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微信公众号:‘AI-ming3526’或者’计算机视觉这件小事’ 获取更多AI干货
csdn:https://blog.youkuaiyun.com/abcgkj
github:https://github.com/aimi-cn/AILearners
NLP学术会议(甚至包括期刊)论文已经形成比较固定的结构。绝大部分论文由以下六大部分构成:摘要(Abstract)、介绍(Introduction)、相关工作(Related Work)、方法(Method)、实验(Experiment)、结论(Conclusion)。少数论文会根据创新成果形式不同而略有不同,例如提出新数据集的论文,可能会把Method部分调整为Dataset的标注与分析,但不影响论文整体构成。每个部分作用不同:
- 摘要:用100-200词简介研究任务与挑战、解决思路与方法、实验效果与结论。
- 介绍:用1页左右篇幅,比摘要更详细地介绍研究任务、已有方法、主要挑战、解决思路、具体方法、实验结果。
- 相关工作:用0.5-1页左右篇幅介绍研究任务的相关工作,说明本文工作与已有工作的异同。
- 方法:用2-3页篇幅介绍本文提出的方法模型细节。
- 实验:用2-3页篇幅介绍验证本文方法有效性的实验设置、数据集合、实验结果、分析讨论等。
- 结论:简单总结本文主要工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Abstract和Introduction怎么写
Abstract可以看做对Introduction的提要,所以我们先介绍Introduction的写法,然后再说如何写Abstract。Introduction是对整个工作的全面介绍,是决定一篇论文能否被录用的关键。一般Introduction这么写:起手介绍研究任务和意义;随后简介面向这个任务的已有方法;接着说明已有方法面临的关键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什么创新思路和具体方法;最后介绍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这几个部分各挡一面,同时又有严密的内在逻辑。
对于Abstract,可以看做对Introduction的简介,最简单的做法是,以上每部分都精简为1-2句话组成Abstract皆可。如下是论文[2]的Abstract内容,可以看出与Introduction的对应关系。
Method怎么写
这部分要详细介绍本文创新方法的具体细节,由于涉及非常艰涩的细节,要采用“总-分”结构来介绍。
“总”的部分要介绍本文任务的符号定义,以及本文方法的框架组成,或者按步骤来介绍或者按模块来写,让读者对本文方法有全景式的理解。
然后进入“分”的部分,则需对应“总”中的框架,分别介绍各关键模块/步骤。
Experiment怎么写
这部分要详细介绍与实验相关的具体细节。一般先介绍实验数据、评测标准和比较方法等基本信息。在介绍完基本信息后,要开展实验,目的是证明本文方法与已有方法相比的有效性。
Experiment部分的特点是要图文并茂,注重通过多个表格和图示来呈现本文方法的优势和特点,需要注意图表风格统一。初学者特别注意,要做到仅凭图表下方的说明文字就可以理解每张图表内容,不要让读者还要到跑到正文寻找相关说明。因为,很多有经验的审稿人在看完Introduction后,会直接跳到Experiment图表中寻找对比效果。
Related Work怎么写
这部分主要是介绍本文任务和方法的相关工作,目标是通过对已有工作的梳理,凸显本文工作的创新价值。对已有工作的梳理,不应是对每个工作的简单介绍,而应当注意汇总、分类、分析,或者按照时间发展顺序,或者按照技术路线划分。
Conclusion怎么写
在论文最后会有总结展望,一般用一段来再次总结和强调本文的创新思路和实验结果,然后说明未来建议的研究方向和开放问题。这部分相对来讲比较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