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高中新课改省份的“不适应症”

2005年相关报道指出,高中新课改在部分省份出现‘不适应症’。山东实行学分制后,期中考试大量学生补考,家长恐慌;广东课改面临场地设施不足,老师教学挑战大;海南新课程教材滞后,练习与教材矛盾,学生负担重,老师难把握重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来自高中新课改省份的“不适应症”

--------------------------------------------------------------------------------

  发表日期:2005421          【编辑录入:qgez 

 

    山东———半数不及格学生、家长一片“恐慌”

    普通班50名学生有不及格科目的竟然占了一多半,物理、化学等一些理科科目全班的平均分只有50多分,原来初中学校的尖子生也出现了好几门不及格的现象……2004年秋,因为学分制的实行,期中考试后大量学生参加补考的场面,头一次出现在了青岛各重点高中,令家长们一片“恐慌”。

    广东———课改的“脚步”追不上高考的“翅膀”

    “如果再多开几门选修课,我们的教室就不太够了。”广州市七中校长说。这个问题在率先实行高中课改的广州市中学中普遍存在。比如,华师附中的物理老师开了兵器研究的选修课,历史老师开了国际关系的选修课,这些课程都深受学生欢迎。然而中学的场地有限,除了没有很多教室可供上选修课外,学生自主学习时需要频繁使用的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等设施,许多学校一时也未能配备完善。

    教学内容及模式的变革,给广州各中学的老师们带来巨大挑战。目前在第一线从事教学、教研工作的老师都是接受应试教育的一代,过去文理分科的教学模式,令他们知识面相对较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他们不仅要逐步完善知识结构,而且必须尽快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中师生关系的变化。

    海南———高中课改,运动员的终点线在哪?

    海南省一所重点中学教研室的负责人说:“新课程匆忙上马,许多东西没拿出来,教材明显滞后,系统性没有,看不出好坏。特别是选修课程,下学期开课了,到现在一本教材没有。现在上的新课程,教辅、练习与教材自相矛盾,编课本的人对课标理解不透,编练习的又对课本不理解,练习太难,不少老师的选择是抛开课本、课标来教课。因为按过去的思路,高考题出自练习。习题难度大,学生不会做,老师便加入补充习题课。题量大、学生压力大,负担更重了,结果学生没时间和精力去发展个性、特长。”

    海口市一中一位资深老师则感叹:“教了十几年书,轻重缓急一清二楚。现在上新课程了,却感觉不知轻重了,不知道哪部分是重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