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代码构建前提
开始构建
代码co下来之后,
就可以开始编译和构建源代码了。
构建之前,你需要
构建的命令很简单,到你代码的根目录下面,执行
ant
|
就可以了。
导入eclipse
编译完成后,我们需要导入代码到eclipse下,
你需要执行
ant ide-eclipse
|
需要解决的问题
导入Eclipse以后,你会发现,eclipse工程前面带有感叹号,那是因为tomcat工程缺少一些依赖导致的,如下图:
解决方法: 找到相应的jar包,改变eclipse工程依赖项。
Let's Run It:
Tomcat的入口类:
org.apache.catalina.startup.Bootstrap
|
执行它的main 方法即可将编译好的tomcat 跑起来。
Tomcat是apache基金会下非常重要并且使用非常普遍的项目,任何使用java开发的程序员基本上都使用过tomcat。兴趣使然,抽了时间对tomcat 6.0的源码和架构进行了阅读和分析,通过对源码的阅读,希望能对tomcat和更加清晰的认识,对java应用服务器的原理有个大致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希望在阅读别人的代码的过程中,吸取别人的宝贵和独到的观点和想法。废话不多说。
先来看一下server.xml文件:
从server.xml文件我们就可以基本上看出tomcat的组件化架构。介绍一下tomcat中主要的组件和概念:
Server
它表示的就是整个tomcat J2EE容器。包含了所有的服务以及服务上下文环境。在tomcat中server只有一个。
Service
它表示tomcat提供的一个服务。所谓服务,就是包含一至多个连接器(Connector)的组件,并且是能够对用户请求作出响应的组件。在tomcat的server中,可以有一至多个service。
Connector
它表示与用户请求建立连接的连接者。基于各种协议的请求访问tomcat时,都会首先都会通过Connector进行处理。Tomcat中定义了两种Connector,一个是基于Http协议,处理普通的http请求;一个是AJP协议,用户处理有其他应用服务器(如apache,IIS)转发而来的请求。
Engine
它表示的是一个真正处理用户请求的处理引擎。在tomcat中一个Engine是个容器,继承自org.apache.catalina.Container,因为只会处理servlet请求,即就是一个servlet容器。引擎(Engine)从连接器(Connector)那里接收到请求,并对请求进行相应的处理,返回结果给连接器,最终返回给客户端。
Host
它在tomcat中代表的就是一个虚拟主机。Host也是个容器,继承自org.apache.catalina.Container。一个引擎可以包含很多的主机(Host),一个虚拟主机中可以包含多个Web应用(Context组件)。
Context
它表示一个具体的web应用。一个主机可包含多个Web应用,所以可有多个Web应用上下文,不同的上下文可用不同路径来表示。
下面在看一下uml结构:
反映到架构图上就是这样的:
总结一下,tomcat采用了清晰的组件化的架构,位于顶端的server代表了整个tomcat服务器;server中包含一到多个service提供各种服务,默认的是名称为catalina的服务;service提供请求服务首先是根据不同协议的客户端请求选择相应的Connector来进行处理的,Connector对请求进行分析后,转而交给真正的处理引擎(Engine),即Servlet容器。处理引擎(Engine)内部实例化一个至多个虚拟主机(Host),对应不同的域名请求。每个虚拟主机又包含多个web应用和上下文环境(Context),上下文中的web应用收到客户端请求后对请求进行解析处理,返回响应结果给Connector,并最终返回给客户端。
前面介绍了tomcat的架构模型。下面在看一下tomcat启动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当然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启动脚本catalina.sh。
打开启动脚本后,我们看到前面很长一段都是环境变量的设置和判断。这里不一一描述,有兴趣可自行查看。重点看启动部分:
从这段脚本我们可以看到,启动时调用了org.apache.catalina.startup.Bootstrap的start方法。Boostrap类是tomcat容器的启动类,它首先进行了tomcat的初始化:设置catalina path,初始化classLoader(tomcat的classloader有点不同,后面将专题介绍)等,然后启动catalina servlet容器。tomcat的启动过程是按照各组件的顺序关系依次启动的,详细的启动过程可看一下下面的序列图:
通过上面的图我们就可以看出tomcat启动过程中,大致都做了那些事情。
下面有几点说明:
一、Catalina是tomcat启动核心类,负责容器初始化、环境设置、解析server.xml文件,以及容器启动工作;启动后会实例化一个socket端口(server.xml中server标签的port属性),监听过来的容器停止命令(await方法)。收到停止命令后,调用stop()停止所有启动的server,service,container以及connector。
二、Service的启动做了两个事情:一是初始化具体处理请求的Container,ContainerBase是Engine,Host,Context组件的父类,并且Engine,Host,Context依次有父子关系,初始化时也是按照父子关系迭代初始化;二是根据server.xml文件的配置初始化Connector。
三、Connector是一个实体类,tomcat启动时会初始化两个Connector,一个基于http协议,一个是基于ajp协议。根据server.xml的配置,会初始化相应的socket端口,并启动多个线程来监听http请求和ajp请求,具体可看JioEndPoint类。
tomcat源码分析之三《请求响应过程》
先回顾一下tomcat的架构:
此图从宏观上能大致看到tomcat的请求处理过程。当请求访问到tomcat服务器时,首先会根据请求协议指定特定的连接器(Connector)来对其进行处理,然后Connector将请求进一步交给真正处理请求的tomcat容器,处理后,tomcat容器再通过Connector返回响应给客户端。
下面我们通过序列图来看看请求处理过程中(请求交给我们自己实现的servlet前),tomcat都经历了哪些过程。
tomcat 启动后会初始化多个线程去监听客户端的请求,请求到来后,根据协议(以http请求为例),由Http11Processor进行处理并交给coyoteAdapter。tomcat的请求处理过程采用pipeline的处理机制(可参见apache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