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之交换排序

本文详细介绍了交换排序中的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冒泡排序通过相邻元素比较交换实现排序,最佳时间复杂度为O(N^2),可通过优化提前结束排序。快速排序采用分而治之策略,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gN),包括前后指针法、挖坑法等实现方式,选取合适的基准值对效率影响较大。尽管快速排序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效率降低,但总体表现优秀。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冒泡排序
第1趟:依次比较相邻两个数据元素(i = 0,1,2,…, n-2),若array[i]>array[i+1],则交换两个元素,否则不交换,这样数值最大的数据元素将被防止在a[n-1]中;
第2趟:数据个数减1,即数据元素个数为n-1,操作方式和1类似,排完之后数据序列中的次大元素保存在array[n-2]中;
当n-1趟结束时,排序结束。
这里写图片描述
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void BubbleSort(int *array, int size)
{
    assert(array || size < 0);
    int i = 0;
    int j = 0;
    for (; i < size - 1; ++i)
    {
        for (j = 0; j < size - i - 1; ++j)
        {
            if (array[j] > array[j + 1])
            {
                swap(array[j], array[j + 1]);
            }
        }
    }
}

当然,由上面的程序,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程序的效率特别的低,他需要O(N^2)的时间复杂度,当元素本来就有序的时候,他还是会比较那么多次,因此我们需要对程序进行下一步的优化,既当一圈比较下来,如果元素是有序的,即没有发生交换,则就终止程序,直接退出即可。

void BubbleSort(int *array, int size)
{
    assert(array || size < 0);
    int i = 0;
    int j = 0;
    for (; i < size - 1; ++i)
    {
        bool flag = false;
        for (j = 0; j < size - i - 1; ++j)
        {
            if (array[j] > array[j + 1])
            {
                flag = true;
                swap(array[j], array[j + 1]);
            }
        }
        if (flag == false)
            break;
    }
}

二、快速排序
(一)前后指针法
这里写图片描述

代码实现如下:

int Partition1(int*array, int left, int right)
{
    int key = right;
    int begin = left;
    int end = right;
    while (begin < end)
    {
        while (begin < end && array[begin] <= array[key])//此处加等于的原因是:如果碰到相等的元素,不论是拍到左边还是右边是没有影响的
        {
            ++begin;
        }
        while (begin < end && array[end] >= array[key])
        {
            --end;
        }
        if (begin != end)
            swap(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