3 天后再回顾一次,一周后做相关练习题巩固。
  • 把模糊、易错的点记在 “问题本” 上,标注清楚 “为什么错 + 正确逻辑”。
  • 定期做 “体系梳理”:每学完一个章节,花 1 小时整合所有知识点,补全框架里的漏洞。

当然,AI诚然能够帮我开发解决大多数的问题,但是仍然阻止不了我探究不理解的代码的好奇心,但是有时候看着又零零散散,着实难受,因此我又让AI整理了一份「零基础看 AI 代码的提问模板」,覆盖从 “看不懂” 到 “能复用” 的全流程,直接复制就能问 AI,不用费脑想怎么组织语言~

    1. 先搞懂 “核心用途”(避免盲目看代码)

    • 这段代码的核心功能是什么?能不能用 1 句话说清楚?
    • 它主要解决什么场景的问题?我如果想实现 [你的具体需求],用它合适吗?
    • 代码里最关键的部分是哪几行?为什么这部分是核心?

    2. 拆解 “基础结构”(摸清代码骨架)

    • 这段代码的执行顺序是怎样的?从哪一行开始,一步步到哪一行结束?
    • 代码里定义了哪些函数 / 变量?每个函数 / 变量的作用是什么?
    • 有没有依赖特定的库 / 工具?如果我要运行这段代码,需要先安装什么?

    3. 追问 “细节逻辑”(破解看不懂的部分)

    • 第 X 行的语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写?换成别的写法行不行?
    • 这里的判断条件 / 循环逻辑是怎么生效的?能不能举个具体例子说明?
    • 这个参数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如果我改了这个参数,会有什么影响?

    4. 验证 “实际运行”(避免踩坑)

    • 运行这段代码需要什么环境?(比如 Python 版本、系统要求等)
    • 有没有需要手动修改的地方?(比如替换文件路径、填写账号信息等)
    • 可能会出现什么报错?遇到 [具体报错类型] 该怎么解决?

    5. 拓展 “复用改造”(变成自己能用的)

    • 如果我想实现 [你的修改需求],需要改代码的哪部分?为什么?
    • 能不能把这段代码拆成更小的函数?方便我后续单独调用?
    • 有没有更简单的实现方式?或者有没有可以替换的简化写法?

    最后,AI虽然给出了建议,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还是需要去细心的品味和思考的。在现在这个的快节奏的时代下,有时候停下来思考一下,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只会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

    我写作水平有限,没有办法很详细的说清当下的感受,感觉就像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与“术”的关系。

    “道”是指导思想,它更偏重于精神层面,是万事万物运转背后的根本逻辑与自然秩序。

    “术”则是具体的技术和方法,是人们在实践中运用“道”的手段。

    以前我沉迷在学习各种框架中的函数、方法等等,就像沉迷在“术”中一样,但是AI把我给啪啪打醒了,先前的方法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了,需要的是“道”层面上的进一步发展和学习。

    大家要是有自己好的思路和想法,欢迎能分享给我和大家,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要一起努力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